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的严厉调控下,对于银行估值的影响
从近期各地出台的房地产限购措施来看,大多数是以限制购买为主,还算不上很严厉,即期的购买力被部分限制了,短期房价可能会有所下降,但购买力还是客观存在的,仅仅是延后了而已,开发商在有大量的未来预期市场的情况下,并不会因为限制购买而主动降价,除非开发商的资金链条有问题,随意限购政策对中期以上的价格走势并不产生影响。
由于各地限购令的出台,开发商与购买者都会有一个审视和观望的过程,这次过程中,新房的销量明显的萎缩了,而房地产相关的产业链条又是相当的长,向上会影响到钢铁、水泥、玻璃、建筑队伍等,向下会影响到装修装饰、家具家电汽车纺织等行业,停滞的时间长了会严重的打击这个国民经济,在保障性住房没有大量的推向市场以前,商品房销量长时间萎缩是不能承受的,所以设法引导开发商降价促销可能就是唯一的解决办法,而商品房的降价程度是否会造成银行抵押品的风险也是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政策上会设法控制在银行抵押品风险的底线以上,因此短期看即便是降价促销,其降价的空间也不会太大。而如果是在降价不大的情况下商品房销量上升,则对银行是有益无害的。所以可以说在政策调控的范围内,房地产的调控对银行估值并不产生负面作用。
最近银监会等三部委联合发文停止了银行业的一些收费项目,而据我所知,其中的很多项目早已停止收费了,由此可以看出,银监会等还是尽可能的维护银行的利益,银行股之所以估值很低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市场状态下资金面并不宽松,推动大盘股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银行自身的问题,自始至终,中国的银行业的存贷款息差是非常大的、如果银行业一旦全面开放,其下调的空间是很大的,目前银行以及石化等少数垄断性行业占据全部行业总利润半壁江山是很不正常的,一旦银行业的存贷款息差收窄,银行业的利润将大幅度下降,这也是银行股价长期不振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房地产方面的调控正是为了预防和化解未来的风险、包括银行业,如果任房价发展,那么房价总有一天是要崩溃的,但目前的调控方法仅仅是解决短期问题,真正要解决长期问题还需要设法增加供给,包括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实际上房地产调控对多数银行的影响差异不大,虽然说从长线看银行股有较大的潜在压力,但短线上由于以往的优异业绩和很低的收益率对很多投资者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以民生银行为例,目前的静态市盈率仅有8倍左右,随时都有可能长线阶段性反弹。但由于投资者普遍担心房地产调控会对银行业产生影响,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压缩银行股的反弹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