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是白白得来的,他是夫家舅母的独子。
多年前一位易经老师曾问我:你是长女?我低头略想:家中除了哥哥便是我,也算长女吧!他追问:你有弟弟?我惊诧,连说没有啊,哪儿来的弟弟!当即以为他不过那种一半一半猜概率的江湖游士。
可表弟,怎是别人,当然弟弟也!
------《长大》后篇
这个月末,表弟就要收房了。舅父舅母收拾了一批大家什和小细软,浩浩荡荡运到北京。大家调侃表弟若即刻娶媳妇,这些家什也是够齐当,够养眼的。
表弟装备新家伊始,我将有义务帮他,慢慢把这个巢穴构筑得生动光彩。只是待其安居以后,我很担心迎娶佳人的压力于他将愈来愈重,对已经二十七岁且是独子的表弟而言,婚姻的议题已不可躲避。
回想我和表弟之间,很少谈及此,特别是他成人后,鲜有的聊天机会也常就虚避实。表弟上大学一年级时,我浅浅说过:如果一个女孩不舍得花你的钱,有两种可能,一是她不喜欢你,不愿纠葛;一是她喜欢你,为你节省。现在看来,这纯粹是废话,不能作任何定义。人是不同的人,境遇是不同的境遇。如果几句话就能做标注,这世界未免太乏味无趣了。
为了叙述的流畅,我把表弟换成第二人称,如此它便是一封信了。
你曾说,你的命相被告知,你将会结两次婚,那么和你第一次结婚的人,该多惨啊!当时我笑得不能自持,觉得太没来由了,就算那是未来的事实,你也不能逾越啊,而且你就断定她惨你不惨么?权当这是玩笑吧,兴许和你结两次婚的是同一个女人呢!
天秤总是很犹疑,总是所有的要件百分百都肯定,才郑重其事。事实上哪儿需要那么多,百分之八十就够了,剩余的二十交给时间和你们自己,不妨试试看。
我从不认为七零后和八零后的女性在爱情的态度上如何大不同,不同的只是人与人的横比,而不是时代的纵比。虽然现在离婚率奇高,但并不说明他们就是抱着玩味的态度。我很遗憾的是,因为环境的流动和紧迫,大家觉得给对方和自己反思的时间都是奢侈,所以才闪来闪去。慎重的开始,当需慎重地结束。未婚却先谈离婚,看似晦气,实则最应该,做了最坏的打算,再往最好的去努力,也就变得通达和理智了。
在青春时期,总有对心仪那位的参照,对婚姻的设想。最直接的,对舅父舅母,就是你的父亲母亲,你如何看待他们的婚姻。其实每一个子女都是在审视自己父母婚姻的中长大和成熟的。他们为什么会在一起,他们怎么走到现在?他们幸福吗?不幸又在哪里?外界之于他们,或他们之于他们,到底谁的力量更大?渐渐,就会有自己对婚姻的考量:我结婚还是不结婚,在多大岁数结婚?这不是数学题可以计算,所以没有谁能按照自己的时间表行事。
另一方面,对父亲和母亲的热爱和反感,会深刻影响自己的择偶标准。这种情形是怎样的呢?往往是互为补充,人总是希望填满情感的缺洞,以为这就圆满了。但是这个圆满就像初一到十五的月亮一样,不会总亏也不会总盈。我以为爱情就像跷跷板,你重我轻,或你轻我重的状态是大多数,平衡只是很少时候。这是因为我们常常沉溺于习惯而忘乎所以,忘了给天平加码或减码。
到底要选一个什么样的对象呢?大多女人会优越十足的说,我希望嫁一个他爱我,多于我爱他的男人,这实在很难言其好坏。我不确定男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但觉得你一定要确定很爱她,这会让你对现在和今后的生活充满勇气。
再则要门当户对,很俗气是吧,却是极有道理,这确定你们有的聊,在精神层次你们是对等的。女人在家庭中到底处于一个什么角色呢,好女人是有助于你,而不是打着爱的旗号拖垮你,造成两败俱伤的最终结局。鲁迅说过,女人没有单独的妻性,只有母性和女儿性。我想,某一者太多或太少都不好,极有发展成悍妻和娇妻的可能性。所谓好妻,应是适时知道何时做母亲,何时做女儿吧。
除了爱之深切不能分离,婚姻的物质特性应是双方在经济上和思想上都得益的。在这世道,说婚姻是生存之本,我觉得也很真诚。就我自己而言,我仍对生活和婚姻保有理想化的态度,庆幸的是你表哥对此也表示肯定,他说如果我不这样,就不是我了。
当然,差了几岁的我们对婚姻的看法会有偏差,对此我们互相保留吧。
我很高兴有BLOG这样一扇小窗,袒露一个小小的心角,给你,给大家看。经验告诉我,我们会因此得到一片更大的天空。还有我想说,每每看见你进来了,我很温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