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2010-03-01 11:12:54)
标签:
儿童心理发展社会义务教育 |
分类: 小学儿童 |
从小学时期起,学习活动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学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与学前儿童的游戏相比,学生的学习不但具有更大的社会性、目的性和系统性,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儿童必须明确认识学习的目的,使自己的活动服从这一目的,并对这一目的的实现情况进行检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要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教学活动,组织儿童的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学习是社会对儿童提出的要求,是儿童必须完成的社会义务,因此,儿童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或兴趣行事。儿童在这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责任感和义务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儿童的意志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这对其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学校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施的,小学儿童必须通过教学活动,掌握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为进一步掌握人类的知识打下最初的基础。在掌握这些知识经验的过程中,儿童不但心理活动的内容有了改变,而且各种心理过程也起了变化。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都明显地发展起来,其思维活动也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再次,学习活动是以班集体为单位的,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儿童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不仅发展了社会交往的技能,提高了社会认知的水平,培养了合作、互助的集体精神,自我意识也进一步发展起来,儿童逐步形成了班集体和各种同伴团体,掌握了各种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形成并发展了各种良好的品德。
由此可见,进入学校,开始以学习作为主导活动,对儿童的心理各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