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人的亲情用行动来维护

(2013-01-25 03:14:14)
分类: 生活散文

 

以前我也过误解,觉得老美都不注重亲情,打从认识豪爸后,他的所作所为让我彻底的改变了这个看法。美国人维护亲情的方式和中国人有些不同,他们不会把孝字说在嘴巴上,他们甚至对长辈的也没有什么尊称,叫父母亲名字的也大有人在。英文最简单的就是在对人物的称呼上,他们没有什么大伯叔叔之类的区别,直呼长辈其名好像是美国的一大特色。

 

这次我们带豪豪回婆婆家过圣诞节,婆婆并不在意豪豪怎么称呼她,不过豪爸坚持让豪豪叫爷爷奶奶,不让称其名字。而且我也注意了一下,大部分美国人对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长辈还是有称呼的比较尊敬。美国因为早前的高比率离婚,所以有个后爸后妈后爷爷后奶奶的实在很是普遍。针对这群后字打头的长辈,美国人一般称呼其名。

 

名字的称呼让很多中国人觉得美国人对家人没有一个尊敬的态度,这也是让我们误解美国人没有亲情观念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美国人即使最亲的母子母女关系,经济上面也很独立,父母不会关心子女的钱财,子女也不会去问父母的钱财问题。金钱在美国是一个很隐私的话题,包括在家庭中。只有夫妻才是公开的秘密。

 

中国的父母会帮子女考虑这些问题,甚至帮子女存钱,私下里也会探讨怎么使用之类。这些在美国的家庭几乎不会听到或者看到。但是,他们也有另外一种在金钱上对亲情的表达方式。圣诞节是一个家庭送礼日。每年婆婆送给我们的礼物都是一张很大数目的支票,而我们送婆婆的不仅有她想要的礼物,更多的是表现在飞去纽约和婆婆共度圣诞节。

 

也许你会觉得这对我们来说,是度假。但是我们平均每一年半会分别回中国一次和去纽约一次。一个地方去了无数次之后就和旅行没有太多的关系了,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和婆婆共度一个圣诞节。这个花费从机票租车到宾馆都是很大的开销。但是豪爸觉得再多的钱也是值得和母亲一起共度圣诞节的。

 

再说说对小侄女的照顾吧。豪爸就只有一个妹妹,一个小侄女。对她的疼爱可想而知。我们计划去多伦多的时候,就把小侄女计划在内,行程所需的所有费用都是我们包办的,连小侄女买的所有纪念品都是我们花费的。基本上一路上,对小侄女的任何要求我们都是有求必应。圣诞节的时候,我们还特别买了小侄女最喜爱的一个歌手的演唱会门票送给她。从头到尾,豪爸没有说过任何一个字关于这笔开销。他觉得小侄女开心就好了。反倒我们自己却不敢这么大手大脚。

 

这一点是不是和中国人的亲情观念很接近呢。再者,美国人亲情淡薄还表现在同住的问题上。我原本一直想着去纽约应该就是住婆婆家才对,但是豪爸从不同意。每次我们都是住宾馆。我们不住婆婆家的原因并不是婆婆不给住,而是婆婆给了一个房间给她的猫猫狗狗,以前是怕豪豪小会过敏,现在是因为公公婆婆身体不好,专门请了医护在家看着,我们去住也就打乱他们原有的生活规律,所以宁愿住宾馆。

 

但是一般,美国人如果家庭条件合适的,探望对方的时候一般都会住在对方的家中。和中国人不同的一点是,美国人不会为了迎接子女或者子女为了迎接父母到来,宁可委屈自己也要让另一方住在自己家中。一般都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隐私得到保护的前提下才会同住在一起。否则他们宁可选择花钱住宾馆,父母也会帮你出一部分钱。这一点是我很久都不能理解的,我是每次只要有人来访,都会尽量的腾出一个房间给客人住。

 

美国人其实内心里很注重亲情,他们会关心父母的身体状况,但是因为独立的生活能力以及习惯,他们的表达方式是含蓄的。加上美国人很注重隐私的问题,就更加的只会把一些内心的关心放在心里。豪爸的妹妹前几年得了喉癌,连遗书都写好了。她和我们商量要把小侄女留给我们抚养才能安心,豪爸在她手术前答应她,就是和小侄女的亲爸打官司也会把抚养权争取到手。同时,那次手术费用,除了她有保险承担了很大的一部分,剩下自己要承担的那个部分,我们承担了。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她提及要归还的时候,豪爸说身体养好再说。其实给的时候我们就没有打算有归还的时候。

 

所以如果说美国人亲情淡薄,我觉得真的说的不对。我认为美国人的亲情表现在确实需要的时候,他们在亲人有需要的时候,不会计较得失,不会推卸责任,也不会在乎值不值得。他们注重节日的亲人气氛,也注重那份内心的感受。虽然我相信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这样,但是这最起码是我所见到很多美国人对亲情的一种表达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