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汇智有方家长实例】虫虫——孩子拿得住我!

(2014-12-09 14:42:27)
标签:

育儿

汇智有方

家长课堂

过于温柔的我

      在学习正面管教之前,我看过很多的育儿书,知道对孩子发脾气不好,也知道要给孩子自由,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所以我会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跟孩子表达很多的爱,我和威威的关系始终很亲昵,我几乎不会冲他发脾气和生气。可随之带来的后果是,我常常拿我的孩子没办法。用老人的话说,就是这个孩子“拿得住”我


      学习正面管教之前,他一哭一闹,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会把他抱起来安慰他,希望他不要哭,但最终导致的结果,并不是他哭的越来越少,反而越来越多。所以,每次当他剧烈哭闹时候,就会看到一个抱着他,愁眉不展又束手无策的妈,自己脸上的表情也快要哭了。


      这个时候,老公实在看不下去了,会一把从我怀里抢过哭闹的孩子,把威威抱到小屋准备好好“管教他”,还要把门反锁上,不让我进去。当我伫立门外听到老公大声教训孩子的声音,孩子更加撕心裂肺的哭,我的心都快碎了,心急如焚,抓狂、无奈甚至无助的感觉都要把我逼疯了!


      直到威威在爸爸严厉的教育下,挂着眼泪,抽泣着出来,我会一把抢过孩子,紧紧的抱着他,希望给他更多的温暖,来弥补爸爸的严厉带给他的伤害。老公,则会望着我的背影,长叹一声,无奈的离开。


      于是,家里的恶性循环就这样周而复始,我对孩子越温柔,爸爸就越严厉,希望给孩子树立更明确的规则。爸爸越严厉,我就希望给孩子更多温柔,来弥补严厉给孩子带来的心灵伤害。


      孩子也渐渐变得胆小、敏感,遇到一点点小事就哭,别人轻轻碰他一下他也哭,东西掉地上了,他不捡起来,而是看着我哭。爸爸觉得这都是我对他过于温柔带来的严重后果,导致威威一点都不像个小男孩。



我要更坚定

      当我开始学习正面管教,并成为一名正面管教家长讲师,我开始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太缺乏“坚定的态度”了,我的孩子不知道妈妈的“健康界限”在哪里,所以,他甚至觉得我就应该完全听他的,他拿得住我!


      我以为自己不发脾气,不生气的对待他,是给他爱和自由。但事实上,我压抑了自己的感觉,因为要憋住不对他大吼大叫,把我自己搞到痛苦不堪,严重内伤


      正面管教课堂有一个活动,叫“温柔和坚定并行”,会让家长找到自己的定位,笼统的说,你会是一个“温柔大于坚定”的妈妈,还是“坚定大于温柔”的妈妈。很明显的,我是一个“温柔大于坚定”的妈妈。我明白温柔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让孩子体会到无条件的爱,体会自己的价值感。我也在努力这么做。但我不明白的是坚定的重要性在于尊重自己和不同情况的健康界限,让孩子体会到稳定清晰,体会到安全感。


      但我要怎么做?难道像爸爸那样更严厉的对待他么?那不是我想要的方式,我希望找到的是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


      我决定从坚定的语言做起,找到自己温柔和坚定的平衡点。



不再“救”孩子

      孩子又因为一点小事儿无端哭闹,我不再第一时间冲过去“救”他,而是陪在他身边,跟他说:“妈妈知道你可以用哭闹以外的方式表达你的想法,妈妈不走,我就在这里,等你准备好了再跟我说吧。”


      当我陪在他的身边,不着急“共情”,我反而能更好的“感受”到他。


      他不哭了,站起身来,我这时才问他:“你愿意跟我谈谈刚才的事儿么?你刚才的感觉是什么?又为什么哭呢?”


      3岁的小人儿,都能非常理智非常准确的说出他的想法、感受和决定:“刚才我的书掉地上了,我够不着,我就哭了。你不帮我捡,我就生气了。然后,我就一直哭一直哭。”


      “然后呢?”


      “然后,我哭一会就不哭了,自己把书捡起来了。”


      “那你生气么?”


      “刚才生气,现在不生气了。”


      “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我自己捡起来好啦!”


      “那你想要妈妈帮忙的时候要怎么跟妈妈说呢?”


      “我好好说。”


      很庆幸,我没有一遍遍的催促孩子,“你不要哭,好好跟我说!”(这样不是坚定,是强硬)孩子因为我始终保持的态度,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孩子,很快的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找到温柔和坚定的平衡

      老实说,坚定真的不容易,特别是对于我这样一个习惯了过于温柔的妈妈来说。


      比如我很明确的跟孩子说明:“咱们约好了5分钟后回家,现在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必须回家了。”


      孩子的第一反应是生气,大哭!——“我不要回家!没到5分钟!”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就会妥协:“那好吧,你说,你想再玩几分钟?”然后,这个5分钟可能就会变成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最终的结果还是他哭着回到家。


      现在,我会停下来,平静的,真的不动怒的看着他,说:“我们约好了5分钟,现在时间已经到了,你是想牵着我的左手回家,还是牵着我的右手?”


      我也不再压抑我自己的情绪,当我生气的时候,我就会真实的告诉他:“妈妈现在生气了。”有时,情况会变得更糟,他看到我生气会哭的更凶,但我告诉自己“情况在变好之前,往往会变得更糟”,我可以接受他哭闹更凶的结果。当我接受了自己可以生气,反而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平静下来,然后,更冷静的跟孩子共情,听他的感受,一起想解决方法。


      当我逐渐找到了和孩子之间的健康界限,孩子的成长也让我刮目相看。


      在学校,从刚上幼儿园时,老师告诉我,这个孩子说话像蚊子一样,只在旁边看着别的小朋友玩,从来不参与其中。到现在几个月的时间,老师一见我会很骄傲的说,威威现在脱颖而出,是班上表现最好的孩子,遵守规则,上课很专注,跟所有的小朋友关系都很好,讲话也很大声,变得非常活泼。


      在家里,我也不再害怕爸爸跟威威的“小屋时间”了,爸爸还是会把偶尔哭闹的威威带到屋子里“好好聊聊”,但我观察到,这反而变成了他们父子俩的特殊相处方式,威威并没有因此受到伤害,反而跟爸爸的关系更亲密了。


      当我渐渐的找到自己“温柔和坚定的平衡点”,即更多的坚定,一个重要发现是——孩子没有我们想象的脆弱。如果你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尊重自己尊重事情的客观情况,而不是强硬的“必须按我说的做”,孩子会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且孩子的情绪和心灵成长也不会受影响。


      印象很深的是在孙瑞雪的《爱和自由》里提到过自由和规则的界限。孩子的任务就是不断的挑战妈妈的底线,用尽各种方法,在“家”里推周围的墙。妈妈的界限就像一面墙,如果孩子推一次,墙就“吽”倒了,你觉得孩子是有安全感还是没有安全感呢?答案自然是没有。孩子挑战,就像是推这面墙,当他推一次不倒,又推一次还不倒,推多少次都不倒,孩子反而觉得很安全。这就是为什么家里要有规则,为什么家长要坚定的执行共同制定出来的规则


      温柔带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价值感,坚定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并给孩子安全感。当一个孩子有了价值感和安全感,他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更全面的自我认知,从而学会真正的自信、自爱以及自尊


      人这一生最终追求的不过就是价值感和安全感,这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https://mmbiz.qlogo.cn/mmbiz/nLlia1m8sy8PkSTsL1j6te2qwhEhWiaQO0AibKib8Mall7SNaswEpuRJFRsEfYNsqTW2opiavVwGNnbloejSqeJfrsQ/0


陪伴孩子成长,需要的不仅仅是爱...


 

团队介绍

深圳“汇智有方-正面管教”是国内第一支致力于正面管教家长教育的专业团队,拥有国内目前数量最多的家长学员和教师学员,以及国内目前最严谨的讲师质量测评体系。课程遍及20多个城市,培训家长近千名,培养讲师100多名。“汇智有方家长俱乐部”会员500多位微信平台zhengmianguanjiao拥有近万成员我们希望通过不懈努力,让更多家长学会温柔和坚定并行,解决育儿挑战、享受育儿生活。



版权声明

本网站及微信平台所有文字和图片的版权均为深圳“汇智有方”及作者本人所有,受相关法律法规保护。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翻录。转载时请注明出处:汇智有方-正面管教



汇智有方联系方式

微信平台:zhengmianguanjiao

网      站:www.pd-china.org

官方微博:汇智有方-正面管教
报名邮件:zhengmianguanjiao@163.com
地 址:深圳市福田区竹子林金民大厦406室

报名咨询:课程顾问 Daisy 150-1945-1747

/uploads/allimg/140603/14-140603153919.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