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年,一直都遇到20岁左右的中国同学,在他们的满腹牢骚里,我听到了他们对在美国读书的厌倦,通常女孩子就会好很多,也会自己努力读书,男孩子正好相反,大部分都是抱怨。
如果你现在正在计划或者要带着孩子移民到美国,我个人觉得应该和自己的孩子好好的聊聊,别等到费神费力的花上很多钱把孩子弄到美国了,到头来,却影响了孩子心智的正常成长。曾经和一个不太熟的朋友聊过天,她为了让15岁的儿子可以来美国接受教育,完全不懂英文的她居然嫁给了一个不会说中文的老外,好在这个老外的性格比较随和,但是因为沟通的问题,他们都没有交流,就连拿个盘子这种小事情她也让我和他老公说,面对这样的事情,涉外婚姻中还不少见,我只能说,这样的妈妈太伟大了。后来和她儿子聊了一会儿,来了美国半年的他,完全不能了解为什么母亲要来美国,他说,“我根本就不喜欢这里,上课也听不懂,除了亚洲同学,别的同学根本就不理我,回家还要对着这个后爸,真是无聊透了。“当然他还算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只是言语中多了很多无助的苦涩。
18岁以下的孩子是可以跟随父母一起移民到美国的,所以很多父母亲通常都在孩子15-18岁的时候带着孩子移民到美国,而通常这个年龄的孩子都是似懂非懂的年纪,他们执著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抵抗那些无端而来的压力。他们还只是一个孩子,无论身体,心智都还没有完全的成熟,我们不能用一个成人理性的思维强迫他们明白我们的良苦用心。
首先,美国的生活是比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是比较的单一,我们通常修读一本课,接触的同学就仅限于这个班里,和中国不同,我们不会有同学一起修完大学所有的课程。美国的校园比较自由,读书的动力也完全来自于自己对学分的要求。教授甚至不会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字,全程都是用沟通的方式来帮助你理解,家庭作业很多。没有朋友的学习生活的确让人不得不一人扛起所有的学习压力,这是一种孤单。美国校园里的朋友即使有一些沟通,也不会深交,除非是来自同一个国家,彼此又谈得来。
再来,课外活动,老美一生都热衷于运动,爬山,踢球,游泳,跑步,骑自行车,野营等等。中国人本身有一些内向,老外又有点歧视,即使你参加了很多运动项目,你最终会发现,华人始终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除非你真地在你参加的那项活动中很优秀,否则你会觉得自己好像是硬插进去的一个成员。这种感觉显然很糟糕。在国内,熟悉的环境,熟知的同学,儿时的玩伴,一切都是那么得轻松。在美国,上学却是一种压力。
再来说说英文,其实凡是有心学习的人来了美国,英文进步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特别是这个年龄,他们的语言接受能力很强,我曾经有一个台湾的朋友,她的女儿在17岁那年来到美国,第一年还害怕说英文的她,在第二年接听我电话的时候,已经不再说中文了,她的英文居然没有口音,很让我诧异。英语并不是一本很难的语言,比起中文,我会说,英文简单太多了。只要肯说,肯交流,肯多听,把自己放进英语的环境里,这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
我个人会认为,美国的学校比较适合我们这些师奶妈妈,如果你是利用业余的时间来学习,那反而没有什么压力,而且一旦到了我们有孩子的年龄,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多学点东西,那种学习的热情也会高一点,也会忽略一些别的因素。和国内的大学相比,我会比较怀念国内的大学所发生的点点滴滴。而如今的学习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打发一些业余时间,所以有的时候,我也会修读一些音乐或者参加一些游泳课之类。可是这些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恐怕有些单调。而且这里的社区学校入学容易,要拿高分却很难。如果没有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升入更好的学校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对于20来岁的年轻人来说,一个专科的学历显然是不够的。
http://greensource.construction.com/features/Solutions/2010/March/thumb.jpg
这是我现在就读的学校,风景还是很美的,也很干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