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舌尖2》人文故事VS美食的交错

(2014-06-03 04:22:11)
标签:

舌尖2

美食

人文故事

高考

家常菜

分类: 电影音乐随笔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40418/26/7639597323246310278.jpg                                         图:网络

前几年看《舌尖1》的时候,感觉很触动。今年开始的时候,看了一点点,感觉有点变味。就停了下来,想着等一等,看看接下去会不会有些改变。毕竟《舌尖1》确实拍的很好,在美食中看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但同时又不失美食的诱惑。

《舌尖2》给每集定了一个主题,最新的一集叫三餐。讲述小人物的一日三餐,从四川小镇到云南山区,从安徽学生到深圳的打工族, 他们的三餐又是什么?从普通人的一日三餐中体现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以及生活质量,我想节目组是想表达这个意思吧?

但是我看完之后,最大的感触是这不是一个美食节目,更像是一个人文节目。美食节目肯定要从美食出发,即便是传统的美食,平常的美食,也应该有让人看到了垂涎欲滴的欲望。我确实喜欢美食节目中参杂一些美食背后的人文故事,那会让我们对食物有更多的好感和感动。

整个故事穿插完毕,总有一种好像句子写的不通畅的感觉。似乎写了这个意思,但又好像少了一些主题。就好像一盘菜,搭配的装饰品花枝招展,盘中心的主菜却暗淡无光,这完全是配角抢了主角的戏码呀?看起来就会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话说高考,炎热的夏季已经到来,新一年的高考也快到了,看到考生紧张的复习着,就想到了当年自己高考时,老妈总是在夜晚的灯下给我做一晚热腾腾的鸡蛋面,至今觉得那是最可口的美食。复习的焦头烂额,一碗在灯下闪着热气的鸡蛋面搭配着一杯凉白开,是那个夏天令我最满足的美食。

我可以想到准备高考的那些学生吃着妈妈的食物,无论妈妈做的是什么,那一刻都是美食。而妈妈们,为了孩子可以顺利高考,也想尽方法只想给孩子做孩子们爱吃的家常菜。其实这个点是很有触动的一个场景,很多妈妈也许都不是美食家,更不是厨师,但是不可否认,每一个人的口味和从小习惯是不可分割的,对孩子来说,父母亲做的食物就是最佳的美食。因为那是他们从小习惯的味道。

在学生们紧张的备考状态下,着实需要一种途径来散发这分紧张。孩子们的高考压力很大,父母亲们同样带着美好的梦想也有一分压力。但是他们无能无力,能做的就是在孩子三餐之时送上自己的那份支持,来鼓励孩子。而这简单的美食不仅是口粮,也是一种精神食粮。

其实我个人是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个点,要是单做一集加上应景的高考场面,再把一些妈妈的美食一一铺上一些,应该会勾起很多人的回忆吧!不过小编在一集中添加了太多的不同的故事,反而让人刚有点感觉又跑了,很可惜呀!

其实我个人觉得按小编的这个意思这么拍也没有什么不好,之所以让人提不上劲,还是因为人文故事太杂乱了,多了反而觉得散了。少而精或许更能获得看客的认同感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