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哥和媛媛的女儿豆豆,4岁,性格非常的活泼热情,只是有时遇到问题时,情绪波动较大, 记录下洗澡事件。
我们玩了一天回来准备洗澡,两个小姑娘约定一起洗,妞妞和我商量可否不洗头,我让她自己决定。旁边的豆豆突然大哭起来,并在浴缸中反复翻转,踢水……豆爸几次安抚,制止,均无效,豆豆更加声嘶力竭的哭喊,踢水。我示意豆爸我试试。
我蹲在浴缸一侧,看着豆豆:“姨看到豆很着急很生气,我猜豆豆是想和姐姐一起洗头?“
豆依旧狂喊、踢水……
我继续蹲在她旁边,猜她感受:“豆豆现在很无奈,豆想和姐姐一样不洗头,可豆豆不知该怎么办?“
豆豆喊叫的声音降低了,但还在用力的踢着水……
我继续蹲着,看着豆豆:“姨很想帮助豆豆,但姨不希望被浅湿。姨看得出豆豆伤心了,豆豆没有办法,豆豆不知怎么和爸爸妈妈说!“
豆还在踢水……
我继续蹲着,态度温柔而坚定的说:“我很伤心,我被豆豆踢的水浅湿了,我希望豆豆不要踢水,我们一起想办法,我很想帮助到豆豆。“
豆豆安静下来。
我接着问:“豆豆是希望自己和妈妈商量不洗头的事情?还是爸爸去和妈妈商量?“
豆豆低着头说:“爸爸去。“
豆爸去和豆妈商量了。豆突然抬起头说:“姨,你站远一点吧,我担心一会我又发脾气再把你浅湿。“
我笑笑:“姨想抱抱豆豆。“
此刻,豆豆温顺的像只小猫一样,可爱极了!
当面对孩子的挑战行为时,大人们往往仅看到行为本身,而不去关注行为背后的感受。当孩子的感受被接纳认同,让孩子感觉好时,他一定会做得更好!(上面这个案例也是很好的引导孩子学习正确表达想法和情绪的好机会。当晚,我和豆爸豆妈聊到深夜一点多钟……希望在后续的养育道路上对他们有所启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