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中美育儿 |
分类: 分享育儿心得 |
有人说,我们是中国人有我们自己的传统教育方式。有人说,西方的教育方式比较好,如今时髦。有些父母喜欢学习外来的教育方式,有些父母固守自己的传统教育。在我看来,教育没有好与不好的区别。中国五千年文化遗留至今,有好有不好,我们曾经有过很经典的育儿故事。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个性,都有自己的执着,以及自己的特长和擅长的事情。可育儿偏偏是每一个有孩子的父母都必须亲力亲为的事情,根本没有选择。每天面对孩子,就必须有着充分的育儿思考模式,只有这样才知道怎么应对孩子的各种问题。
有人说,孩子是恶魔。他们总会做出一些不可思议又令我们无可奈何的捣蛋事情。有人说,孩子是天使。他们嫩能的一声‘我爱你’堪比灵丹妙药。孩子既不是恶魔也不是天使,他们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着每一个他们的人生之路,好奇的探索之路。
有人问我,你说了这么多的中美教育不同,到底中美教育哪个好?坦白的说,处于我的位置,面对孩子的问题,我都会很自然的想到中美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但是我从来没有彻底的想过好与不好。因为我认为教育是一个无限进展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改变,社会的改变,教育就会跟着改变。而教育并不存在好与不好,我们只能说哪一个方法更适合如今的小朋友。而方法有千万种,有些美国的方法比较好,有些中国的方法比较好。
但,说到区别,我发现中国父母与美国父母在育儿的分歧点上,的确存在一点最根本的不同。那就是美国的父母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处理孩子问题的时候,他们对待孩子就如同对待任何一个年龄层的人。而中国的父母更愿意把孩子当做一个孩子,当成大人的一个附属品。处理孩子的问题时,首先想的是他只是孩子,他能明白吗?这就是很多人说,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国外的父母亲把孩子当成朋友,而中国的父母亲把孩子当成子女。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认为把孩子当成朋友也有很多弊端。在我看过这篇文章之后,仔细的观察了周围的美国父母亲。却发现其实事实并不是说美国父母只是把孩子当做了朋友,而是在与孩子交朋友之后从另一个角度去给孩子一个处理问题的多选择性。孩子的感觉是父母既是我最信任的朋友,也是最爱我的父母。
关于如何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给孩子最大的权利。比如说,吃饭。中国的父母喜欢喂饭,也习惯于喂饭。这就是把孩子当成了孩子来看待。而美国父母喜欢让孩子自己吃饭,围坐在一起。即使孩子只是一个婴儿只会用手抓着东西吃,但是大家依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聊聊天。中国的父母很伟大,通常都是喂饱了孩子才会轮到自己吃饭。而美国的父母是先喂饱自己再去管孩子吃的好不好。中国的父母在吃饭的问题上,孩子如果没有吃饱就会很担心,总想着逼迫孩子多吃一点,想尽办法让孩子多吃一口。而美国的父母只要孩子说不饿,他们就不会劝说孩子去吃。他们不关心孩子是否挑食,也不关心孩子是否饥饿。
说到挑食,我感受到我身边中国的孩子挑食的都不算严重。相反,美国孩子就颇为严重。但是父母的态度确实极大的不同。中国的父母对孩子不吃蔬菜总是绞尽脑汁。美国父母对孩子不喝牛奶也不会多说一个字劝说孩子去喝。从孩子的健康来说,我认为中国的父母更值得赞扬。但是从孩子的感受来说,孩子或许会觉得面对美国父母更轻松。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在挑食这个方面,我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妈妈。在我看来,饮食习惯就是要从小培养好。所以我是千方百计也要孩子尽量不挑食的过日子。
有时候,我们总觉得孩子有很多问题。其实换一种思考方式,或许不是因为孩子有问题,而是我们觉得孩子有问题。如果我们把要求降低,做法和思考的方式都改变一下,那么孩子的问题还是问题吗?就好比说,孩子爱磨蹭。有些家长就会在催促孩子做作业的同时,帮助孩子一起完成。一旦养成了这种有人帮忙的习惯,孩子就更爱磨蹭了,因为反正磨蹭是否,都会有人帮忙完成功课的。那自己少做点总是好的。美国父母就会采取一种放任的方法。他们会在你请求帮忙的时候,给你一些帮助,但绝对不是帮你完成,而是给你一些意见。作业交不了,他们会写纸条告诉老师真实的情况,听凭老师的处理。
所以说,其实中美教育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
因为态度不同,就会造成思考的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等等。当我们开始烦恼孩子问题的时候,不如换一种态度,把孩子当成一个小大人来看,给更多的信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我们应该放慢我们的脚步和孩子站在同一个平行线,站在同一个视野上,那样才会更加的了解我们的孩子,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