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视觉上的传统感受

标签:
育儿中国行温州元宵节 |
分类: 生活散文 |

在定机票的时候,特别选择了在元宵节之后回美国,元宵节是中国的小年,元宵节一过,中国年才算真的结束。2014年开年初,豪豪就经历好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过年,第一次和亲戚朋友吃团圆饭,第一次领着祭拜了祖先,当然这也是他第一次在中国过的元宵节。美国也有灯展,但是节目和呈现的形态以及活动和中国的都有很大的不同。

元宵节的前几天,电视台正好在放西游记的故事,开始小侄子在看的时候,豪豪颇不能领悟,看的不是很投入。我倒是觉得这么经典的故事是该让儿子了解一下,总比看喜羊羊和熊出没更有意义。连着看了几天,小家伙也对西游记中的人物有了浅薄的认识,也会让我讲西游记的故事书。灯展上,看到西游记的元宵灯,一眼就认出了这师徒四人。

龙是我们中国的象征,在很多灯展上都可以看到龙的灯膜。不过这次灯展上的两条龙是我看过最长的龙了,象征的寓意比较重呀,和符合温州人的个性。

灯展的门口以及周围都布满了传统小吃。在厦门的时候,可以很随意就买到台湾的小吃,温州相对厦门离台湾还是远了一点。但是在灯展上,我却发现除了温州的传统小吃,最多的摊位莫过于台湾的一些小吃。据说这样的摊位大家都抢的很厉害,可想而知,价格是平日小摊上好几倍。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是最后一天,热闹也淡了一些。



我在这里发现一个卖印度飞饼的印度老板。他还不会说中文,仅仅会说价格。我们用英文交流了一会儿,他说他来中国两年了,跑了好几个地方,还没有时间学中文。我家附近有很多家印度店,因为我的邻居有一半都是印度人,但是印度飞饼我却一次也有看到过有的卖。哦,曾经在超市的冷冻柜看到有卖。印度饭店里有馕,有各种各样的饼,唯独飞饼我却没有看到。

台上正在用温州话表演着温州特有的传统戏剧,豪豪虽然一字也听不明白,但是单看动作也乐的笑呵呵。我看了一会儿,这地道的温州话确实有点难懂,基本都靠猜测在演什么,实在兴趣不大,就跑去猜灯谜了。

元宵节的传统节目就是猜灯谜,一排的灯笼上写着谜面,有工作人员在灯笼街头的一头坐着,若是你猜出了灯谜,就可以拿到一些小礼品,秉着人人娱乐,人人开心的原则,谜语难度不算太大,到最后基本属于人人有奖,豪豪凭着脸蛋讨了礼品姐姐的欢心,拿到了一个奖品礼单,敢情下回可以凭脸蛋吃饭?

热热闹闹的元宵节在美食和多彩灯饰中拉上了闭幕,今年的元宵节豪豪和外公外婆和小姨一家人体会了一次团圆的气氛。看到了这些神话故事中的各式灯笼,都让豪豪流连忘返。足足逗留了整个晚上,小家伙已经过了平日里的睡眠时间,还硬是熬着,这样的灯展对他除了新鲜感,还具有特殊的意义。
我内心里确然不知近些年他是否还有机会在中国过元宵节,所以只希望他能够记住这一刻真实的节日气氛。下次,妈妈再给讲《团圆》时,你是不是能理解的更深入了呢?
前一篇:美国女同婆媳融洽相处的秘诀
后一篇: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三件日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