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 浅谈新白编剧

(2013-01-28 06:07:02)
《新白娘子传奇》是一部值得反复看的电视剧。其艺术成就,综观中国有史以来的电视剧,都是数一数二的。《新白》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也改变了很多人的观念,今天引用别人的观点再次进行讨论。

新白编剧的归属

笔者推崇《新白娘子传奇》,却也必须尖锐地指出,《新白》前三十集和后二十集(所谓前传和后传)的文学与艺术成就相差甚远。白蛇后传永远不可能超越白蛇前传,这是必然之势;除此之外,《新白》下部的落差可能还出于剧组制作的原因。据说,《新白》原来只准备拍三十集,只是看看反响极好,效益不错,便扩充到了五十集——当然,即使那三十集肯定也与现在看到的这前三十集不尽相同,肯定是也演到仕林祭塔的大团圆结局的——仓促上马还不是首要问题,最要命的是编剧组出现矛盾,从没哪个电视剧能像《新白》这般出现编剧混乱的局面。

前三十集的编剧分工还较明显。贡敏主持前七集,为新白打下了完美的基奠。贡敏写到端阳事件结束,也基本是传统白蛇传的固定内容。从第八集到第二十集水漫金山前是赵文川,这段情节主要是盗宝案引发的连锁反应,有些拖沓。从第二十集到三十集又是方桂兰接手,讲的是白娘子夫妻回杭州暂住姐姐家待产至被镇雷峰塔为止。另外需要提及的是第二十集的水漫金山前后是由上述三位编剧合写。

  后二十集一般认为是何麒编剧,但又不尽然,非常杂乱。所幸当时的电视剧有在每集片头标明当集编剧及演员的传统,我们便可从片头字幕梳理出每集的编剧名单。事实上后二十集中的前四集也是由方桂兰继续执笔的,写仕林成长之初,故事非常精练优美。但方刚牵出胡媚娘,就改由何麒编剧了,这其中的原因不为外人所知,我们只能看到这前后的编剧风格的差异。本来方写定的金钹法王对胡媚娘的阴谋很有引人入胜的味道,但后来由何麒对阴谋的实施过程却很乏味,似乎主导权在胡媚娘而非金钹了,金钹的存在只是让她与仕林的爱情更感人而已。

  而且后面十数集也不是何麒所能独立完成,为了救急,导演夏祖辉就只好亲自上马编剧了。比如第四十至四十二以及第四十七到第五十集的编剧名单也有夏的名字,他的工作部分主要是不涉及胡媚娘的情节,即仕林寻父寻母的故事。笔者认为这也可能是当初贡敏的设想,看这部分突然又浮现不少唱段便知。另外,第四十九与第五十集也有赵文川的编剧,那则是为梁王爷夫妇的结局吧。还有,第四十六集仕林祭媚娘的经典段落又是方桂兰的原作了。

  综观上述分析,《新白》的四位编剧——夏祖辉的职责主要还是导演吧,而且笔者认为他在后面数集的参与也只是为了完成贡敏的未完成的工作,因为其他三位都仍然“榜上有名”,而独无“开国功臣”贡敏——各行其道,各有风格,形成新白又爱又恨的特有现象。贡敏着眼于传统白蛇传,他涉及的情节都是白蛇传流传千年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单元,重写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以及与仕林儿的亲情,尽显白娘子贤妻惠母的传统形象。这些情节不易创新,也不需创新,却又很难写好,但贡敏写得很成功。那是一种优美的民间气息,天簌一般。方桂兰也写爱情与亲情,从被传统白蛇传简单略过“回杭州生子”的故事出发,重新把白娘子与许仙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推向高潮;她对爱情的渲染与细腻描写,比之贡敏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事叙述极尽生活化,点点滴滴,如丝如缕。这是一种温馨的言情气息,清醇醉人,也伤人痛人。

  赵文川从白蛇传的“野史”(如果说白蛇传也有“正史”的话)拣出一个并不常见的“梁王爷”,纵情发挥,写一出小民百姓与权相的争斗故事。这颇有点江湖气息,虽然轻率冗长了点,却还算有始有终。而何麒接过一团乱麻,只好让仕林、媚娘、碧莲、宝山四人在其中反复转来转去,却有点粗制的肥皂剧之嫌了。不过这不能完全怪何麒,如果说前面三位编剧还能各写各的,井水不犯河水,那到下部二十集就不得不汇集起来给一个总体的结局,众味杂陈,众音难调,怕谁也是有心无力,只好如此了。



媚娘原型流露

  胡媚娘被方桂兰写活了,却又被何麒写死了。媚娘的原型在上文已有提及,本是一个反面的妖精形象。

  其实方桂兰也是很尊重传统的,却又有她自己的创新。比如写小青与张玉堂,弹词本有此事,不过是在苏州昆山,所以方桂兰在末尾又巧妙地把张玉堂渡回苏州去了,反留下无限惆怅。还有许仙,贡敏或还囿于传统,想把许仙写成一个负心汉,请看他在端阳被吓死后到阴间对白素贞的态度便有此联想的可能。方桂兰也按传统说法让许仙出家金山寺,但她又给出一个合理的“同修”理由,将落发前的那段“誓词”,掷地有声,许仙的正面形象也即刻明朗起来。因此,媚娘形象的逆转,也只有是方桂兰的巧心惠思了。

  本文不欲再对媚娘与仕林的爱情故事喋喋不休,只想分析一下媚娘对白素贞与许仙的态度。因为胡媚娘出现在“白蛇后传”的后传,弹词有《青蛇传》,梦花馆主一书也以小说的笔法记载了这段公案;在那里,胡媚娘只与许仙及白素贞有故事,而与许仕林却没什么关联。那里的胡媚娘对白素贞与许仙的恩爱大为羡慕,故而变化为白娘子的模样去迷惑许仙。而且按佛家的因果“也合该他们有这段姻缘”,所以白素贞与小青开始还争不过来,后来征妖平叛,她们也没有对胡赶尽杀绝,胡被佛祖派来的法海度化去了。

  在《新白娘子传奇》第四十一集有一处,宝山出来寻仕林时因事躲入媚娘绣庄,对媚娘说出仕林去找亲父的消息,当时媚娘有个很奇怪且惊诧的表情,失声叫叫道“找许仙”,而且当宝山追问时还极力掩饰(详见新白台版vcd 第四十一集18分50秒左右)。媚娘的这瞬间变化,曾很让我暇思:媚娘何以知道仕林的亲父叫许仙,还直呼其名,心情还那么慌乱。莫非媚娘也真像“原著”那么与许仙还有什么瓜葛不成?当然,就新白电视剧来看,这只能是一种揣测,难解之谜;就像新白上部中小青是否对许仙有情愫一般,也是那么微茫。
  不过另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媚娘对白娘子也是充满崇敬的。在第四十三集青龙黑店内,媚娘终于向仕林说出真相,当仕林表明要与她生死有共时,媚娘有句台词很感动:“说什么死,要活着!要考中状元!为你爹为你娘,为冤屈的白娘子申冤报仇呀!来,你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还有在第四十五集,当仕林说要辞官一生陪伴媚娘时,媚娘也急忙劝阻说:“仕林!不行!不行!你不能这样做!你忘了你的父亲还在金山寺出家为僧,你的母亲呢?已经被压在雷峰塔下面有二十年了。他们都在等着你,等着你中了状元,去推倒雷峰塔一家团圆。还有抚育你长大的许氏夫妇,被收在净瓶里的小青,那么多人都在等着你,你怎么能因为我而误了大事呢?”

  这些台词,固然可以认为是媚娘对仕林的深爱,但在语气中,我却也听到媚娘对白娘子那种崇敬与敬仰之情。或许在媚娘的心中,白娘子是她的偶像。再看第四十三集当白素贞闯出雷峰塔来救子时,白素贞一身素净,宛如天人般飘下来,那伤重伏地媚娘抬头看白娘子的神情——媚娘终于有缘一见心中一直向往,一直想效仿学习之人,那是一种怎样的表情啊。

在《新白》中,白素贞与许仙都有着非凡的人格魅力,剧中的其他许多人都似乎对这对神仙般的眷侣有着发自内心的天然的尊敬,甚至是膜拜。曾有网友分析,小青爱张玉堂,是把张当作许仙的“替代品”,不无道理。然则媚娘之于仕林,在她内心深处,焉知没有为着白娘子,为着许仙?编剧方桂兰深知现代观众是不能接受胡媚娘对许仙的迷惑,不能接受白娘子的委屈,所以转而写媚娘与仕林的爱情故事。但在专注书写媚娘与仕林时,却仍不忘有意无意提及白娘子与许仙的地位,不可谓不高明。



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延续

  我一直秉持,白蛇传是讲白娘子与许仙的,新白也不另外,尽管在新白下部客观上已对他们很少着墨,他们却绝不容许为观众遗忘。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也一直没有改变,尽管不再像海平面上的巨浪那般激烈澎湃,它们已潜入海底,深沉,仍慢慢地流淌,尽管无法辨出它的流向。

  犹记第三十一集,仕林儿长到七岁那年,曾切入两个镜头表现白娘子与许仙各自的修行。白素贞在雷峰塔底,已经很平静,心头一片澄明,在默默地颂经。金山寺的许仙,虽然也青灯古佛,修行七载,但对法海仍有愤懑,出言数落法海“痴毒变疑毒”。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爱情,爱情需要升华;只要曾经轰轰烈烈地爱,无怨无悔,那就对了。想当初,白素贞刚关入雷峰塔之时,她也曾歇斯底里,万念俱灰;手持佛珠,却眼泪双流,嘤嘤咽咽。但她毕竟是修炼千年的白蛇,深知修炼之道,所以七年之后,她能看破,她平静了。许仙是个凡人,他对人生的参悟显然没有白素贞那么快,所以他仍然对法海“怒目而视”。

  白素贞可以深藏起对许仙的情思,然母子天性,还是要犯禁出塔救子。白素贞当然是位好妻子,也是位好母亲。但也许她自己认为没有亲自抚养儿子,对儿子的付出不如对丈夫多;所以她必须出塔救子,完成一段因果。许仙抛下仕林独自出家去,或许他对仕林也有愧,但也莫可奈何,因为许仙所承受的并不比白素贞少,他是一直还念着娘子的。

是的,修炼,佛法能让他们平静,却也不能泯灭他们的爱。最后白素贞出塔后去金山寺接许仙,执手相对无言,那还待如何?这其中的情境和深情,却非我辈所能理解。最后的升天成仙,也是必然之势,尽管这个结局可能让很多观众感觉失望,但是如果要续前缘,许仙必定也要位列仙班。每一次看完《新白》,我如痴如醉,常常想,假如这对夫妻留在人间则又如何?人生苦短,他们也只不过能再牵手走几十年罢了,最后仍然觉得还不如成仙归去。白蛇传是讲给人间的人听的,故事讲完了,就让他们一起升天吧,如果要惆怅和痴迷,那也终究是我们凡间人的痴障。我们不必管他们在天上如何相处,天堂也是人们创造出来寄托美丽愿望的,我们只要在心里虔诚的祝福白娘子和许仙,祝福叶童和雅芝,那就行了。




《新白娘子传奇》与我的今生(一)


1992年的春天,我还尚不足八岁,已经无法忆起当年江南春天的模样,但我想这年的春天一定非常迷人。在平常人的眼中,这一年无非就是这似水流年里最为普通的一年,可这年的到来却发生了改变我一生的事。我一直没有时间来写这样一种情怀,我也曾经以为它对我的影响只是一时的触动,没想到今天,已经24岁的我,又再度的伤感起来。 

《新白娘子传奇》,我痴迷了整整15年,如果年少不更事的年纪里,我的痴迷是一种盲目,那么现在呢?现在我还是一种盲目的痴迷吗?每一次观看,我总会泪雨纷飞,不能自己,想着那个年头因为这部电视剧而发生的种种,我因为年幼而不得其知,便莫名的惆怅和伤感。我想了解1992年的那些创作人员,我想了解西湖,我想了解那些爱恨情仇,我想了解雅芝和叶童拍摄时的种种……可是,毕竟16年过去了,很多事情无法追忆,也无从得知,惟一能慰籍我的或许就是网络上那几张仅存的老照片,还有画面并不清晰的几张DVD。

其实很多时候,我并不是一个爱屋及乌的人,可是关于《新白》的点点滴滴我却没有办法不去迷恋。想来可悲啊,至今我都没有看过完整版本的《新白》,虽然总是在一遍又一遍不停的温习,那些镜头我熟烂于心,可我总期盼完整版本的《新白》,能给我带来或多或少的惊喜。包括那些过场,那些一年年传唱下来的经典插曲,都是我心底无法掩埋的最爱,其实是因为深深地爱着这部电视剧,所以也就爱着关于这部电视剧的一切。

官人、娘子,一声声相互深情地呼唤,敲打着我的心,看着他们眼波流转之间所传递的深情,看着他们执手相牵之时掩藏不住的爱恋,我的心不停地沉醉、沉醉……导演啊,编剧啊,还有娘子和官人,请你们告诉我,这样伟大而平凡的爱情故事,究竟有没有存在过,而你们又是否真的相恋过?对于爱的深刻认识,我想就是从这里体会到的吧!

很多个夜晚,我无端的痛哭出声,这份伟大的爱情看到最后,让我肝肠寸断、眼泪难禁、愁绪难谴。天涯海角觅知音,佳人难求啊?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白素贞了,白素贞是想象中的精神力量,是一种虚幻,是让人一辈子渴求而不可得的“梦”。如果我是许仙,就算在短暂的幸福、快乐之后,将饱尝思念的折磨,我想我也心甘情愿,绝不后悔。可是我这一辈子都不会是许仙,因为白娘子已经远去了。

常常想,如果《新白》不是由赵雅芝和叶童来合演,我还会不会这般痴迷?如果白娘子没有这么痴情,许官人没有这么纯真,我还会爱上这部电视剧吗?我究竟是爱上了《新白》还是爱上了这两个人,或是爱上了那些美轮美奂而又让人肝肠寸断的美好画面?我不得不承认我喜欢看她们两人的感情戏,那般自然和纯洁,让人如沐春风。我就是在这种沉醉里不能自拔,分不清现实和戏剧。有时候恍然回神之时,发现自己身处现实之中,竟是万般的惆怅,不能自己。

苍天啊,你怎知人孤独?




《新白娘子传奇》与我的今生(二)


最近,我回过头去探索自己,竟然发现这段日子过得非常颓废和忧伤,与前一段时间的阳光明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难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新白娘子传奇》吗?我真的不敢想象自己内心的那份懦弱,因为我每次尽情去回味《新白》里那些温情的场面时,除了感受到温暖,迎接而来的,却是永无止境的落寞和惆怅。我一遍又一遍不断重复的去欣赏那些镜头,一遍又一遍跟着娘子和官人的歌声轻哼那些款款深情的对唱,我以为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的心灵,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得到些许的快乐和慰籍,可是一遍遍过后,我发现自己更加孤独和寂寞。 

我常常想,如果没有《新白》,人生将是多么的乏味,而生命又将是多么的缺少期盼啊。这或许有些言过其实,因为人生的意义如果仅仅依靠一部电视剧而存在,或多或少会让人觉得没有出息或者太过于悲观,但是,如果你真的体会到《新白》的内涵,如果你真的爱上了一种美好,如果你真的痴迷于一种情怀,那么我就一定没有言过其实,因为我已经爱上了这一切,是的我已经中了毒,这毒恐怕这一辈子都无法解除了。

岁月不饶人,有时候看着娱乐新闻里雅芝那张依然美丽,却抵挡不住苍苍岁月的脸庞,我的心何其落寞和悲伤。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有时候我真的好恨岁月为什么不早生我几年,让我能够在那样久远的年代,亲眼看到当年杭州的断桥上,雅芝和叶童演绎着一幕幕怎样的分别和重逢,这分别和重逢就像砸在我的心口,即使粉身碎骨我也期望能在92年为《新白》做些什么。然而现在这一切都已经远去了,我永远无法触及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永远只能奢想那些在时空隧道里早已灰飞烟灭的片段。就好像此时“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一样,纵使官人和娘子与我面对面,也终究不再是官人和娘子了,她们只是雅芝和叶童。

有人曾说,爱上《新白娘子传奇》的人,都有前世修来的福气,如果真的是这样,我前世修来的是什么?是自己如今沉迷于《新白》无法自拔的结果,是敏感而柔弱的心灵让自己感受到的愁苦,还是我苦苦抓在手中却终究无法实现的一个梦?或许我这辈子也在修行,为的是下世为人时,能遇到像白娘子那样的可人儿,只是人真的有来世么?

爱在盘古初开时,情在山水流转中。这么多年了,我所迷恋的依然只有《新白》,依然只是她们两个人。就像官人多年的修行踏破了六道轮回,却永远无法忘记初见娘子的瞬间,我也无法忘记关于这部电视剧的点点滴滴。92年啊,离现在何其遥远,这十几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我始终无悔于自己年少时对《新白》的痴迷,这痴迷或许将延续我一生的时光。我们只是岁月长河里的一粒沙,多少年过去后,或许这一切就像不曾存在过一样。但是苍天啊,你怎可以漠视一个人纯真的心灵?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这样的年纪已经不允许自己年幼无知了,这样的年纪也已经不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了,我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这样中毒,我无法拯救自己,也无力拯救自己,或许恋上《新白》这是我的宿命。算命先生说,我在今年运势将会上升,如果真的是这样,我希望自己能够强大起来,将来有能力为《新白》做些什么。






对于叶童和赵雅芝的幻想

我想,《新白娘子传奇》看过两遍以上的人是有很多的,十几年以来,各个电视台的反复播出,让许多人印象深刻。然而一开始大众对于叶童出演许仙都非常的不理解,认为一个翩翩的少年公子,不应该让一位女性来反串。但是这么多年以来,在反复的观看和考验中,叶童俨然就是俊美书生许仙的化身,除此以外,人们根本无法接受叶童以外的许仙,这不能不说是该剧的亮点之一。 

赵雅芝演绎的白娘子,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有人想在这个角色上超越她,是非常困难的,除非此人有比赵雅芝更迷人的气质和精湛的演技,但是纵观中国现在的演艺界,这样的女星我还没有发现。由此可见,台视在92年拍摄《新白》时还是下过很大的功夫的,比如选景,比如选演员,尽管剧本本身存在许多的硬伤,但是演员出色的演出,已经弥补了这一不足,如果《新白》不是由这两位演员来演绎,我想我要改写人生中的许多东西。

《新白》引起这样的轰动,说到底终究要归功于叶童和赵雅芝,这两个女人的配合堪称天衣无缝,多少人看《新白》就是冲着她们而来。我真的觉得许仙和娘子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站在一起胜过任何所谓的金童玉女。我多么希望她们能将荧屏上的感情延续到生活中,有时候我甚至希望她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对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碧人,这样不知会羡慕死多少人,她们此生不做恋人真的是太遗憾了。也许你会问,如果她们真的是恋人,这个社会能给予包容和理解吗?又有多少人会真正的认同呢?我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是,当她们手牵手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一个执手相牵时的眼波流转,一声情真切切地深情呼唤,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间最美丽的东西,邪恶和X L不复存在,你真的不为如此纯洁而美丽的情感动容么?苍天又真的忍心拆散这金玉良缘么?

感情是很微妙的,这种微妙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包括同性和异性。当两个人一起牵手演绎了一段段旷世奇恋,每一声呼唤都是情深,每一次流泪都是意切,生一次爱一场,在那眼神对视的瞬间不可能没有一点感觉,更何况她们又是内心如此丰富的演员。在剧中一个是至情至善的美丽蛇仙,一个是玲珑清朗的翩翩少年,完美的演绎让人很难不去猜测两人在戏外是否也会有感情的发展,因为她们实在是太般配了。当然,这其间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外人是无从得知的,毕竟两个已经各自为家的女人,从内心来说都是成熟的,她们也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着外人所产生的这些联想。这十几年以来,拍完《新白》和《三花》系列的戏后,赵雅芝和叶童接触甚少,在公开场合也很少提到彼此,就连赵雅芝在04年作客央视的《艺术人生》时,谈到了和她合作过的一系列男演员,却独独没有提到和她合作了四部戏的叶童,这不禁会让人觉得,在面对《新白》,在面对叶童时,赵雅芝的内心其实是不坦然的。这种不坦然,似在回避什么,又似在说明什么。

对于《新白》的迷恋,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变得越来越痴狂,每一次观看总会有不同的心得和体会。年少时是看剧中的打斗和神话,长大了是看官人和娘子凄美的爱情,现在则是看一种人生的态度和价值的取向。

赵雅芝和叶童,始终都是我最喜爱的演员,对于她们,我无意去证明什么,也无意去捏造什么,感情何其微妙,当事人内心的变化我们无从得知,只有她们自己心知肚明,我想,即使有些情愫已经生根却也只能掩埋,因为她们毕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只能过着各自不相干扰的现实生活,更何况各自都有着家庭,不可能为了这些而放弃和改变什么。这么多年以来不管她们是闺中密友也好,是前世恋人也罢,总之赵雅芝和叶童这两个名字,这辈子是再也不能分开了,这是《新白》和上天赋予她们的缘分,这缘分因《新白》而起,却永远不会因《新白》而灭。
(许仙 白素贞 叶童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