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训练孩子感统协调的七游戏

(2013-03-24 00:00:38)
标签:

育儿

早教

感统训练

分类: 分享育儿心得



1972年,美国爱丽丝博士提出了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也就是感觉统合的概念。Sensory integration is a neurobiological process that organizes sensation from one’s body and the environment。也就是说感统是指通过一个人身体的器官以及周围环境经过大脑的反馈给出的一个生物学本能的反应。换一句话说,如果感统不协调就会造成孩子身体和大脑的发展失调。这的确会造成生活以及学习上一些障碍。

 

但是,感统并不是一种实际意义上的疾病,它和孩子的智商完全没有关系。而且也有学者提出,没有一个人的感统是百分百协调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统方面的小问题,这些并不会造成生活上的麻烦。只有感统失调比较严重的才会导致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一些困难,这也说明了曾经有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挺聪明的,但是就不会学习,即使他很用功,成绩还是很一般的一个原因。感统失调是会直接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

 

孩子在婴幼儿期间,除了天生的原因之外,被保护的过好的孩子也是造成感统失调的一个很大原因,因为家长凡事都帮着做了,反而造成了孩子失去了他自己掌握身体和大脑运用的很多机会。被多次提出的一个特征就是孩子爬行的问题,很多家长怕脏不给孩子爬行的机会,就让孩子失去了一个用四肢学习的重大机会。孩子身体的每一个动作都会直接的反馈到大脑,从而给了大脑一个活动分析的机会,再返回到孩子对事物的一个反应,包括嗅觉。

 

所以,孩子应该按照他自身的自然规律来正常的成长,就是对他最好的一个培养。该爬的时候爬,该走的时候走,该自己动手穿衣穿鞋的时候就该自己动手,任何味道除了有害气体少让孩子接触,其他的气体都不需要阻止孩子去闻。也不要拔苗助长,每一个孩子生长的情况都不一样,要让孩子自己自然的成长。

 

理论的东西暂且啰嗦到此,还是说说怎么训练孩子的感统协调吧。无论孩子有没有感统失调的问题,感统训练都是有利而无害的,多做做都是可以的。

 

第一,大球游戏。

大球作为一个圆形,需要身体的平衡感才可以操控。感统训练的球类游戏,主要是需要一个大球作为身体的支撑点,让孩子趴在大球上,尝试捡起小球或者双手去抓东西,其主要目的是训练身体在球体上的平衡感以及和手脚的协调性。

http://z.about.com/d/autism/1/0/5/0/-/-/balltherapy1BarrosandBarros.jpg
第二,不规则平衡木游戏。

平衡木我们一般看到都是直线的一条,这对身体左右平衡有一定的功效。但是在感统里,会采用更有挑战性的平衡木,比如好像“龙”的身形平衡木。在家中玩的时候,可能没有这么专业。可以采用用贴布沾出一个高高低低的曲线,让孩子沿着线走出平衡感。比如,用纸箱子等废用物品放在空旷的地方,排列起来,中间画一道线,纸箱采用大小不同的,这样才能走出不同高低感。

http://www.hiwtc.com/photo/products/33/00/04/432.jpg
第三,荡秋千的多样玩法。

有些孩子从婴儿期就喜欢玩荡秋千,有些却会害怕。荡秋千除了左右前后摇摆,还可以玩出不一样的感觉。感统训练中有一种工具,是吊着的平衡木,通过在空中飘着的感觉,让孩子更好的掌握平衡感,同时让孩子去抓墙上的东西来训练他的感统协调。荡秋千的时候让孩子尝试抓踢一些东西都是有帮助的。

http://www.kidpowertherapyservices.com/images/therapies-sensory-integrati.gif

第四,小球运动。

别看这些小球,若是要站立或者在小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是需要一些的身体平衡感。体操课上就有一个运动是让孩子跳进所有的软木堆积成的坑里,然后让孩子自由的玩耍。原理是一样的。主要的目的还是通过全身的动来训练五官与身体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感。

http://www.teampediatrictherapy.com/Tyler-ballpit.jpg

第五,螺旋运动。

美国很多公园都有类似的螺旋工具,它象一个大脸盆,但是下方不是平的,而是圆锥形,这种形状是很难让身体平衡在一个直线的位置。无论重心在哪一边,都会不停地旋转。在家里,可以借用大人的双手晃动来制造出盆的不平衡感也是可行的。

http://www.frewencollege.co.uk/_files/images/_mg_2820.jpg

第六,钻爬游戏。

钻爬游戏可以训练孩子对一定空间里的感觉和寻找方向的能力。有些孩子会害怕玩这个,因为害怕狭小的空间。在感统训练里,还会加一些爬上爬下的环节。钻爬除了要靠感觉来寻找出路,还会通过四肢的协调合作来完成寻找的过程。

http://www.olinek.com.pl/img/si3.jpg

第七,浮动运动。

感统训练中,除了可以用手抓物体飘荡身体之外,还可以采用拳击用的沙袋,悬挂在空中,让孩子尝试抱着沙袋在空中摇摆,或者利用一只手抓住稳住自己的身体,而利用另外一只手去抓物体。象图中孩子的运动,还可以利用飘逸的时候,用脚来捡起沙袋这类的活动来加重身体的各个感官的协调性。

http://www.specialchildrenscenter.org/files/specialchildrencenter/images/V_Hei_jumping.jpg

此篇文给出七个最普通的感统训练中的一小部分,我是挑选一些可以在家中自我训练的一些方法让大家有一个借鉴。豪豪因为上过几近两年的体操课,这些运动我基本都有看到过。感统协调最基本的就是注重五官思想与身体的统一协调性。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孩子都做一些身体运动,简单的说就是不要剥夺孩子的自我活动能力,不要因为宠爱就剥夺他爬行的能力,走路的能力还有思考的能力。不用用学步车来代替爬行。

 


ps: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