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支付战争》读后感/书评

(2017-01-10 10:10:10)
标签:

支付战争

读后感

paypal

特斯拉

以弱胜强

       这本书,是在中层参与者的视角,对paypal那段崛起的峥嵘岁月的记录。

    Paypal这家公司,在中国,主要因为两个原因被人所知。一是支付宝在美国的原型公司,二是之后崛起并因为成就惊人而被人‘神话’的paypal黑帮的名号。彼得.蒂尔、伊隆.马斯克、雷德.霍夫曼、马克斯.列夫琴、杰瑞米.斯多普尔曼、陈士骏、查德.赫利…这些人的大名,在今天如雷贯耳,他们创造出来特斯拉、Space XLinkedInYelpYouTube…等等成功的公司,依然是美国互联网领域的标杆。

       本书的作者埃里克.杰克逊从他自己的视角,记录了那段三年多的岁月,从paypal初露峥嵘到最后被ebay收购。从书名就能看出来,那是一段被作者称之为‘战争’的岁月,整整3年半的时间里,从刚露峥嵘就被竞争对手模仿,到和最大的竞争对手X.COM合并的阵痛,到彼得.蒂尔和伊隆.马斯克对于paypal的主导权争夺,到与ebay连绵不断的爱恨纠葛,再到因为上市成功又被监管部门折磨…不断发生的状况让人应接不暇,逆境求生。不过,paypal最终不但扛过了这些种种考验,成功上市,并且在更大的政策危机发生前,被ebay收购。

       虽然,在作者的角度看来,paypal最终是被ebay收购而丧失了独立性,并且在公司文化上因ebay的收购,而逐渐往ebay演化,这些情况在作者内心有很难接受的部分。但是,从商业上看,paypal这段历程还是相当成功的。不但如此,后来崛起的paypal黑帮,更是把那段时间,那伙人的经历,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而我感兴趣的,是paypal初期那段看似自由散漫、实着灵活机动而又执行力惊人的环境,形成的原因、条件和适用的范围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他们最后实现了?为什么了又没能走得更好?

       从人员本身看,paypal倾向使用的是基础素质相对高(比如:斯坦福毕业以及休学),但是负责的职务又是极度跨界的(比如:财务背景的作者负责营销、金融背景的同事负责客服),这点上和UBER的用人方式类似。然后,基于这样的人员构成以及面临的应接不暇的状况现状,在‘统治世界’的愿景前提下,不断提出相对明确的短期目标,实行自由、公开、透明的放权管理,让成员以极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去应对挑战,从结果看,效果相当不错。

       而这个部分,在实际操作中,有几个难点很难跨越。首先,‘统治世界’的愿景是公司管理层灌输给员工的,能让新员工迅速理解并接受,除了管理层的阐述,还需要前期员工对于新员工的感染和带动,这是一个难点。然后,是对于跨界新人在极度放权使用的环境下,对于目标结果的保障方面,其实是有很大缺失的,这个方面看似乎没有什么意外防范,只是靠个体自驱力和不断自我成长的渴望去弥补,这个的执行难度可想而知。最后,在状况不断的崛起过程中,在实现目标的步骤并不明确的情况下,基于短期目标的堆积的方式推进,有相当大偏离核心的可能,这是又一个难点。

       哪怕看完了这本书,这几个难点依然是我心中的疑问。这也许就是另一种实现目标的路径的样子,以失控的方式追求目标的样子。以愿景、短期目标和个体为结点,去推动整体向目标前进。这种方式,对于个体的要求相当高,个体强大的自驱力就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从后来的结果看,paypal黑帮的形成从一个方面确实证明了这个团队的个体自驱力是足够强大的。彼得.蒂尔最大的作用不单是体现在对于整个公司的融资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把这群自驱力强大的人筛选出来并且以一个愿景组织到了一起,然后任其发展的执行方式。——细思极恐。

       这条路径,可遇而不可求。这条路径,是条条大路之一。这条路径,也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达到‘罗马’。依然是去明确出你自己路径,然后去经历你的八十一难,去到你的罗马。

 

       后面是结合书中内容,做的部分摘录,及个人点评:

企业家们如果试图做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往往缺乏先例参考,于是只能摸着石头过河。(By《支付战争》)——前无古人的目标,就得有前无古人的实现方式或程度。

如果“统治世界”是我们最后的目标,彼得意识到友爱和团队合作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By《支付战争》)——其实,对于这个目标,就无所谓‘必要条件’了:)

虽然PayPal有全面改革全球金融体系的潜力,但是在我们能向所有人传达一个简单明了的信息,告诉他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之前,不论是我们的未来愿景,还是来自《星际迷航》的明星代言人,都无法帮我们赢得我们想要的那种公众注意。(By《支付战争》)——得靠自己去赢得注意。

他坚称,只有我们实现一种“网络效应”,才能创建成功的支付服务,一个内部相连的交互系统必须赋予那些自愿加入的人们某些价值才能存在。参加的人越多,网络效应就越大,因为所有的成员都可以实现交互。所以,在吸引人加入一个大的、已有的网络时要给予会员巨大的价值,在退出时要让其付出巨大的代价,本质上,这一网络可以留住会员,并牵制潜在竞争者的发展。(By《支付战争》)——很难倒推…

在网络世界中,只要几百行代码和几页HTML就可以颠覆整个企业。适应竞争性变化的能力是生存下去的关键。(By《支付战争》)——这是一个不断加速变化的世界。

实际上,这里的文化并不只是允许员工们敢想,而是要求他们敢想。每个人都绞尽脑汁想怎样才能让PayPal更好,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不可能只是敷衍了事。(By《支付战争》)——敢想,仅仅只是开始,还得全力去实现。

成长是我们唯一的救命稻草。By《支付战争》)

由于第一天到康菲尼迪上班时比较混乱,所以我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康菲尼迪确实实现了一种平衡,既能促进员工的个性发展又能促进公司的灵活性。这一成功模式使我们可以随时转向,快速执行新的创意。(By《支付战争》)——目标…

皮埃尔·奥米迪亚也许说过“人性本善”,但是显然在eBay上购物的人并不都是善良的。(By《支付战争》)——人性,包含善恶两个方面。

遗憾的是,升级率和留存账户数字并不能说明全部,人们使用一个网络不代表就喜欢这个网络——这一点任何对电话公司有意见的人都有同感。(By《支付战争》)——这个例子,不错。那么,让人喜欢,只是路径之一。

其实我觉得,到底谁赢谁输还不明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输赢那么清晰的话,通常也就达不成交易了。胜利者不希望被收购,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会赢,而输家也将无法说服任何人来收购他们。(By戴维·萨克斯)——现实,如此。

让每个人都快乐,让我们所有的员工都留在公司,当然也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只是支付了15亿美元收购我们的公司,而我们公司就是我们这些人。(By戴维·萨克斯)——就是这些人…


http://s1/mw690/001x8Pqhzy77PCaYDfOb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