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面管教”分享 -- 内部测评失败的震撼

(2012-08-31 08:01:14)
标签:

管教孩子

孩子妈妈

美国

育儿

正面管教

分类: 正面管教
浙江的卢亦涵(微博:louisaluchina),携家带口来了两趟深圳两次!从浙江永康到深圳,就奔着正面管教!但她上次的内部测评失败了,甚至没能真正开始课程。半个月来,Louisa一直在和大家沟通、交流,思考,学习。

错误是学习的最好机会。面对失败,需要极大的勇气。从错误中学习,更需要极大的理智和内心力量 -- Louisa正在拥有这些人生宝贵财富。她的女儿也一定会有!


×××××

上周日(8月19日)我参加了正面管教的第一次内部测评课,我满怀希望和信心,以为会有不错的成绩,谁知结果出乎意料,连续两次开场,都没成功继续,连准备的三个主题活动都没机会呈现给大家。这个结果深深地震撼了我。

    为什么会这样呢?之前我们几个预备讲师 自发组织在学习DVD时会有小型模拟讲课练习, 我的主题活动的讲课评价和效果还都是不错的。 现在我只是做了个开场,主要内容都没呈现,怎么就没法继续了呢?


    我慢慢的静下心来,开始思考自己今天为什么会没通过考核?为什么三个主题 内容都没上场就继续不下去了?以后讲课会不会遇到这种情况?我需要做哪些调整和改变?等等。想着想着,我不再像刚才那样浮躁着急,而是沉下心开始审视自己,反省自己.


    测评课是资质教师面向市场开收费课程的内部考核标准,包括课前学员通知,确定人数,课堂环境、教材教具、课程的相关细节(准时、课间休息,教态,语速,等二十来项)。每位参与听课的人都会收到这张“内部 考 核表”,并对讲师做出具体评价和建议。 

 

    课程开场介绍时我就告诉大家这是一节与传统教学不 同的新的体验课,我们的课上没有教材。但其实没有教材的课堂是以自己为出发点,而并非以大家角度出发。我应该真诚地跟大家说明情况,再开始上课。
 

    课堂一开始我就说"这是一堂与传统模 式不同的课",基于人的自然反应,这会引起大家的反感或警惕心理。而这个课堂恰恰是应该建立情绪安全的地方。


    第一次试讲时我省略了大家 自我介绍的环节,但其实这个是后面的课程的基础。一开场谁也不认识谁,我就问谁的孩子有问题,会让人自然产生抵触心理(所以Elly的课在课前做了个性描述的准备-- 把每个人的自我介绍贴在墙上),即使是三个主题活动的情况下,也必须把该进行的环节加进去,不可省略的一定不能省!


    课上引导大家说比如大家育儿过程中有什么什么问题时,其实场面失控了(内部测评时,我们会故意制造麻烦给讲师)。我想把大家拉回来,回到我想要的方向上 -- 想控制;而没有从心里真诚、顺其自然地:引导 -- 结果大家反而更不停我的,各说各的。事后,我花了很长时间想明白:我们对孩子也一样 -- 不能控制,只能引导。我不是课堂核心,学员家长才是!


    第二次试讲。角色扮演活动时,我没有事先说清楚这个活动具体要做什么?而是直接问大家谁愿意参加。在大家都对活动很迷茫,而且又是互相不认识的情况下就上演就打架时,谁也不愿意,就陷入僵局了,应该加入warm up环节,循序渐进。


   所以如果要成功的上一堂课,专业知识很重要,前面的铺垫和活动介绍,以节所有细节都很重要。自己的心态更很重要。


    爱因斯坦:A person who never made a mistake never tried anything new.一个永 远不犯错误的人说明从不尝试新事物。”错误是绝 好的学习机会。就像正面管教里说的犯错误的妈妈才是一个好妈妈。犯了错,意思到错误,改正错误,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才会有进步,才会发现新的自己。
我带着震撼、思考、和学习,离开了深圳。计划9月份在杭州和永康开始免费实习课 -- 实践是学习的最好途径。

   

    我并不怕失败,我相信只有通过失败,总结,实践,体验才能真正的成长,才能成为一位有资质有能力的正面管教家长辅导员。


    我不是一个老师,只是一个爱孩子,爱学习的妈妈,想在育儿道路上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妈妈们互相鼓励支持互相学习互相分享,一起成长。


××××


讲师的成长,必须通过实际讲课。Louisa和所有的实习讲师:小琳、虫虫、梁良,都做好讲多期免费实习班的充分准备!直到高分通过内部测评平,直到自己问心无愧地说:我可以了!


Louisa将于8月31日周五下午14:30发布杭州和永康免费班开课和报名信息: 微博louisaluchin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