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最不能说的三句话

标签:
育儿 |
分类: 分享育儿心得 |
一直以来都看到很多父母亲为了孩子辛苦劳累,也看到很多为了孩子的成长想尽方法的父母亲。无论是中国的父母亲还是外国的父母亲,对孩子的教育都有着自己的一种观念,也有着很多传统留下的方法。身边的朋友大多都是有孩子的人。刚我有了孩子之后,交往的朋友都开始变成和自己一样有着小小孩的父母亲。在社交活动中,也都开始了家庭式的聚会,所谈论的话题大多不会离开自己的孩子。
在家庭式的交往中,我渐渐的发现了几件事情,这几件事情几乎在中外父母亲中都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即便是一种很多家庭都会使用的育儿方式,我却觉得这几种流行已久的方式有着很多弊端,甚至在我的眼里,这几种教育方式都是错误的。
第一种,用吓得手段让孩子听话。
有一次,我和一朋友去买菜,因为有两个差不多大的孩子,所以就很容易不听话,相约一起乱跑。我是一个主张让孩子自由的人,只要孩子不要跑出视线范围,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同。豪豪害怕还会跳动的螃蟹或者小龙虾之类的水中动物。朋友就拿小龙虾来吓豪豪,并且对豪豪说,如果你不听话,小龙虾就会夹你。我当时听了之后,看到豪豪害怕的往后退。朋友是好心帮我,我并不能去说这个方法我不喜欢。我只能带豪豪去买海产的地方,让他观察小龙虾,我在一旁解说示范自己怎么拿小龙虾,小龙虾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并且把小龙虾的身体说给豪豪听。我的这些做法都是为了缓解豪豪被吓后的心理。
用吓得方法只会的方法或许会让孩子当下听话,可是之后呢,你是希望孩子对这样东西有心理阴影吗?还是让孩子来害怕你?
第二种,遇到孩子有问题时,喜欢说妈妈走了,妈妈不要你了之类的。
曾经有过一次,我看到一个小朋友在公众场合蹲在那里,怎么也不肯跟妈妈走。妈妈生气的自己走掉,然后对孩子说,你要不走,妈妈自己走了,不管你了。其实在我看到这个事情之前,我自己也曾经说过同样的话,再打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又碰到孩子不听话,心情的确会很郁闷。后来我就再想,当我们说了这些话之后,孩子有没有因为这样而变得听话呢,开始的一两次或许是管用的,那么之后呢?豪豪对我说这个话根本就不理睬,反而会更生气的固执的站在原地。我反思过自己,这样的话说的根本没有意义,后来不再说这样的话,每次豪豪在原地不肯跟我走的事后,就好比爬山,我都会陪他在原地呆一会儿,问他什么好玩,然后说,那前面还有更好玩,我们要不要去看看。我喜欢用诱导的方式去让孩子坚持,让孩子听话。
为什么我会说不要说这样的话,原因有二,第一,当你说了之后,你真的可以做到让孩子自己呆在那里,真的可以不要孩子吗?你的言行不一致只会让孩子更加的不听话,以后你说的话他还会听吗?第二,这种负气的言语只会让孩子对你产生距离感,觉得妈妈不顾及自己的感受。
第三种,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主动用自己的猜测来为孩子寻找理由。
我见过一些父母,特别是中国的父母亲,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或者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家长会用一些猜测的方式来寻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寻问是一种好的沟通方法,但是把自己猜测的原因说出来给孩子听对吗?这样的方式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后果呢?你觉得你猜测的缘由是正确的吗?或者是不正确的?你在帮孩子猜测他的行为原因的时候,一旦孩子听到了,他就会顺着你的猜测去思考问题,小孩会说谎一种很容易形成的习惯,而你的这个行为是帮助他说谎学习的更快。我们不是应该教孩子学习认真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问题吗?我们不是希望孩子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吗?再者这也会遏制孩子自己思考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因为他只是在附和你的猜测,让你不会惩罚他,让他觉得他的行为并没有什么错误的地方。
无论孩子会不会说话,如果你知道了原因,就根据这个原因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把你认为的原因说给孩子听,孩子的行为不需要你的借口,而是让孩子明白无论什么理由,错误就该自己去面对,自己要意识到这种行为的错误在哪里。要避免孩子以后犯同样的错误,就应该让他自己把自己做的事情陈述一遍,在讲述的过程中去认知自己的行为错误。
每一个人都是从孩子成长起来的,我们都是在错误中长大的。孩子犯错没有关系,问题就在我们怎么去引导和对待孩子的错误。孩子的哪些行为我们是可以容忍的,哪些是我们不能认同的。孩子对问题的对错还没有分界线,这些都是要我们这么为人父母的人去教导他,其实早教最大的特点就是言传身教,所以注意我们的一言一行。我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脾气的时候,对孩子也一样,我们不可能每一动作每一个言语都是正面和对孩子有利的。每一个人都是有缺点的,我们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缺点,只要这个缺点无关于道德品质的问题,那么我们又何妨迁就一点孩子呢。
很多时候,我都会觉得我以前的教育方法太过于为孩子着想,豪爸说我是虎妈,以前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如今想来,只要是原则性的问题不改变教育方法,对孩子别的调皮的行为我不会多加干涉,也不会鼓励他,而是让他自由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