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孩子会多语混淆吗?

(2011-10-24 13:16:44)
标签:

混血

多语

混淆

英语

父母

一种语言

甄小美

吉妮

汉语

维基百科

genie

育儿

分类: 零到六个月

虽然6个月的甄小美的小嘴巴里没有牙齿,但她对嘴巴的另一项功能使用地非常好 “说话”。


6个月的甄小美很少哭,会用各种声音表达自己的情绪:啊、哎、哦、呃、呀、唔、嗯……声音有高有低。她不高兴的时候,会“大喊大叫”;高兴的时候,则微笑或大笑,甚至“嘎嘎咯咯”地笑个不停;还会唧唧哇哇地发表“演讲。是个很喜欢“说话”的小宝宝。


我和丈夫没有特别对语言进行分工,没有施行“OPOL”(一个人讲一种语言)。我们跟甄小美都是既说英语也说汉语。甄小美既有英文的大小名,又有汉语的大小名,还有不少我们临时乱编的别名、外号,我们也随便叫。


我身边有几位“多语人”朋友。其中一个比利时朋友,从小在四种语言环境里长大:法语、荷兰语、英语、德语。20多岁后又学习了另外三种语言: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汉语。每种语言都可以用“精通”来形容,是位高级翻译。还有个丹麦朋友,他在丹麦语和英语的环境里长大;妻子是香港人,做律师工作,说粤语、英语、和普通话;家里还有位菲律宾佣人,说带菲律宾口音的英语。他们的两个女儿在5种语言里长大,能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


几年前我看过一个纪录片,讲的是美国一位病态残暴的父亲把女儿从20个月起单独锁在一间黑屋中,强行与眼盲的母亲和6岁的哥哥分开。在没有任何自由的12年地下生活中,孩子听到的和受到的只是父亲的辱骂和虐待。每当她试图发出声音的时候,父亲就会用大木棒狠狠打她。直到1970年,13岁时小姑娘才被救出来,外界给她起名叫吉妮(Genie,魔怪、精灵的意思)。


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神经病学家和研究大脑发展的学者对吉妮做了多年康复和特殊训练。一年后,吉妮的语言能力进步到偶然能串联三个词,例如:“两个小茶杯small two cup)”、“纯白的盒子(white clear box)”。然而,尽管科学家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去训练她,但她仍然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发展,语言发展异常地慢 正常儿童达到串联两个字的水平后,语言通常进入爆发期 -- 但这种爆发式的发展没有在吉妮出现。四年后,17岁的吉妮才开始组词,讲话大部分像电报摘要。(维基百科关于吉妮的描述:http://en.wikipedia.org/wiki/Genie_(feral_child)


很多科学研究都表明,婴儿初生时,大脑神经之间互相胡乱地连接在一起。随着外界的刺激,大脑做出迅速决断,将有用的神经联络留下,“斩断”无用的神经联络。简单地说:人类,尤其是婴幼儿的大脑,用则进补,不用则退。


所以我们不仅不担心甄小美会出现“语言混淆”,还觉得语言多样是个很有益的环境。虽然丈夫的汉语有时发音不准,我的英语有时也会出错,但我们都自信地和孩子用两种语言说话。


我觉得跟孩子说什么语言,最重要的不是“准确”,而是自然的态度和方式,是“说”,而不是“说什么才是对的”。我们也未想过让甄小美说“标准”的语言。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不是用来考试,或达到“标准”的。有错误、有口音都没关系,我相信会随着甄小美语言环境的扩大,逐渐改善。毕竟,父母并不是孩子语言的唯一来源。


六个月的甄小美对爸爸妈妈随意使用两种语言,没有提出过“抗议”。虽然她还不能用语言回应,但能用其他方式表现出明白和理解。那张没有牙齿的小嘴巴里发出的各种声音,在我们听来,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玩的语言 -- 我们也能听懂!


我的孩子会多语混淆吗? 我的孩子会多语混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