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分享育儿心得 |
细细想来,我和豪爸已经携手走过了九个年头,有争执,有欢笑,有忍让,有固执。一路走来,分歧最大的还是在教育豪豪的问题上。好在我是幸运的,身边的朋友大多孩子比我们的大,他们的经验让我如获至宝。一路走来,有这些朋友宝贵的经验分享跟进着,也让我总是在烦恼矛盾抱怨的时候,彼此都适当的做出调整。
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是无法避免的,从小成长的环境不同也是无法倒带的,育儿的分歧我有我的坚持,他有他的道理。昨天,我们去了好朋友Tim家做客。一直看我博文的朋友都知道,我对Tim家的教育方法以及为人处事的方法都是很钦佩。他们夫妻对我们可以说影响至深,虽然他们全家都是美国人,但是在教育方法上我之所以认同,绝大多数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他们的方法是可取并且可行的。
看着他们的女儿如此的懂事让我羡慕不已,我心里自然把他们的女儿定位在了一个豪豪的榜样上。每次和Tim聊天,都会收获不少。我从来都认为教育应该是因人施教,而不是单一的采用某一种方法,就比放养或者圈养。Tim的教育方法更让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无论哪一种教育方法,一旦走了极端都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或者说每一种育儿的方法都必然有可取的一面和不够完美的一面。
我们的确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而采取必要的圈和放,掌握一个度才是最合适的教育方法。昨日,我们探讨最多的还是关于夫妻对育儿上的分歧该如何协调?夫妻之间对育儿问题上有分歧,实乃最正常不过的事情。Tim虽然被称为模仿老公以及模仿爸爸,但是他们夫妻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依然有着很多分歧的记忆。
他们告诉我,分歧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制定一些夫妻都认可的原则来解决分歧。
第一,在孩子面前,双方中有一方拒绝了孩子的要求,另一方就要无条件跟从。
孩子面前,如果双方都执着在自己的观念里,而给了孩子两个答案,就会让孩子对父亲及母亲产生不同的想法。孩子会觉得拒绝自己的那一方不这么爱自己,从而误导孩子对父母亲的想法。无论是严父慈母或者严母慈父,对孩子来说,都是成长中的不利因素。在孩子面前,要做到双方统一口径。有想法可以等到孩子睡觉后或者孩子不在场的时间来各抒己见。
第二,某些分歧面前,不要试图说服对方。在不能达到统一的情况下,各让一步。
有些关于文化背景不同的分歧,真的很难去说服对方。就比如我从小就不爱吃甜食,几乎不吃糖,也不愿意给豪豪吃糖。但是豪爸觉得吃糖就是一种快乐,不能剥夺了孩子的快乐。这类的问题要想说服对方,就是举证的再多关于糖果的种种坏处也是无功。所以达不到统一,不如各让一步。他减少给糖果的次数,我接受他适量的给糖果。很多类似这类的分歧都可以按照这个原则来解决,也就没有矛盾了。
第三,面对分歧,只能就事论事,不能带有人生攻击或者诋毁对方。
存在分歧,就是存在教育的理念不同。男人和女人本来就是有着不同的思考模式,男人听不懂女人,女人看不懂男人。男人不能理解女人的思考模式,女人想不明白男人骨子里的孩子思想。这些都无可厚非,分歧就分歧吧,只要不要把问题扩大化,就事论事,就事解决事情也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因为一点分歧而大闹家庭战争,言语过激,行为过激甚至诋毁对方。这些做法都会对孩子造成很多不好的心里影响,也会带给孩子不好的榜样。
家庭育儿中的分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论是中美家庭还是中中家庭或者美美家庭,都是无法避免的。就好比Tim说他女儿2岁的时候,曾经因为生气狠狠的打了Tim一下,Tim的做法就是立刻在女儿的同一个部位狠狠的打回去,然后严肃的告诉女儿,你现在知道打人有多痛了吗?而Tim的老婆是一个慈母型,在面对这个问题,她采用的方法是无视这件事情,不给任何反应。因为她觉得2岁的孩子并不知道打人是不对的,当下如果给了任何的一种反应都会让孩子对打人这个行为有所误解。她倾向于谈心的方式让孩子知道打人是不对的。
面对这种分歧,他们至今都觉得各自的方法是正确的。而他们采用对付分歧的方法就是单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各用各的方法。双方都在孩子面前时,由离孩子最近的那个人说了算。另一方不给于任何意见,看不过去就自己走开。虽然孩子在同一件事情上会感觉到父母不同的处理方法,但是孩子不会看到因为处理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家庭矛盾,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伤害是很小的。
也许有人会问,那Tim的方法是不是过激了,是不是严父慈母型教育呢?相对而言,Tim的确算的上是一个严父,而Tim的老婆也算的上是慈母,但是他们彼此都有自己的严厉和自己的慈爱,应该说把严格和慈爱的定义混合化,每一个人都有严格和慈爱的不同面展示给孩子,所以在孩子的感官里,更加了解的是父母各自的原则性,而不会去单单思考严父慈母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