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对中庸的理解

(2007-10-11 08:44:00)
标签:

中国

平常心

理解

中庸

回归本性

适中

积淀

 

 

 这里只是随便聊聊,没有大论的意思。http://shared.live.com/TbRB5QUAj!9gMQWPUATZLg/emoticons/smile_yawn.gif

 

 

不知道一般人是怎么理解中庸的含义的,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不同的人,有着差异巨大的认识。

 

俺之前也是以为自己知道一些的,理解为‘度’的把握为核心,‘不偏不倚’为表象。偶然的机会,在杂志上看到了一篇相关的文章,一时性起,搜了一些详细的资料,才知道,之前自己所理解的片面(汗颜)。这里也是总结一些新的认知,大家分享了解一下:

中庸的解释,“中”是回归本性之意,及守中之意。“庸”是指平常心。合起来就是以一颗平常心守中和之气,回归本性。

这段话,是对中庸字面上的解释,在众多资料当中,个人比较喜欢的一段解释是:

“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君子以一颗平常心,随时做到合乎本性,做得既不过分,又不能不够,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只有中庸,人才有智慧,面对纷杂多变的事务,变通处理而游刃有余。中庸是一种心态和修养,不是无所作为,不是做个平常的庸人,更不是做事固守求稳,而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平,使气和,从而判断问题更准确,使人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质,收发自如,而真正做到并非易事。

 

从这些,可以看出之前理解的和全面认识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是体现在境界上的——心境的差距。

中庸之中,一个主要的观点是天人合一,它包括:天道与人道合一;天性与人性合一;理性与情感合一;鬼神与圣人合一;外内合一。而要达到这样境界的,自觉的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这份坚持和毅力可想而知。时间、经历、认识的积淀,成就如此的境界,一切激烈之后,自然回归的那份平静,实在难得。

对中庸相对负面的认识,其实和对中庸本身的理解有关。这个方面,表现突出的是把中庸作为封建思想的迂腐面进行批判,鲁迅尤为激进,理解为老朽的‘调和、折中’。

当然,真正能达到中庸这个境界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自我标榜的中庸之道从自身的层面上、认识上、积累上都相去甚远,让不了解的人误会为这就是中庸,导致错误认识蔓延……

 

说起性起的原因,也和之前公司的一个内部讨论有关系。一直在做市场推广的方面的事情,以为对这个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已经很深刻了。结果,当被问到 ‘品牌的价值实质上包括什么,品牌推广实质上的推广内容是什么’的时候,给出的回答,连自己都觉得好笑又无奈。由此想到,自己认识中想当然的事情太多了,对某些事情的认知误差到了可怕的程度还浑然不知。

 

丢掉思想是可悲的,错误的思想是可怕的。警醒,警醒……http://shared.live.com/TbRB5QUAj!9gMQWPUATZLg/emoticons/smile_confused.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哦,到站了
后一篇:理解‘通天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