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分享育儿心得 |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一直担心豪豪的语言能力,小侄子在17个月的时候就已经会很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而豪豪17个月的时候还处在单字阶段,最多可以说一些叠字。理论的知识我学习的不少,很明白一个双语的孩子开口慢是正常的,周围其实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邻居芬兰小孩3岁的时候还不能够完整地说句子,但是可以听懂芬兰语和英语,他的母亲也曾经担心他的语言发展是否会有问题,医生看了几次都确认说没有器官上面的问题。到了4岁的时候,突然就开口了,成句成句地说,而且两种语言都一样流利。就好象中间跳过了说单词和单句的时光,从会听一下子就跳跃到了正常的说话。
每一次我有所担心的时候,芬兰妈妈总是对我说,不用担心,每一个小孩都不一样。事实也是如此,豪豪在两岁的时候,中英文的表达能力突然加快了很多,从之前的重复我们的话到现在整天和个小鸟一样,不停的说话,我不得不考虑让他学些有意义的语句。
幼儿园里有一个小朋友,这个月刚满23个月,快2岁了,他也是一个混血儿,父亲是英国人也是不说中文,但是他的语言天分特别的好,2个月前就已经开始背很多的古诗词,每次听到他在那里边玩边念诗,心里很是羡慕。从那时候开始,我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给豪豪背唐诗。一个星期后,豪豪就会背《锄禾》了,但是需要一点提醒,我一说锄,他就会禾日当午的接下去。
有一天,我们正在背唐诗,他爸饶有兴趣的跑过来坐在我们身边,鹦鹉学舌般地跟着豪豪念。本来豪豪也是看着唐诗的书跟着我念,他爸这么一参合进来,尽冒出来一些走音的中文,主要是不会四音。估计豪豪听了之后觉得不对,就对着豪爸说,
“no no, 不对, 是锄禾日当午,不是促和。”
“噢,不对?促和日...”豪爸也是善于接受意见的人,就跟着豪豪又说了一遍,声调还是第四声。
豪豪急了,用小手拍了拍豪爸的肩膀,对着豪爸说,“daddy,daddy,不对,看我,是锄禾。”说的时候还把头扭了一下,因为我教他的时候也是学着古人的样子按照声调摇头晃脑的,他也这样教他爸。
我在一旁看着这两个认真学习古诗的父子俩,眼泪都笑出来了,豪豪的耐心还真是好,一遍又一遍的纠正着豪爸,豪爸也无所谓,就学着豪豪的样子摇头晃脑的念着极其不标准的唐诗,听着很有几分昨晚看到依然写的那个宋词‘暗痕春,步惊春娥怯还奔,暗眉闹姿,似纱挂,暗使歌娥摆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