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训练婴儿睡过夜的温柔法则

(2011-11-17 05:05:44)
标签:

睡入夜

婴儿

喂奶

育儿

分类: 分享育儿心得

训练婴儿睡过夜的温柔法则
                        (豪豪是个小胖子,4个月就已经18磅,我几乎不抱他,因为抱不动。

                  豪爸经常抱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他和豪爸特别的亲,这点我也挺郁闷的。)

关于婴儿睡过夜这个问题,之前邻居也问过我,虽然我的邻居是美国人,但是作为新生妈妈,她也是有很多的问题,也很喜欢来问我。我在之前的博文中提过,豪豪足三个月的时候,我就训练他睡过夜了,有些妈妈一个月就开始了。我个人觉得还是要看孩子吃奶的情况来决定什么时候来训练过夜睡,医生的建议是宝宝2个月的时候,也就是8周是最佳时期。另外,当然还要看做妈妈的能不能“狠心”。

 

在婴儿时期训练孩子过夜睡,是有很多好处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保证了孩子的睡眠质量,睡得好脑部的发展越好,这是成正比的。其次,婴儿时期是孩子过夜睡得最佳训练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基本上全部由妈妈说了算。第三,婴儿期训练,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让孩子接受的时候。第四,对孩子的胃器官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第五,对妈妈来说,自由的时间就更多了。

 

豪豪出生之后,医生就给我了一张婴儿睡眠时间表,在婴儿8周之后,在夜晚就可以睡到7-8个小时。事实上,我是一个比较听医生话的妈妈,在喂养和训练孩子睡过夜的问题上,我都是严格按照医生给我的时间表,所以整个过程都很轻松。

 

首先说一说,孩子的睡过夜和有规律的喂奶习惯是成正比的。我不太记得刚开始我的喂奶模式,但是在我训练豪豪睡过夜的那段时间,我都是三个小时喂奶一次,非常的有规律,这也是我的医生给我的建议,他是一个有着4个孩子的父亲,非常的有经验。

 

如果你现在的喂奶模式还没有固定,那么孩子的睡过夜训练会很难,因为他养成了一感到饥饿就要吃的习惯,那么他晚上睡觉也是一样的,一感到饿就会转醒。如果你固定在一个模式里,他就会知道必须要等到那个时间,那么他的小脑袋就会控制他的胃部反应。这和你喂母乳或者喂奶粉是没有关系的。喂奶模式会直接影响到他的睡眠的质量。

 

当你的喂奶模式已经被他接受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开始睡过夜的训练了。

第一,加大临睡前的喝奶量,我当时是增加2盎司,也就是说如果宝宝白天一顿喝4盎司,那么临睡前就多加2盎司。具体加多少妈妈自己可以根据孩子的喝奶量来决定,豪豪是一个大胃王,2个月就已经喝到了4-5盎司一餐,他是属于很会吃的那种。

 

第二,婴儿时期通常一吃奶就会睡着,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环境。我一样会建议播放一些适合睡眠的音乐来帮助他们进入熟睡中。这点我只是给个建议,只因为我是这么做的。曾经有过来探亲的中国奶奶告诉我说,孩子睡觉的时候要开灯睡,我不是很理解,但是我觉得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开灯睡觉应该不是那么的健康。舒适的环境就是要让孩子有安全感的睡觉。

 

第三,孩子睡觉的时候会因为一些生理上的需要,比如尿尿或者做梦,都会发出一点声音或者有转醒的迹象,在身旁睡觉的妈妈就只要观察一下状况,拍拍他的背帮助他重新进入睡眠,切不可喂奶。这也是我说做妈妈的要“狠心”,也忍住,不是任何情况都是因为饥饿而造成的。一定要相信婴儿的睡眠周期,他们绝对是可以睡足这么多时间的,而他们的胃也是足够支撑这么久的。

 

第四,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可以把时间缩短一点,采用循序渐进法。例如,现在晚上你每隔3个小时喂一次,改成晚间4小时一次,一个星期后改成5小时一次,在一个星期后改成6小时一次,如此推下去,到8个小时就已经成功了。要记住一点,婴儿的睡眠时间比我们成人要长,三个月的婴儿已经可以睡足9-10个小时,如果他没有醒,防止意外,你可以检查一下他的睡觉状态,安全的情况下,不要特意叫醒孩子喂奶。

 

婴儿时期睡过夜训练其实很简单,主要是看妈妈的做法和想法。豪豪是喂母乳的,我每天早晨都会把挤出一小部分奶做晚间增大量的那部分用。豪豪从晚上7点开始睡觉,一般我会在早晨4-5点左右喂奶一次,他就可以接着睡上好几个小时。一来是因为已经睡了9-10个小时,二来是我的奶涨得痛就会自动转醒,所以必须让他喝掉一部分,不然我也睡不好。这个习惯我记得我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具体多久不记得了。就此也养成了豪豪晚间早睡觉的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