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面管教分享 -- 老公不再家长作风 孩子独立睡觉

(2013-10-14 14:34:33)
标签:

育儿

正面管教

家长讲师

家庭会议

分类: 正面管教

Eva是深圳的妈妈,她上了两次一阶段家长课堂,一次二阶段家长课堂,又参加了DVD学习小组。下面的经历,是Eva通过“家庭会议”,解决了困扰她五年的儿子不愿单独睡觉的问题,而且意外的是,家庭会议还让Eva老公发自内心改善了自己家长作风的习惯!


***


最担心的两个问题


在过去的5年里,陪臭臭睡觉可以说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看着他酣睡的小脸,听着他匀称的呼吸声,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妈妈;但是5年来的陪睡也让我失去了很多:我本来就不怎么好的睡眠因此更加糟糕,除此之外我几乎没有自己晚上的时间工作和学习。

 

过去的一年,我也曾经尝试了一两次让他单独睡。但是每每看着臭臭睡着了还挂在脸上的泪珠,我就无比的纠结和自责而最终放弃。我们之间关于这个问题,到底有没有一个可以彼此尊重的平衡点呢?

 

一年前,我上正面管教二阶段课程的时候,接触了“家庭会议”。这是一个全家一起解决问题的正面管教工具。在臭臭今年暑假从姥姥家回来之后,他已经5岁了,我想,也许可以尝试下家庭会议来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我们家的第一次家庭会议开始在我的脑袋里酝酿。

 

这次家庭会议我最担心的两个问题是:


一、臭臭会非常抗拒单独睡而不能达成理想的解决办法。家庭会议最终是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家庭成员之间可以通过家庭会议的方式,来感受到相互的关爱和彼此的心连心。这样一想,我就不再觉得找到解决办法那么重要了。家庭会议不是对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集体宣判”,而是享受大家一起解决问题的方式。


二、老公的家长作风,也许会是这次会议最大的绊脚石。老公一直以来都觉得,有些事情大人想好了就去做,没必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这也是我一直没有在家里实践家庭会议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正面管教不正是要我们学习如何尊重,理解和包容每个人不同的想法吗?而家庭会议的技巧之一,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同的想法,孩子从中学会尊重和理解,未尝不是一种收获?所以我决定放下所有的担心,尝试一下。



家庭会议


 

上周日,吃饭前我就开始密切观察家里的大小两个男人的情绪。明显地,两个人的情绪都处于比较稳定且小愉悦的状态。于是我开始挨个“通知” :“一会儿,吃完饭,我们来开个家庭会议吧,我想讨论一下儿子单独睡觉的问题。会议里,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我们综合大家的意见,得出最后切实可行的计划”。臭臭的表现很淡定,因为几天前陪睡的时候,我和他已经就这个问题预演过了,他心里有谱;而老公也因为当日心情小愉悦和我几天前的提前告知,而欣然同意。

 

吃了饭,我收拾完碗筷泡了一杯咖啡给老公,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益力多给臭臭,然后招呼大家:“我收拾好了,谁准备好了,就来开会喽。”臭臭第一个响应:“我准备好了!”。老公过了两分钟也边说边走到桌子旁:“开会喽!”


俩人看到桌上的“小惊喜”都很开心,老公开心得给我倒了一杯水。开场前的准备很到位,会议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开始了。

 

会议的第一个环节是“感谢时间”。在听我感谢完每一个家人之后,臭臭主动要求第二个来感谢。他说感谢妈妈给他准备了益力多,感谢妈妈给他做好吃的饭菜,感谢妈妈给他讲故事;感谢爸爸陪他玩电子游戏。这么清晰具体的感谢,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和老公都由衷的为他鼓掌。


轮到老公发言,老公说感谢我为这个家的付出,感谢因为我而使我们的家更加温暖和舒适;感谢儿子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感谢儿子每天乖乖的上幼儿园。话说,臭臭在感谢环节,每次听到他被感谢的时候,表情好神圣。

 

会议的第二个环节是“确定会议主题”,因为之前我已经跟大家商量过,所以这次的会议主题就是“臭臭单独睡觉的问题”。我还解释了家庭会议的主题可以由家里的任何一个人来提出,下次谁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提前说,然后我们一起来安排时间开会解决。

 

重申了本次会议的主题之后,“头脑风暴”环节开始。


在这个环节之前,我解释了头脑风暴的特点和注意事项,解释过程中,我从老公和臭臭的表情看出来他们都理解了并且没有异议。于是我“抛砖引玉”:“关于臭臭单独睡觉的问题,谁有建议就说出来,我来记录。”


话音还没落,臭臭已经把手举的高高的,边比划边说:“在房间里装上小灯,这里装一个,窗户装一个,床上面装一个,门上面装一个。”我试探的问:“你的意思是在房间里装四个小灯?”。


臭臭马上点头。


我说:“好,我记录下来。”


我接着提了第二个建议:“睡前妈妈给臭臭讲故事书。你们觉得讲几本合适?”臭臭马上答:“4本!”。


我微笑着冲臭臭点点头并且记录下来。


这时候一直抱着胳膊没发言的老公说话了:“我的意见是到了睡觉时间,就让臭臭回自己房间,妈妈不陪读,关上灯和门。”臭臭一听急了,马上反驳:“不行!”


我心里一边暗自笑老公“不解风情”的提议,一边平静的提醒臭臭:“这是头脑风暴,后面表决的时候再来投票决定吧。”臭臭欣然同意,本来一场将要发生在父子俩之间的“战争”,就因为我掌握了“头脑风暴”的技能,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消于无形!我心里的成就感别提有多高了!


就这样,10分钟的头脑风暴,我们想出了整整13条建议和方法,其中的5条是臭臭贡献的,而老公也由刚开始时候的只抱着胳膊听,到后面的方法和建议层出不穷。最难能可贵的,是臭臭和老公都共同遵守了头脑风暴的原则:不点评,不评价。


我们最终一起确定了臭臭单独睡的试行办法和期限。头脑风暴和确定解决方法环节非常顺利的完成。我建议大家鼓掌来祝贺。

 

接下来,臭臭有点坐不住了,我和老公都提醒他还有最后一个环节----确定一家人的特殊时光。为了表示感谢老公和臭臭,我建议周日可以一起去爬山,老公表示没意见,臭臭说他想捉螃蟹,老公说那就去海边吧。


最后全家人的特殊时光建议是:十一假期安排一次一起去海边捉螃蟹。

 

 

有效跟进

 

开完家庭会议的第二天,就到了约定的臭臭单独睡的周二。


放学的路上,我跟臭臭说:“今天有两件事,第一件,今天是你玩电脑的时间;第二件,今天是你自己单独睡的日子。”因为碰巧有了第一件令他开心的事情,所以听到妈妈讲第二件事情的时候,臭臭也没表现出抗拒。


但是到了准备睡觉的时候,臭臭还是开始跟妈妈“讨价还价”。开始要求像以前一样跟妈妈睡,后来看我坚持,就又要妈妈陪他睡着再出去。我温柔的跟臭臭说:“妈妈也很想陪你睡着,但是我们开家庭会议的时候,这一条已经被否定了。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和建议,等我们试行两周之后再来修改。记得吗?妈妈会在客厅里开着灯看书,你害怕的时候就出来玩一会儿”。这次臭臭听后,欣然同意。


我知道那天可能会因为臭臭单独睡而拖的很晚,所以我们早早的洗澡,讲故事。然后按照臭臭的建议,拉开窗帘,留一个门缝,道了晚安,我就出来了。


果然,2分钟不到,臭臭跑出来说他害怕窗户外面挂的衣服,于是我帮他把衣服拉到另外一边。然后3分钟不到,臭臭又跑出来,说窗户上的影子不是衣服,是爸爸的登山包,于是我又帮他调整了背包的方向。5分钟不到,臭臭第三次跑出来,跟我说他要确定下门是不是留了大大的缝儿?因为我心里有充分的准备,所以在臭臭跑出跑进的过程中,我一点都不着急也没生气。


但是坐在电脑前的老公在臭臭第三次跑出来的时候,有点不淡定了,很严肃的说:“儿子,不能再出来了哦”。臭臭听到老公的这句“警告”,吓得一溜烟的跑回房间。


我随即跟了进去,躺到臭臭身边说:“妈妈知道你第一次自己睡,有点害怕。”臭臭听到这句话,忽然就抽泣着说:“是!”。我的心瞬间被抓紧了。我知道他哭的原因还有一点,是因为老公刚刚的那句话,所以我继续安慰臭臭:“爸爸和妈妈就在外面,所有的灯都亮着,你害怕的时候就出来玩一会儿再去睡。”臭臭点点头,我低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吻,又一次道了晚安,出来的时候,用手比划了一下提醒臭臭门缝留的足够大。


这次,臭臭没有再跑出来,大概过了10分钟,我悄悄走进臭臭房间,看到臭臭已经睡着了。我轻轻的帮他关上房门。

 

 

后记

 

虽然单独睡觉在孩子的生命里是第一次,但这个景象对于我却并不陌生。这个过程就像他12个月断母乳,29个月独自入园一样,更像出生脱离妈妈身体的那一刻 -- 每次的阵痛过后,对于孩子都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蜕变,留给妈妈的却是一份淡淡的怀念。


记得曾经看过一句话: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而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这样的一步一步地离开,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对我对臭臭,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松。作为母亲,我惟有给他最深的爱和尊重,看着他一步步的走向独立!

 

 

到今天,第一次家庭会议的决定执行了整整两个星期了,除了第一次的小周折,后面的三次都很顺利,而每次臭臭都只是跑出来一次,要求在爸爸妈妈身边躺一会儿,然后不“害怕”了,又乖乖的回自己房间,直到睡着。我也按照约定给臭臭写了一张“表扬卡”,告诉他:无论他在哪里,爸爸妈妈都永远爱他!


正面管教分享 <wbr>-- <wbr>老公不再家长作风 <wbr>孩子独立睡觉

正面管教分享 <wbr>-- <wbr>老公不再家长作风 <wbr>孩子独立睡觉



 

***



Eva三个月前开始学习全英文的正面管教家长讲师教材,并完成了论文答卷。一周前,Eva取得了美国的“正面管教家长讲师”资质!这是她付出那么多努力的结果,她应得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