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智有方讲师实例】妈妈小时候也拉过裤子...(虫虫)
文:汇智有方 教学总监 虫虫
3岁威威不敢在学校拉臭臭
一天放学,老师告诉我,威威今天可能吃多了,中午睡觉起来拉到了裤子里,老师给他洗了澡换了新衣服。没想到下午上课时,威威又一次拉到了裤子里,又没喊老师!
老师说这些话时,我有些不好意思,让老师洗了两次裤子,还给他洗了两次澡。我决定跟威威谈谈拉臭臭不告诉老师的问题。我直接问他:“我听老师说,你今天拉了两次裤子啊?”
他说:“是啊,我就站着,臭粑粑就从我裤子里掉到地上了!”
我有点心急:“你是来不及了么?为什么没叫老师呢?”
威威很抗拒的说:“是啊!我不想叫老师。”
我心里更急了,脱口而出的问他:“为什么不想叫老师啊?”
他的声音小的都快听不到了,说了声:“我害怕。”
我停了一下,觉得刚才太着急了,当我这样劈头盖脸的问孩子“为什么”的时候,孩子感受不到妈妈的关心,只能感觉到被妈妈责怪了,我应该先跟孩子共情,理解他的感受。于是我蹲下来,搂着他的肩膀,说:“哦,你有点害怕,所以来不及了也不敢叫老师是么?那下一次要想不拉到裤子上,你要怎么做呢?”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其实心里是预设了答案的,我希望他回答“告诉老师”。没想到,威威回答:“那我就不在学校拉臭臭了!”
我吃了一惊,觉得问题有点严重了,要是他为了不拉在裤子上,以后都选择不在学校拉臭臭了,可是会憋坏身子的啊!
我实在受不了了,直接把我希望的答案告诉给孩子:“威威,有臭臭的时候不能憋哦,那样会对身体不好的。咱们在学校也可以拉臭臭,只要提前告诉老师就好了。”
“可是我不敢告诉老师啊。”威威完全不按我引导的方向思考。
我开始紧张和担心了,威威不会是因为拉到裤子里这件事儿,对在学校拉臭臭产生抵触心理了吧?怎么才能帮助威威消除这种心理障碍呢?
妈妈小时候也拉过裤子
我想了想,决定换个角度跟威威聊聊:“威威,妈妈想跟你说一件我小时候的事儿。”
“啊,什么事儿?”刚才已经不想听我说话的威威,这时来了兴趣。
“我要告诉你一个我小时候的秘密哦,妈妈小的时候,也拉过裤子呢!”
“真的么,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么?”他完全被我吸引了,身体也不像之前那样抗拒和抵触。
“哦,可能比你还大一点,大概五六岁左右。有一年冬天,我老家下了很大的雪,天气特别特别冷。我穿着我外婆亲手给我做的一个连身的棉裤,那个棉裤是一个整体的,可厚可厚了,从腿一直到上身,只在肩膀那里有两个小扣子,可难脱了。有一天,我想拉臭臭,可是自己怎么也脱不下来那个棉裤,我又不敢喊大人来帮我脱,结果就直接拉到裤子里了...”
“你也不敢叫大人么?”
“是啊,我拉到裤子里之后特别害怕,怕我妈妈训我,就更不敢说了。结果,那个臭粑粑就粘在我屁股上,粘了一整天,湿湿的特别难受。还是在冬天呢!直到晚上睡觉时,我妈妈给我脱衣服,才发现,原来臭粑粑已经在我裤子里呆了一整天呢!”
威威听得可认真了,不停的问我问题。“那你有什么感觉啊?后来呢?”
“后来的事情我不太记得了,可能挨训了吧,但是当时的那个感觉我一直记到现在,我把粑粑拉到裤子里,很紧张、很害怕,不敢告诉大人,又得忍受棉裤里黏黏湿湿的痛苦,真的很不好受。你今天把粑粑拉到裤子里,是什么感觉呢?”
“我感觉热热的。”威威的神情语气都变得轻松了。
“哈哈,你觉得热热的啊,那你跟我感觉不一样呢,我当时感觉挺难受的。”我自己也从最开始的紧张状态,变得轻松了许多。
这时,我才告诉他我的感受:“威威,你想不想听妈妈的感觉?可能跟你的也不一样。”威威点了点头。
“妈妈一开始听到你在学校拉了两次裤子,有点尴尬和不好意思,但没有觉得很严重。后来是听到你说以后不在学校拉粑粑了,我开始紧张,更多的是担心,因为我觉得,一个三岁多的宝宝要使劲憋住粑粑不拉,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还会拉裤子,有粑粑就拉可能对你的身体更健康。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在你想拉粑粑的时候,能让老师尽快知道呢?”
被理解了的威威没有再像第一次沟通时那么抗拒和退缩,而是跟我一起想办法,我们一起想到了“可以举手示意老师”,“自己先去厕所”,“可以拉拉老师的衣服告诉老师”,“自己多练习脱裤子和提裤子”,“一有粑粑马上说”等好几个办法。我也跟老师聊了我们俩想到的办法,老师也极力支持。
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一个孩子
我思考了第一次沟通和第二次沟通方式的不同。正面管教一个核心的态度,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顺序是“Connection before correction”,强调“先连接,再纠正”。而第一次我跟威威的沟通,关注点都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虽然用了共情说出了孩子的感受“害怕”,但目的还是为了快点解决问题,并不是真的理解孩子,孩子也并没有感受到妈妈的理解。
第二次沟通,我跟他真诚分享了我自己的经历,是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比如我们去看一个快要生孩子的朋友,往往跟她分享我们自己生孩子的经历,比跟她说“我猜你一定很害怕也很紧张”,更能让朋友感同身受。威威很喜欢听我讲我小时候的事情,孩子听到妈妈有跟自己相同的经历或是相同的感受,比我们干巴巴的说出一个感觉词儿,更能有被理解的感觉。
生活中,不光是拉粑粑的事情,我们能跟孩子有相同的经历,其实还有很多,因为每一个爸爸妈妈也都曾经是一个孩子,我们经历过孩子经历的每一个阶段。只是当我们成为了父母,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突然就忘记了,我们也是这么长大的呢!也会犯错,也会尿床,也会不吃饭,也会不写作业,也会逃学,也会青春期叛逆...也许多回忆回忆我们的小时候,是不是可以对我们的孩子放松些呢?
团队介绍:
深圳“汇智有方-正面管教”是国内第一支致力于正面管教家长教育的专业团队,拥有国内目前数量最多的家长学员和教师学员,以及国内目前最严谨的讲师质量测评体系。课程遍及20多个城市,培训家长近千名,培养讲师100多名。“汇智有方家长俱乐部”会员500多位,微信平台zhengmianguanjiao拥有近万成员。
我们希望通过不懈努力,让更多家长学会温柔和坚定并行,解决育儿挑战、享受育儿生活。
版权声明
本网站及微信平台所有文字和图片的版权均为深圳“汇智有方”及作者本人所有,受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未经许可不得复制、翻录。转载时请注明出处:汇智有方-正面管教。
微信平台:zhengmianguanjiao
官方微博:汇智有方-正面管教
报名邮件:zhengmianguanjiao@163.com
地 址:深圳市福田区竹子林金民大厦406室
报名咨询:课程顾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