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分享 -- 小睿做客
(2012-02-06 15:41:17)
标签:
正面管教妈妈吃饭孩子叫人愁眉不展接纳情绪改变成人幸福育儿 |
分类: 正面管教 |
不愿离开妈妈半步
过年回老家,同学请大家去聚会吃饭。下午睡醒觉后,我跟小睿解释,并让她选择:“你晚上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夏叔叔家吃饭,还是想留在家里和外公外婆哥哥在家吃饭?”小睿想都没想就回答:“我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我没有继续和小睿解释,以为她都明白,以为不会有问题。
然而,从我们上了夏叔叔的车开始,小睿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扁着小嘴,紧紧贴着我。我让她向叔叔阿姨问好,她也不愿意,嘴里哼哼唧唧的,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这变化也太大了吧?”我心想:“刚才在家还兴高采烈的呢!”
到了夏叔叔家里,爷爷奶奶迎了上来,小睿仍是愁眉不展,既不愿叫人,也不愿离开我半步。
我跟大家打了个招呼,抱着她找了个安静的地方,让她坐在我腿上:“宝贝,你看上去好像很不开心的样子,是不是因为对夏叔叔家和所有人都不熟悉,所以你觉得不舒服、不自在?”
小睿没吭声,我继续跟她共情:“妈妈知道你其实并不想来夏叔叔家的,对吧?但因为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所以你才选择过来,对吗?”她微微点了点头,还是没吭声,但情绪稍有好转。
接着,我一边亲她,一边跟她说我有多爱她,还告诉她今晚是爸爸妈妈和同学聚会,要吃完饭才能回家。说完这些,我试着转移她的注意力,和小睿爸爸一起带她参观漂亮的新房子,看新奇可爱的家居装饰。这时小睿的身边只有爸爸妈妈,她放松下来,逐渐恢复到开心的状态。
牵着妈妈的衣角
吃饭时,和一大群陌生长辈坐在一起,小睿马上又变成那个“皱着眉头、扁着小嘴、小手紧抓着我衣袖不放”的小孩。大家问她想吃什么,她什么也不说,我夹了半碗菜、盛了半碗饭,放在她面前,她摇头不吃,只是坐着,仍然紧抓着我衣袖。
她的状态也影响了我的心情,我也觉得不高兴。但是,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要觉得尴尬,孩子比面子重要,要真心站在小睿的角度,理解和接纳她的情绪。”
我转头平静地问小睿:“你看,碗里有这么多好吃的菜,你自己拿筷子吃,好吗?”小睿仍摇头,我试着把她紧抓我衣袖的手拿开,她不愿意。我做出了一些让步:“你可以牵着妈妈的衣角,这样就不会影响妈妈吃饭。”于是,她的手挪到了我的衣角。
我又问她:“你肚子饿吗?想不想吃这些饭菜?”她摇头。我没有生气,也真心觉得她不饿,便给了她一个选择:“你是想现在吃饭?还是想晚上回家喝奶粉?”她选择晚上回家喝奶粉。我指了指客厅一桌的零食问她:“你没有吃饭,等一下能吃那些零食吗?”她摇头。我平静地说:“好,既然你不想吃饭,那你就自己去玩吧。我们大家要吃饭了。”她终于松开我的衣角,自己下地玩了,这是她一晚上第一次松开我的衣服!
越吃越开心 越来越放松
她看了会“猫和老鼠”动画片,旁边一桌子的零食,她看也没看!大人在客厅尽兴地吃着、聊着。
半个多小时后,她跑过来告诉我,想回家喝奶粉。我知道她饿了,但大家还在聊天,不可能马上回去。我建议她再次吃饭,没想到,她一口接一口地,吃了两碗饭、好多菜、还有大半碗汤!越吃越开心,状态也越来越放松,又恢复在家里的活泼状态!吃完后,又笑又跳,见谁都喊。
接纳她的情绪
给她尊重
如果一开始,我给她压力、训斥她、强迫她,那么我俩都不会开心,甚至会影响其他人的心情。好在我学了“正面管教”,并坚持在生活中练习、运用 -- 我接纳她的情绪,不给她压力,只给她尊重和选择。结果,她不仅可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还可以自由地做最舒服的自己。
从这件事情当中,我还学习到:
1、下次去陌生地方和见陌生人,不仅要给小睿简单选择,还要跟她一起讨论关于“陌生地方和陌生人”有可能产生的情形。前期的心理铺垫可以做得更详尽;
2、如果真的决定不吃晚餐而决定回家喝奶粉,就要具体到“什么时间”。“回家喝奶粉”只是一个方向,没有具体时间,操作起来就会容易被当时的情况所“妥协”
***
每一个阶段,我都在小睿妈妈身上看到“冷静”和“爱”。几个月前,这个妈妈还为了对孩子发脾气而后悔到掉眼泪。现在,她的内心不仅越来越平和、有力、柔软,而且还无私地把自己的改变分享给其他人。心里有爱的人会这样做。
“她不仅可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还可以自由地做最舒服的自己。”—有多少成人能够这样生活?!有这样的妈妈,是小睿的幸运和幸福。
小睿妈妈和小睿的故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