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以色列的亲密接触(之五)——耶路撒冷——和战地女记者的邂逅

(2008-04-05 18:30:36)
标签:

谜一般的圣城

没有谜底

杂谈

分类: 随笔
 与以色列的亲密接触(之五)——耶路撒冷——和战地女记者的邂逅

耶路撒冷——和战地女记者的邂逅

 

第3天一早,我们便告别海法,驱车前往圣城耶路撒冷。

 

冬日的以色列,有一些微凉,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刚从北京来的人,格外舒服。阵阵海风吹过来,浑身上下都是清新的感觉。

 

从海法到耶路撒冷的路是以色列唯一一条收费的高速公路,是那位著名的沙龙将军组织修建的,由于有一部分深入了巴勒斯坦地区,所有听说不是很安全,后来便修起了著名的隔离墙。走到一半的时候,西蒙指给我们看高速公路左边一道安着铁丝网的水泥墙,墙的那一边就是巴勒斯坦人的地盘。会有冷枪打过来吗?阳光之下,一切都显得很和谐,远远看去,巴勒斯坦人的聚居地与一般的城镇没有什么两样。

 

耶路撒冷在希伯来语中是“和平之城”的意思,这里不仅仅是世界文明的交汇地,也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起源地,更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地。上帝安排犹太人在这里生息,真不知道他老人家当初是怎么考虑的?可能这里太重要了,太兵家必争了,弄得在这里创造了人类最古老文明之一的犹太人最终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历史就是这样,和平之城不和平。

 

在耶路撒冷最好的酒店,我们见到了西蒙另一位好友——洪漫,她是新华社驻巴勒斯坦首席记者,当然就是很多有为青年梦寐以求的战地记者。她的前一站是伊拉克,中间还在印度洋海啸的时候去了一个多月的重灾区印度,现在战火中的巴勒斯坦,下一站将是本·拉登的老家阿富汗。在她的吉普车的后背厢里,随时装着防弹背心和钢盔。她说这部吉普车刚修回来,花了好几万,上次被打得全是枪眼儿。我不由得想起国内一些汽车上帖着假装枪眼的装饰画。后来我在国内的电视里看到过洪漫的照片,她是2008年的全国三八红旗手之一。

 

西蒙之所以请洪漫为我们做翻译,是因为我们想去耶稣的诞生地伯利恒,而伯利恒已经划归了巴勒斯坦,作为以色列人的西蒙是不可能前往的,只有洪漫能过得去。

 

洪漫说她常年在战火里奔波,头发掉了不少,现在的心愿就是回国以后到伊美尔来种头发。我说你放心吧,不光是头发,我们还有以色列最好的美容激光,一定把你治得漂漂亮亮,好去阿富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美是一种能力
后一篇:性感与美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