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记一:琅勃拉邦的传统民俗文化博物馆。
这博物馆小小的,却有一些很有新意的东西。导游从老挝的少数民族迁徙史开始给我们慢慢讲解,原来最早的土著老挝人穿的衣服是这样朴实淡雅的,明显与后来从中国苗族迁过来所带来的那些鲜艳服饰不同。
补记二:老挝的手工艺。
琅勃拉邦有一些村落,整个村子里的女人都会织布。她们在自己家门口种棉花,自己收获,自己纺,自己染色,自己织。我们在其中一个「织布村」里找到中国几乎绝种了的紫花棉。不了解紫花棉的可以去搜搜白略在这方面的研究。看到这稀有棉花的时候我们简直开心爆了……
在织布村里还巧遇一个造纸工坊,安静的女人在做花草纸。纸的原料就是长在工坊门口的树皮。虽然这里的工艺精细度远不能与中国相比,但纸文化很明显渗透在琅勃拉邦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所有酒店都会用这样的手工纸,包棉签、垫茶壶、装首饰、拎走买好的礼物、包丝线......这些纸使用起来有一种非常温润朴实的质感,仿佛心也跟着安静下来。
补记三:市集。
琅勃拉邦的夜市除了有超级美味的烧烤,还是纺织品的天堂!这里的织物大概分三类:有着极其精美刺绣或者织法极其复杂的丝制品、织法复杂的全棉制品、织法简单但有趣的棉制品、来自泰国的东南亚花纹地摊货。其中很多丝织品,简直是收藏级别。早市则以食物为主,但仍有少量纺织品。
至于款式,最普遍的要算是用来做传统老挝半裙的布料,也有做成了成品裙子的。但老挝人一般都是量身做裙,夜市还提供量身服务,前一天用尼龙绳量好你的腰围臀围和裙长,第二天傍晚裙子就做好了,性价比极高。最最宝贵的是,大多数颜色都是植物染,化纤或者化学染的东西很少。这简直是业界良心,更充分说明这片土地仍然保有的一份纯真与质朴是多么可贵。
我在市集上买了一块布料,请卖家当场量身做成了裙子,第二天可取😋
补记四:街上的店铺
下面几张图都是PQ姐姐的摄影。琅勃拉邦处处都有隐藏的宝藏,从纺织品到竹编,美好的东西实在是太太多。
最后一天,我们乘这艘大大的船,沿湄公河逆流而上,到当地佛教胜地千佛洞来回。洞中佛像其实并不辉煌灿烂,甚至很有些年久失修的意味。最后一任老挝国王已经成为历史,想到最近发生的种种,不禁感慨。
短短六天如梦,有无数令人动心的时刻。纺织、美食、佛教,每一个方面都可以开篇另说,难以尽述。此时掠过脑海的,是和白略度步黑夜中安缦塔卡的巨大草坪,四周是幽幽的光,耳边还回荡着晚餐时现场弹奏的音乐。与亲爱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的时光总是美好,但很快,我们又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