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2/large/53cd30c9jw1evdsbwkmknj20e80apq47.jpg《我们》的第五期《嘿人类》终于还是无法出版,最后一期《嘿人类》的卷首语,还是要送给大家,山高路远,彼此珍重。
这是一个充满怀疑的时代。
我们怀疑食物质量,怀疑空气指数,怀疑中奖消息。我们怀疑来电显示,怀疑自动提款机,我们也偶尔怀疑爱情。我们怀疑有钱人的动机,怀疑乞丐的身世,我们怀疑一切号称慈善的组织。不时常怀疑点什么,我们就开始怀疑是不是哪里不太对劲。
怀疑让我们显得特理性,特人格独立,对了,还显得特犀利。
与迷信相比,怀疑当然是一种进步,是启智之始。但是"迷信"的反面并不是"不信",怀疑让我们学会的是甄别与确认,怀疑的过程应当使我们从迷信走向智信,而不是堕入虚无主义。而且,若是在"怀疑一切"的口号之下,却一直忘了怀疑自己,这也使得"怀疑一切"缺少了几分诚意。因为毕竟,这个世界,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俱生而相互依存的,世界从来不曾独立于我们的认识而存在——所谓,心外无境。
然而自我怀疑需要多么的勇敢,又需要多么的坚定,才可保证不会异化成对这个世界的恶意呢?我们天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真的愿意放手,让我们去拆解自己的概念藩篱吗?我们拥有多大的力量,可以跳脱多远,好去对自己审视一番?如果并不是急于求成,我们是不是可以有一个温和的开始,与愉快的试探?面对迷惑的乱相,我们今天到底还剩多少幽默感?
这些问题,在我们为此书立题组稿之初,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答案,而仅仅是如同灵光一闪般想到:让我们以动物的角度,书写人类,怎么样?不管这个书写的过程,是带来了戏剧性的荒诞,还是启动了一丝对现实的疑情;也不管读者读到的是对人类的嘲讽,还是生起了对人类的悲悯。就让《我们》把这一本书,做成一次实验,提供一个新奇的观看角度,让怀疑变得更有一些意义。
渐渐的,我们收到了各种充满惊喜的稿件,那些——不甘心被驯养的野猫,文艺青年知心狗,短命又多情的蝈蝈,民谣流浪斑马,北漂的熊猫,又拽又酷的章鱼,坐过飞机的种羊,蠢萌的杂种牦牛——一个个生猛、鲜活地出现,又似曾相识,又惹人好奇,不时会被迫停下阅读,问一句:这是在说我吗?《我们》的作者,他们不是小说家,甚至很多都不是职业的文字工作者,当他们化身成动物界,去质疑世界,去挑衅自己,他们不是在编一个个的成人童话,他们只是用了游戏的笔墨,真诚地把自己说破,或者甚至,撕破。
但愿《我们》的读者,也是一群勇敢的孩子,在所有人都忙着怀疑这个世界的时候,有勇气来到这个文字中的无人山谷,不急于寻找答案,只是扣问自己。更但愿我们在真正深刻的怀疑之后,有勇气去相信内心最核心的价值,然后笃定地坚持。
让我们带着透彻的自省与清澈的光明,一起走过,这个充满怀疑的时代。
扎西拉姆·多多
这是一个充满怀疑的时代。
我们怀疑食物质量,怀疑空气指数,怀疑中奖消息。我们怀疑来电显示,怀疑自动提款机,我们也偶尔怀疑爱情。我们怀疑有钱人的动机,怀疑乞丐的身世,我们怀疑一切号称慈善的组织。不时常怀疑点什么,我们就开始怀疑是不是哪里不太对劲。
怀疑让我们显得特理性,特人格独立,对了,还显得特犀利。
与迷信相比,怀疑当然是一种进步,是启智之始。但是"迷信"的反面并不是"不信",怀疑让我们学会的是甄别与确认,怀疑的过程应当使我们从迷信走向智信,而不是堕入虚无主义。而且,若是在"怀疑一切"的口号之下,却一直忘了怀疑自己,这也使得"怀疑一切"缺少了几分诚意。因为毕竟,这个世界,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俱生而相互依存的,世界从来不曾独立于我们的认识而存在——所谓,心外无境。
然而自我怀疑需要多么的勇敢,又需要多么的坚定,才可保证不会异化成对这个世界的恶意呢?我们天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真的愿意放手,让我们去拆解自己的概念藩篱吗?我们拥有多大的力量,可以跳脱多远,好去对自己审视一番?如果并不是急于求成,我们是不是可以有一个温和的开始,与愉快的试探?面对迷惑的乱相,我们今天到底还剩多少幽默感?
这些问题,在我们为此书立题组稿之初,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答案,而仅仅是如同灵光一闪般想到:让我们以动物的角度,书写人类,怎么样?不管这个书写的过程,是带来了戏剧性的荒诞,还是启动了一丝对现实的疑情;也不管读者读到的是对人类的嘲讽,还是生起了对人类的悲悯。就让《我们》把这一本书,做成一次实验,提供一个新奇的观看角度,让怀疑变得更有一些意义。
渐渐的,我们收到了各种充满惊喜的稿件,那些——不甘心被驯养的野猫,文艺青年知心狗,短命又多情的蝈蝈,民谣流浪斑马,北漂的熊猫,又拽又酷的章鱼,坐过飞机的种羊,蠢萌的杂种牦牛——一个个生猛、鲜活地出现,又似曾相识,又惹人好奇,不时会被迫停下阅读,问一句:这是在说我吗?《我们》的作者,他们不是小说家,甚至很多都不是职业的文字工作者,当他们化身成动物界,去质疑世界,去挑衅自己,他们不是在编一个个的成人童话,他们只是用了游戏的笔墨,真诚地把自己说破,或者甚至,撕破。
但愿《我们》的读者,也是一群勇敢的孩子,在所有人都忙着怀疑这个世界的时候,有勇气来到这个文字中的无人山谷,不急于寻找答案,只是扣问自己。更但愿我们在真正深刻的怀疑之后,有勇气去相信内心最核心的价值,然后笃定地坚持。
让我们带着透彻的自省与清澈的光明,一起走过,这个充满怀疑的时代。
扎西拉姆·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