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事实,把你的问题说清楚

(2019-04-17 10:21:57)
标签:

领导者

关苏哲

财经

教育

如何提问

分类: 新关点微信文章
说事实,把你的问题说清楚 

内容来源:关老师最新推出针对企业各级管理者的《关苏哲:高效管理者的必备技能》音频课程,现已上线【喜马拉雅】平台以及喜马拉雅企业版【轻学堂】。

全文字数:2019   阅读时间:6分钟


01 遇到以下问题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关苏哲,我想把“说事实,把问题说清楚”这个主题分享给大家。


你日常和下属或者同事沟通时,是不是经常会遇到对方说到一些问题,而你不知道该如何回应的情况?比如对方说到这样的问题,“产品价格太高导致客人很少”“我如何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主管”等。你往往会感到很难直接给他有效的建议。

 

那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呢?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回应这样的问题呢?

 

其实很简单,你要做的,就是请他先把问题说清楚。说清楚是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 


一个新开的电子产品商店的老板,把店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不过开业一个月后生意却不太好。他前去了解情况,当谈到产品的转化率如何提升时候,有不少店铺员工反馈:我们的产品价格太高了。


如果你是这个老板,你会如何和这些员工对话?是不是感觉有点难度?那如何可以让员工把话说清楚?

 

02 说事实,把你的问题说清楚


说事实,把你的问题说清楚 


1. 观点和事实的区别


每个人因为各自经验、阅历、立场、能力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心智模式,即使对于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知和理解,进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把这样得出的结论称之为观点

 

工作中每个人都存在自己的主观判断,就是对一个事实通过自己的理解,加入自己的主观认知,结果和事物本来的属性和特征产生了认知偏差。比如经常听到有人说:市场竞争厉害、领导能力很强、活动场地宽敞等。听到这样的描述,不同的人浮现出来的画面都会不一样。正因为这一点,所以不同观点在团队中难以达成共识。如果在此基础山去讨论问题,就可能出现“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听起来说得都有道理,但就是说不到一起去”的情况。

 

事实则是客观存在的情况,在相同的语境中,每个人对同一件事实的阐述都是一样的,所以如果要实现沟通和讨论,就需要把这些观点还原成事实来描述。用数据或其他事实证据来阐述观点是常见的一种方法,比如说市场竞争激烈,那就要讲清楚有多少竞争对手,有多少潜在对手,分别占据多少市场份额;讲领导能力强,那请具体说说,领导什么方面的能力强,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比如是创新能力强,带领团队半年时间成功研发了2个系列产品;说活动场地宽敞,有什么具体的指标,比如能容纳多少人,长、宽都达到多少米等。当大家明确了事实之后,才能去进一步探讨问题。


2. 工作中如何把问题说清楚?


当我们听到很含糊的一个问题,首先,你可以让他们把观点表达还原成事实描述,尽量让对方先把问题的“主谓宾补”说完整。

 

回到刚才提到的电子产品的案例,当你听到员工们说产品价格太高了,

 

你先请他们把观点转化为事实描述,你问他们:你看到什么得出这个结论?

 

他们的回答是:我们经常遇到有些客人会因为我们公司产品价格高而不愿意购买。

 

这里,主语是我们,谓语是遇到,宾语是有些客人, 补语是因为我们公司价格高而不愿意购买。这里提醒下,补语是在一句话表意不清时候的一种补充。缺少补语整个句义的表达就容易不清。

 

那你听到“我们经常遇到有些客人会因为我们公司产品价格高而不愿意购买”这句话以后,你再如何和他们对话呢?

 

接下来你可以请对方把这句话中的相关“关键词”描述清楚。比如你可以这样追问:

 

我们是谁?指柜台、体验区还是接待区的员工?

经常指什么?每天还是每周?

有些指哪些?到底是多少?

客人主要是谁?学生,家庭主妇、小资白领、金领,还是指民工?

产品具体指什么?手机、平板设备、配件、还是耳机?

价格高指什么?比谁高,高多少?

 

经过这样的对话,你就请员工把“我们”、“经常”、“有些”、“客人”、“产品”、“价格高”等关键词定义清楚了。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平时工作中研讨问题,要多使用可以量化的词语,避免使用“经常”、“有些”这样的模糊词汇。现在,经过对关键词的事实描述,他想要表达的内容就会逐渐清晰。

 

经过这一番定义明确,你会发现最后原来他们想说的,可以用下面这句话来描述:体验区的员工每周末往往遇到十几个学生在购买平板设备时反馈价格比京东等购物网站贵了近100元。这样,你也就能理解他所说的问题了。


03 反思与总结


作为管理者,你平日听到的问题大部分是观点陈述而非事实表达,如果缺乏事实数据的支撑,那你听到的更像是一种感性的表达,它可以通过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结论。而事实描述则不同,它不会因为陈述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那么大家就能对一个问题很快达成共识。

 

所以当你听到一个比较含糊的问题,而不知怎么回应时,你不要急于给建议或者方案,而是要先让他把问题用事实描述清楚,这样才有机会帮助对方发现真正的问题,进而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当然,平日和团队研讨问题,为了确保大家能听懂问题,自己首先要改变表达方式,把观点表达转化为事实的描述,尽量把问题的“主谓宾补”说完整,然后再把问题中的“关键”词定义清楚,问题描述要多使用可以量化的词。把问题说清楚,表达要严谨,就是高效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一个管理技能。


最后我整理了平日企业开小组会时,一些企业管理者反馈我的3个问题,如果你是我,你如何可以把问题让对方表达得更清楚?

  1.如何组建高效的部门组织? 

  2.如何有效控制部门经营费用?

  3.在有效条件下,如何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说事实,把你的问题说清楚 


活动预告


以上内容出自关苏哲主讲最新精品音频节目:


《关苏哲:高效管理者的必备技能》


4.23-4.26


喜马拉雅将举办听书节活动


课程原价129 


4月23日起,您可以在下方公众号的后续推文中


领取此专栏专属5折券


敬请关注




新关点

引导CEO和高管优化其商业成果,加速个人成长


想获得更多关于高效管理的内容?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想获得更多关于高效管理的内容?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