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管教放手早教学生 |
分类: 分享育儿心得 |
文章的开篇先讲一个朋友和她女儿的故事。朋友在孩子出生的头几年,出现了严重的婚姻问题,因某些原因,她只能选择离家未离婚的状态,自己在外独自生活。只有在周末,孩子会过来和她同住,这也让她无比的珍惜和孩子一起相处的点滴时间。
孩子平日里由不大识字的爷爷奶奶照顾,老人连英文都说不好,所谓的照顾就是接送上学,保证孩子的安全。或许因为很少有机会出去玩,孩子渐渐的喜欢上了画画。一直以来,孩子从未提及想去学画画,所以大人并没有留心到孩子是否有画画的天赋。也就这样任由她自己胡乱涂画着,至于学校的作业之类,家长根本没有人可以管。我初认识朋友的时候,孩子还很小,从未听朋友提及孩子的成绩是否好之类的话题。一直给我的印象,这个孩子颇为懂事,别的并未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多年前,看到过她的漫画,对于画盲的我也实在没有欣赏力。只是知道她自己在网络上找了一个兼职帮人画画,开始的时候也并不是很顺利,薪水很低。朋友自己也是一个画盲,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精神上支持孩子。
前几日,许久未见的朋友过来小聊了片刻。孩子去年已经进入了戴维斯加大,并且申请到全额奖学金,这是一所美国公立大学排第8名的大学。我们都知道,美国大学的费用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都是一个吃力的数字。而她却未花父母的一分钱,到现在她的兼职足以养活她自己。
因为我一直知道她的情况,从小到大,她都无力去管孩子。而现在,有多少家长在困惑于怎么去“管“孩子?或许你的孩子也在学画画,你是否会插手孩子的画画?也许你的孩子在学钢琴,你是否在强迫孩子学习钢琴?可以说,我听过将近一千个关于家长怎么强迫孩子学习钢琴的版本。很多人会说,那些钢琴家哪一个不是让家长逼迫出来的?唉,世上有多少个钢琴家?相反,我却听过很多朋友说起自己的学钢琴血泪史。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点,父母对孩子的成龙成凤的观念真真要不得,这个观念会歪曲了我们的育儿理念。近些日子,不停的听到家长反应,说这个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具体表现在不好好做作业,做作业拖拉,上课不好好上。我自己也有一种江郎才尽的感觉,似乎孩子越来越难管,你让他往西他偏偏往东,总之就是要和你反着来。就连平日里吃个饭,也是一时三个变。朋友孩子的故事着实让我深思了不少。
难道我们真的要寸步不离的管着孩子才是最正确的方法吗?难道真的需要狠狠的甩钱去学这个那个才是爱孩子的方式吗?难道真的要为了孩子的健康,顿顿都给孩子做饭才叫有心的父母吗?原本我也以为为了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学习做一些健康的食物,让孩子吃的健康一点是我对孩子的一种爱。然而,当他开始越来越挑剔我的食物之后,我干脆来了一个罢工。挨饿也罢,吃腻味学校的饭菜也罢,孩子总要要失去之后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吃的幸福。一旦你真的撒手不管了,孩子反而表现好了。
我总觉得当我们把心思放在怎么去管教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把心思放在怎么去反抗我们。就像一根橡皮筋,你拉的越紧反弹越痛。有人问,那孩子的作业总不能不管吧?那么我反问一下,你管了之后,孩子的作业也变的好了吗?还有,孩子学习的自觉性有管出来了吗?依赖父母亲去管的孩子,就是一个不独立的孩子。他们希望饭来张口还要挑剔一下,希望最好父母帮着做作业不用受着老师的批评。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所谓的“管”就是放手,食物选择的余地多了就生成了一个挑剔的毛病,要是没有选择的时候,我就不信你还宁愿饿着也不吃?以前,豪豪一直叫嚷着喜欢吃学校的中餐。而我却因为觉得不健康和贵的原因总是早起给他做。邻居有位妈妈却和我说,她因为从来没有办法给孩子带中餐,一直都是吃学校中餐,如今是宁可带头一晚家里的剩饭菜也不吃学校餐点。经邻居妈妈这么一提醒之后,我也偷懒了许久,豪豪开始叫着说想吃妈妈做的。现在,每次中餐带去学校都吃的干干净净。这或许就叫有舍才有得吧。
放手,无论是感情还是教育,都是一个困惑的大难题。放手哪有容易的,这个担心,那个害怕,要想的东西太多,作业不管了,那学习怎么办,老师那里又怎么办?这么多兴趣课,总不能任由着听之任之吧?是呀,做了父母,就自然养成了一种焦虑症。似乎每时每刻都在担心着孩子,总怕他们走错一步。可是试问一下自己,你希望你的孩子在年幼时犯些错误体悟到生活的真谛,还是希望在成人后才去犯一些错误再去领悟?在我看来,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一个错误都是深刻的人生之课,如果可以在孩子幼年期就领悟到不学无术的悲哀,那么他还有机会奋斗努力。
换一种思维,即便我们现在把孩子的作业管的牢牢的,那么试想一下,他接下去是不是就会遵照我们管教的模式,一直对作业恪守敬业呢?他对学习会不会有反抗的思想存在。我一直觉得学习是依靠自觉,而这种学习的自觉性是来自孩子大脑根部的思考。若是他没有想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又怎么甘心好好的去做作业呢?然而,读书的重要性并不是靠我们管教得出的,而是通过成长之路帮助他去意识到的。在我看来,学习的主动性还是要取决于学习的趣味性,孩子有兴趣去学习的东西,自然不会学的差。非要靠强迫的方式去学习,那结果可想而知,大家都累。
很多育儿的烦恼都是一样的,尽管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但是大多同龄的孩子都会遇到差不多的育儿烦恼。我们可以各自采用不同的方法,但大体上的教育方向都会类同。或许我们应该想的更长远一点,把教育的宽部衍生的更广一点。别把目光放在眼前的得失上,而是想象一下,你希望你的孩子未来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那么或许你就可以比较轻松的放开一些思想上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