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促进孩子观察力的感官趣味五游戏

(2013-04-11 12:47:16)
标签:

早教

育儿

分类: 分享育儿心得

促进孩子观察力的感官趣味五游戏

我从不是一个按牌理出牌的妈妈,而且崇尚生活早教。孩子是不是天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便是天才,在0-5岁的时候,我们提供给孩子的依然应该是快乐的童年。早教被提倡了多年,深受很多家长们的喜爱,但是有多少父母真的明白早教的目的和早教的概念呢?

 

前几天,焦点访谈说到了一个关于早教的话题,就拿让几个月宝宝训练闪卡来说吧,几个月的宝宝真的要不输在起跑线上吗?为什么我却有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呢?几个月的宝宝就要开始训练记忆力,而且还是这么一种方式,如果宝宝会说话,不知道宝宝会不会抗议?

 

我个人很赞同德国的早教观念,学前不教育知识,能有什么比孩子有一颗乐观的心更重要的呢?情商教育,品德教育还是早教的基础。话转正题,豪豪已经步入了四岁,在这些年我每日的亲身教育中,我没有教过他认字,没有教过他算术。我更注重培养他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观察力及运动能力。

 

某日,他捏橡皮泥,命题为树叶的味道。他又捏一个形状,告诉我那是爸爸pancake,妈妈pancake和豪豪pancake,他们是一家人,永远在一起。某日,屋外刮着大风,我问,“风是什么味道?”他张大了嘴巴,答,“甜的,是糖。”我笑,“好吃吗?”答,“吃不到。”

 

豪豪是调皮捣蛋的,我也是。有时候,我会突发奇想,带着他玩一些很有趣的游戏,游戏会通过他的亲身体会而学到一些生活常识,也同样可以开发创造力。

 

第一,盐与糖的小魔术。

每次去餐馆吃饭的时候,豪豪从不肯好好的坐着等待,我只能取现有的餐桌上的调味料吸引他的注意力。有些餐馆会在餐桌上提供盐,糖分装在两个一样的瓶子里。很多人总是会不小心拿错。我一般会给豪豪三个一样的小碟子,然后把盐瓶和糖瓶分别给他,让他自己分别倒在碟子上,然后在另外一个碟子上倒入混合的盐糖。第一步,让他观察,三个碟子有何不同;第二步,让他分别品尝三种味道,然后把感受说出来。第三步,在三个碟子上滴入几滴水,再观察,再品尝。最大的区别是盐与糖是两种肉眼看上去形状颜色都完全一样的物体,但是味道却是不同的。孩子会通过这个味觉的不同而思考为什么?如果在家,还可以有第四部,把盐水和糖水分别烧开,在观察烧过后的不同形状。豪豪每次都兴奋的问我,“为什么,为什么?”

 

第二,雨水与纯净水的小奥秘。

每逢下雨,除了带着豪豪在雨水中玩上一阵,看着雨水的滴落,户外活动着实减少了很多。于是,我接了一杯的雨水,用玻璃杯装着,然后用另一个玻璃杯倒了一杯的纯净水。第一步,让他观察雨水和纯净水的颜色,看看雨水中是否有别的杂质。第二步,品尝雨水和纯净水的不同味道,比较哪一个更好喝。第三步,分别在两个玻璃杯中滴入几滴有颜色的果汁,观察融化的过程。每一步都会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感觉。晚上可以给孩子讲一个关于雨水的科学小故事。

 

第三,番茄酱与辣椒酱的小刺激。

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欢番茄酱,酸酸甜甜的。大部分孩子也都不喜欢辣椒酱。红色的番茄酱和同样红色的辣椒酱摆放在一起。第一,先用不同的手指各蘸一点材料,停留几秒,体会手指间不同感觉。第二步,分别放入口中,尝试味道。第三步,观察这两样物品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第四步,闻一闻两者的不同味道。豪豪现在每次看到我吃辣椒酱,都会看着我说,“很辣的,不好吃。”我问,“要不要吃一口?”他立刻跑开。

 

第四,玻璃杯,瓷杯,不锈钢杯的小音乐。

任何一种物品都可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而音乐就是由声音组成的。拿一个玻璃杯,一个瓷杯,一个不锈钢杯摆放在一起,然后给孩子一个不锈钢的汤匙。第一步,打击每一个杯子,听一听声音的不同。第二步,让孩子自由发挥,随意的打击每一个杯子,打击出属于他自己的快乐音乐。第三步,在每一个杯子中分别加入同等分量的水,然后重新第一步和第二步,感受不同的声音。

 

第五,油和水的小游戏。

我们都知道油和水的密度不同,而且油不溶于水,所以油永远都是浮在水面上。在一个玻璃瓶中,让孩子先倒入水,然后滴入几滴食用油。第一步,观察油与水的情况。第二步,该上玻璃瓶盖子,让孩子随意的摇摆,怎么转都可以,再观察油在水中的走向。第三步,在瓶中滴入几滴醋,看三者的变化。

 

以上五个游戏都是生活中极易取材的物品,而且容易操作。主要是通过感官的不同感受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加强他的观察力,同时也可以让孩子细心的发现生活中的点点不同,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不同层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