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面管教,让我不再像救火队员整天救火

(2016-11-15 10:33:55)
标签:

正面管教

分类: 正面管教
https://mmbiz.qlogo.cn/mmbiz/nLlia1m8sy8MJOzUXMNHEaIWYfHrWftOFgdoGlF7oWcLwANw6qibHQrqWN4MTanocV6HIu35ob44RBOkW8NoQv7Q/0?wx_fmt=jpeg

正面管教,教我“看见”!

本文作者:

宋英培

毕业班级:

2015年10月3-12岁家长基础班

授课讲师:

张戈茵

https://mmbiz.qlogo.cn/mmbiz/nLlia1m8sy8MJOzUXMNHEaIWYfHrWftOF1OGia8JVABzj5s0dUa61wib3K5S4OWeCmgGveUMMmibKcia9p2yeqBDYlA/0?wx_fmt=gif

 这几个月以来,我在正面管教课堂上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更有对整个家庭、甚至是与其他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对自己及自己成长过程的思考,感觉自己在努力地成为更好的人。可以说,正面管教课程对我的生命有质的改变。而这个改变,首先来自于“看见”

 正面管教讲“看见”,讲我们看到的别人的行为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要“见”,在水下那十分之九。我觉得现在的我,是开始有觉察的我,当我开始不再被表面行为困扰,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我发现我开始触碰从前很少触碰的领域,思考从前很少思考的问题。我开始看见孩子,看见先生,看见家人,也开始看见自己。

 首先,我看见了孩子。从前我像救火队员,看到的孩子的一个行为,我试着去纠正,但是孩子每天有千奇百怪的问题,我就像救火队员一样,一会扑这里,一会儿扑那里,焦头烂额,一会儿觉得要理解他,一会儿又觉得不能惯他的脾气,然后去网上查到底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有一千个问题就有几千个答案。

现在我发现我开始习惯用这样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行为,我发现虽然我现在还是没能立刻解决很多问题,但是我更从容了,不再纠结于他表面要做的事情是否合理,而是把他的挑战性为归结于四种错误目的,这样再去解决就有章可循,孩子也更配合了,我的办法开始起一些作用了。

 前些天陪儿子参加他的运动会。儿子跟以往一样,要我抱,趴在我身上就是不肯下来。到时间开始比赛了,我没有像以往那样跟他说这是规定、纪律,必须要参加比赛的。我还是抱着他,问他:“你要妈妈抱,是不是因为你害怕、紧张?”他说“是”。我又问他,是不是因为运动会这里没来过,也有太多不认识的人?他说“是”。我说:“妈妈会抱着你,也会一直陪着你”。

当我说完这些,他小小的身体一下子放松了好多。后来,他参加了三项活动,每一项之后我都跟他说:“豆豆,我看见了你的进步,虽然有点紧张,但是还是克服紧张努力参加运动。你好棒!”

 看见孩子的同时,我开始看见先生。我看到他在孩子和他示威扔东西的时候,他发脾气打孩子的手板,从前我会冲上去拦,并埋怨他怎么打孩子;现在我看见他对孩子未来品行的焦虑、对管教孩子的无助、没有更好的方法的苦恼。这样的看见让我不仅能理解先生的行为,也减少了很多和先生之间因为不同育儿观的争执。

 更重要的是,我看见了我自己!看见自己内心的小人儿,在处理孩子问题、家庭问题时的焦虑或者委屈……以前,我能够平静的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可是我做不到平静的接纳先生、家人的情绪,当我要求自己真心接纳时候,我委屈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我猜,这可能是我预设了先生、家人都是成人,他们理应公平的对待我吧。而这样对自己的“看见”,能让我更好地接纳自己,爱自己,鼓励自己,看见自己的每一次小进步,从而在前行中时时放松,时时感觉到内在的力量。

这些从“看到”到“看见”的转变,让我在很多问题上豁然开朗。虽然可能我还看的不准确,解决起来也很笨拙,但是相信只要有觉察和意识,有正面管教的信念,有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与陪伴,让我能够跟从内心的力量,哪怕一次次被打倒,也能一次次又坚强地站起来。为人父母是场修行,不仅修行成更好的父母,更是修行成更好的自己。在这条漫漫长路上,我还有无尽的路要走,但至少我已经开始前行!

 每天进步一点,相信我可以做到!亦与在正面管教学习之路上的同行的你共勉! https://mmbiz.qlogo.cn/mmbiz/nLlia1m8sy8MJOzUXMNHEaIWYfHrWftOF3Vbc0Du7TicUR0iax2GcDPjFADBCxM5XN34LZYzIpaMRUIelk53OfbRw/0?wx_fmt=jpeg

什么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体系基于“个体心理学”理论,四十年前创建于美国。正面管教课程有针对家长的、针对教师的,针对心理治疗师的,它教大人怎么有效健康地对待孩子,是针对成人的性格教育。 

 事实证明,家长们不但从“正面管教课堂”学到易学实用的方法,解决从孩子睡觉吃饭、作业家务等,到与家长对抗、轻易放弃等挑战,还能帮助长家找到引导孩子自信,自律,拥有强大内心力量的成长途径。

https://mmbiz.qlogo.cn/mmbiz/nia02yQdMmJb5nOKWIyXbk2DZv9K8IWyeC0OMwdQqMIDjIoFBvtaia4yMO8XYLHfOibwNO9WGEmRyMOkTqYW0wiaWA/0?wx_fmt=png

正面管教核心理念:

不惩罚、不骄纵,温和与而坚定并行。

正面管教,学什么?

正面管教态度:

1、对“大脑盖子”有意识

2、改正行为前,先连接

3、感觉好才能做的好

4、相互尊重

5、先假定孩子无辜

6、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7、关注解决方法

8、关注正面

9、情绪安全

10、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

11、行为不当的孩子是缺乏鼓励的孩子

12、温柔和坚定并行

13、行大于言

14、事情变好之前往往会变得更糟

15、又不完美的勇气

16、每次进步一点

正面管教工具:

1、从错误中恢复的4个R

2、选择轮

3、启发式提问

4、具体的感谢

5、共同解决问题的七个步骤

6、我句式

7、照顾好自己

8、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9、有效逻辑后果

10、自然结果

11、坚定的语言

12、有效选择

13、带着爱放手的五个步骤

14、不过分自责、客观的方式

15、家庭会议

16、头脑风暴

17、避开社会压力

18、和孩子安静地坐在一起

19、共情

20、手把手练习

21、有效指令

22、对孩的行为“照镜子”

23、非语指令

24、关键词

25、有限的电子荧幕时间

26、描述式鼓励

27、惯例表

28、表达对孩子的信任

29、错误目的表

30、有效跟进

31、出生顺序

32、和孩子高度相同

33、拥抱

34、积极暂停

35、特殊时光

36、让孩子做家务

3-12岁·家长基础班

 

https://mmbiz.qlogo.cn/mmbiz/nia02yQdMmJb5nOKWIyXbk2DZv9K8IWyeC0OMwdQqMIDjIoFBvtaia4yMO8XYLHfOibwNO9WGEmRyMOkTqYW0wiaWA/640?wx_fmt=png

https://mmbiz.qlogo.cn/mmbiz/nLlia1m8sy8MicmabrA9XiawzGZNUkia6LJOHh9RHhJOicicIOxagOvXTHr183icCicyTSCFhaTHGvYNxYRkAP7WdIrdMA/640?wx_fmt=jpeg

11月·家长课基础班(3-12岁)

时间:11月24日、12月1日、8日(周四)

(上午:9:30-12:30;下午:13:30-16:30)

频率:连续三周 周四全天

地点:深圳市福田区泰然六路苍松大厦北座507室

讲师:张戈茵(导师)

联系人:1501945 1747 ——课程主管Daisy

讲师介绍:金融高管的正面管教讲师之路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nLlia1m8sy8POhfo4HxJNIiciaoMG8g65K0Zraiamc8pjaPR43LuFZTXiarzPK3mLJfGIfwllgbc0gCztRLdoEpqM2w/0?wx_fmt=jpeg

参与课堂·仅需4步

第一步:

转发这条微信,并注明“报名参加


第二步:

截图发送至微信号:

150 1945 1747——课程顾问Daisy

https://mmbiz.qlogo.cn/mmbiz/nLlia1m8sy8M7uDVTiaHApqIPm3I1D4BsKVptWRuI9SibmgS7cG0ibiccluHYGReJBRmoSnQa6d7XmHmMPqq1RgyTrA/0?wx_fmt=jpeg

第三步

留言您的姓名电话邮箱所报班别

 

第四步:

工作人员确认报名,通知上课信息。



https://mmbiz.qlogo.cn/mmbiz/nLlia1m8sy8MJOzUXMNHEaIWYfHrWftOF4BehCS0Bp4ZtvdoKW9juwBNOxOFLl08sOWNgYLpzL78MOt6ibsQSjTQ/0?wx_fmt=png我们上了课,不是会没有挑战了,而是在遇到挑战时,都能找到方法解决。

正面管教,让我不再像救火队员整天救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