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为什么要读书

(2018-11-23 16:08:54)
标签:

育儿

杂谈

分类: 分享育儿心得

有没有家长曾经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要读书?”我们从怀孕到孩子呱呱坠地,一步一步等到孩子升学,再一点一点的看着孩子日复一日的读书学习,似乎这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孩子从学龄起开始就和各种作业打交道,尽管内心深处充满了各种不乐意,但似乎读书是必须的。他们也许也没有人去思考过“我为什么要读书?”正因为家长和孩子都从来没有去想过读书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就会遇到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比如说,他们对待作业的不认真态度,不愿意好好的去阅读,不喜欢考试,更不喜欢因为读书而没有了玩乐的时间等等。这些都是导致孩子们不爱读书的几个因素。我想家长们会说,现在的社会,读书不就是为了他们长大后有一条好的出路吗?不读书怎么找工作?不读书怎么养活自己?读书就是为了考文凭,才能有所作为呀?是呀,这些理由简而易懂,可是孩子是不会理解的,因为他们还在我们的庇护下无忧无虑的成长着,哪里会联想到将来的某一天可能会挨饿,就因为现在的不努力读书?

即便是我们父母中的某些人,恐怕到了如今,对读书的目的也未曾真正的细想过。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孩子为什么要读书?如果我们想孩子自觉自愿的去读书,首先就要把这个答案让孩子自己想明白,想深入了。

那么,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读书就是为了我们更好的思考!

我们都知道,大脑是支配一个人行为的主要驱动。一个人如果有一个健康的大脑,即使身体残疾,那也是可以生活的很健康很快乐,就如霍金。可是如果一个人脑死亡了,那么他就真的是死亡了。所以大脑是人体最最主要的一个主导,就好像电脑的cpu一样。

人刚生下来的时候,他的大脑就好像一张白纸,上面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他看到的世界都是新奇可爱,充满了诱惑。他开始用耳朵去储存他听到的声音,听到的不同语言,然后就像记录一样,把这些语言刻在了他的脑袋里。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孩子接触了哪种语言比较多就会流利的使用那种语言。他每天都在接收新的知识,一点一点的复制在他的脑中。从婴儿期开始,从复制声音语言到行为模式,到长大后开始阅读累计知识。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有了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时候他的脑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开始用累计的知识产生新的知识,这就不仅仅是已知的知识,而是一些新的想法,很多时候都会让我们感到很神奇。

这就是大脑的力量,我们多多少少都知道大脑的潜能是无穷大的,于是这个世界上就多了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而这种潜能的爆发也是无法预知的,但有一点是可知的,就是如果你的大脑一片空白,或者只有一些浅而易懂的基础知识,那么你根本就不可能爆发你的潜能。因为你的大脑没有储存够足够的能量。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说这个孩子或者那个孩子好聪明呀。除了基因的遗传,这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动脑喜欢动手,喜欢观察喜欢探究的喜好有着直接的关系。孩子在玩乐中不停的去观察玩具或者大自然,从而找到了一些规律或者观察到一些不同,幼儿时期的大脑的知识的储存大多来自他的玩乐。

从我们给孩子讲故事开始到孩子开始自主阅读,这一个习惯的养成无形中让孩子习惯了每天给大脑增加一点大脑的知识。早期阅读做的越好的孩子,在后期的学科学习中压力越小。当孩子有了一定的知识累积,大脑的思考就会更加的活跃,他会在自己已知的知识上开始反问开始结合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而进行一个大脑的分析。

思考其实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的思考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现代人是越发的金贵,总有很多情绪病甚至会一时想不开而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这也是因为他们的思考出现了偏差或者遇到了阻碍。所以,我们累积的知识不仅仅是学校里的读书,课外也是需要大量的阅读,当孩子年龄越来越大,个子越来愈高的时候,也是他们大脑发育更加成熟的时候,他可以自己很好的思考,为什么要读书?往往明白了读书的意思,喜欢上了思考,他们大多都是自愿并且喜欢读书。

就如同我们的育儿生活,它不是传宗接代的一个流程,而是为了地球更好的发展而培养出一代胜过一代的优秀人才。我们在育儿生活中,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问题,如果我们的大脑中积累了一定的育儿知识,那么我们就不会冲动的解决问题而是选择和平智慧的方式,本来育儿的乐趣不就是和孩子斗智斗谋略吗?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学会不停的思考?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和孩子探讨,并且引导孩子去思考的几个问题。

我的新书:《美国幼儿园老师这样养孩子》,当当网热销中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57915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