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处凛冬独自香不同桃李混芳尘

(2025-01-22 10:16:39)
标签:

杂谈

身处凛冬独自香  不同桃李混芳尘      

——一篇读后感

 

忙里不得闲,感觉做了很多又什么都没做,无比泼烦。于是读书,读了两本自传,文在寅的《命运》和李明博的《经营未来》。贫寒出身的底层到荣耀光辉的国家顶端,有很多励志的相似点和曲折的不同处,让读过的人都会跟随作者的步伐感受人生低谷的心情澎湃和对事业规划的长远思考。其实我最希望看到的内容是他们在总统任上的隔空斗法,全篇却都在走马上任戛然而止,不甚过瘾。之后的事迹各有说法,留给众人评价。

通篇读完,这两位的形象和实绩太像1566里的胡宗宪和杨金水,姑且按剧情的走向接受人物的具象化。文在寅的形象气质和王庆祥一样十分符合大众包括韩国人在内对士大夫的理解,坚忍、内敛、忠贞和高洁,正如腊梅一般的顽强、牺牲,耐得寂寞,也有辉煌与成功。他的传记除了其中一篇“人生”是在自述成长经历外,其余篇幅全是在讲述辅佐卢武铉的过程,从做人权律师与军政府的抗争,对社会不公平制度的揭露,进了青瓦台之后和韩国检察制度的博弈,对国情局、国税局的改造,虽然最后对狙李明博、朴槿惠也动用了不太光彩的检察力量。真的太像挣扎在权力旋涡和个人信仰交织中的胡宗宪了。

《经营未来》既是书名也是李明博一直奉行的理念,长相眉角7分相似王劲松的李明博是一个真正的大商贾。包括他在当首尔市长时也不避讳是在用经营公司的方式经营一座城市,用工程项目的建设改变一座城市。他任内的清溪川、首尔广场、城市交通改造都收获了巨大成果,服务了百千万人,但其实思考背后,都是他将自身的经营思路用擅长建设的方式贡献于众。

传记开始,文在寅和李明博都回顾了人生起步阶段投身学生运动,坐过独裁的牢,受过迫害的罪,文在寅把这个经历当做财富,而李明博似乎只当它是过程。奋斗中期李明博带领现代集团以跨国工程方式进入中东、东南亚市场,影响他国政坛,获得个人资本;卢、文忙着团结各类国民民主团体,改革国家体制弊端,特别是号召国民文化自信,引入李沧东当文化部长,堪称神来一笔。最后结局,和胡宗宪一样自杀的却是卢武铉,李明博和杨金水同样因贪腐落得身败名裂,文在寅隐忍十年反击报仇之后任如寒客独自香。

其实在文字中真的能够读出作者的情感。《命运》文字温暖而细腻,像泉水潺潺而来,回忆起卢、文从律师生涯到决策高层,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激发、诱导国民发现制度中的缺陷和问题,自下而上对国家进行改造。包括陈述美国在韩国伊拉克派兵问题、牛肉进口协议等政治活动中的影响,能够看到一个忧国之人对此不公现象的无奈和渴望改变,相反《经营未来》却空白了这一重要的特殊国情,文章平铺直叙,让人感觉李明博的自传似“枪手”所为,大篇幅都在褒扬自己海外工程竞标中打败了诸多外企,或许这也是当事人对爱国的理解不同。就像李明博自己所说,在治理国家方式上有“统治”和“经营”,他采取了经营的方式,而我觉得卢、文选择了“管理”的方式。李明博把治理国家当做生意,帮助国民经营挣钱,提高生活水平,定位还是一个CEO的角色,略显生冷。而文在寅却始终坚信国民是国家的主人,他只是代行职责,权力和选择都是全体民众的,孰高孰低各有千秋。

自传后记,一个献给了母亲,一个写给了挚友。“高山流水,与尔同行”,我还是更喜欢文在寅“凌寒独自开”的性情。

                                        2025年1月22日身处凛冬独自香不同桃李混芳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