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袋鼠故事”(图)

(2011-09-06 16:35:41)
标签:

宋体

甄小美

婴儿背带

袋鼠

宝宝

baby

bjore

穿得少

爸爸

妈妈

育儿

分类: 零到六个月

怀孕时,婆婆寄来了婴儿背带(Baby Bjore牌),是我们最有用的婴儿用品之一。


甄小美10天时,我们把她背在胸前外出。甄小美三周时,我们去美国,没有拿推车,一路上背着甄小美。这样不但能腾出双手来拿行李,还不影响办理登机手续等等。丈夫甚至还背着甄小美去卫生间。


背着甄小美,我们看起来很像袋鼠妈妈和宝宝。有时候在家里,我也用婴儿背带背着她,她可以感受到妈妈的体温和心跳,又温暖又安全,很容易入睡,而我同时也可以做事情。


动物园里逃出来的“袋鼠一家”


甄小美3个月时,我们搬到内蒙古包头市。除了我们自己,我没有遇到别的用婴儿背带的父母。


虽然几个月大的甄小美在背带里很舒服自在,胳膊腿伸在背带外面,头自由地转来转去。但每次我们出去,人们就像看动物似的看我们,甚至还有人拿出手机偷偷拍照,好像我们真的是刚从动物园里逃出来的“袋鼠一家”。


去过当地一个大超市几次后,我制定出一个“战术”丈夫背着甄小美,站着供人们围观和提问,我则趁机溜走迅速买齐东西。有一次我们仨已经出了超市坐进了出租车,一位大姐还是追出超市,几乎趴在车窗上盯着我们看。


还有一次我们仨去一个商场买体育用品,体育用品区共有七位女售货员,全部围过来看“袋鼠爸爸和宝宝”。虽然我们是绝对的“注意力中心”,但是当我们询问要买的东西时,却没有人理会我们的问题。


有次我们在一家餐厅吃饭,一位中年男子经过我们之后又退了回来。他停在丈夫身边,盯着丈夫和背带里正睡觉的甄小美看了一会儿,终于发问:“这是什么衣服?真奇怪!”丈夫用汉语简单地解释这是婴儿背带。中年男子的眼睛睁得很大:“你会说中文?!那你是哪的人?你怎么学会说中文的?这个是你老婆?……”丈夫意识到“问题先生”来了,于是礼貌地说:“对不起,先生,我们要吃饭了。”


为啥不给宝宝剃头?


“袋鼠背带”吸引了不少人注意,也引起了不少交谈。我们发现,在包头中美育儿方面的文化差异尤其明显。


小区的传达室大妈第一次见到我们,夸奖甄小美:“装在那里面,看起来真像个可爱的小袋鼠。”也夸奖丈夫:“你的普通话说得挺好。”她刚表扬完丈夫对中国了解的不少,突然问我们:“你们为啥不给娃剃头?”我解释说婴儿剃头和头发生长没有关系,所以外国人没有这个习惯。大妈好像只听到了后半句,立刻说:“别管他,他不在家的时候,你自己给娃剃光!”丈夫简直难以相信她这样说。


后来丈夫告诉我:“当时我心想:‘大妈,你不是刚夸我普通话好吗?怎么当着我的面说这样的话?!’难道她不知道,我每句话都听得懂?”不过当时丈夫没有反驳,只是笑了笑。


后来类似的对话和不同的人还发生过很多次,尤其是甄小美5个多月以后,胎毛迅速脱落,而新的头发长势较慢,后脑勺出现“枕秃”。几乎每次下楼,我都会被邻居们批评“你看不给娃剃头,现在头发这么稀。一个女娃娃,以后头发这么少多难看……”


“你的宝宝太小了”


和“剃头”伴随的另一个话题是“你的宝宝太小了”。


我的挪威朋友以前在北京时,带着她两个月大的女儿外出,常听到别人说:“这个宝宝好小啊。”她为此曾经很不高兴。后来才明白,人们并不是说她的孩子个子小(small),而是说年龄小(little)。这只是毫无恶意的陈述或者惊叹而已。


包头的一些朋友告诉我们,因为这里气候不太好,大部分宝宝到6个月以后才跟家长上街、在外面吃饭等等。像我们这样,把3个月的宝宝装在背袋里“招摇过市”,的确不常见。加上旁边没有老人,通常人们会认为“这两个新爸妈什么都不懂”。


还是在超市里,丈夫背着甄小美在等我。甄小美把头靠在背带的带子上,平静地看着周围。突然一位超市售货员径直走到丈夫面前,伸手把甄小美的头拨过来放在正中:“你娃的头靠在带子上了,这对娃的脸不好!”我们都不喜欢陌生人不打招呼就摸甄小美,丈夫觉得他被冒犯了,立刻退后一步用汉语说:“嗨,我不需要你的帮助。这是我的孩子。”


然而那位大姐不依不饶:“你这娃这么小,咋就带出来了?!”旁边围观的不少人随即附和:“就是,这才几个月就带到外面!得病了咋办?!”那位大姐又指着婴儿背带:“你咋不抱着娃,看把娃这么吊着难受死了。”围观的人也继续赞同大姐,对着丈夫和甄小美指手画脚。丈夫生气地带着甄小美走出超市。


“你的孩子穿得太少”


给我们“上课”的人,通常是出租车司机、退休的大妈大爷、保洁大姐、宾馆服务员、擦肩而过的行人等。他们还常说的一句话是“你娃穿得太少了。”


有一天吃过晚饭,我们带着甄小美下楼散步。迎面走过来两位大姐,其中一位牵着个两岁左右的男孩,男孩穿着衬衣、夹克、皮鞋、袜子。另一位大姐看到甄小美露在背带外面的光腿光脚,惊讶地说:“她穿得太少了!咋不给她穿袜子?!”当时是7月,室外大概30度。这两位大姐自己穿着短袖、凉鞋,没有袜子。


甄小美6个月时,我们带着她去当地医院打疫苗。我们看到很多和甄小美差不多大的宝宝,其中一个宝宝被奶奶抱着。刚开始我们以为奶奶抱的是一床小被子和一个小枕头 宝宝从头到脚用棉被裹得严严实实。而背带里的甄小美,穿着小裙子和小短袖。


两位打针的医生看到甄小美的婴儿背带,显得很有兴趣:“这个东西挺不错,省事儿。”问我在哪儿买的,多少钱。转头看到奶奶和被子里的小宝宝,一位医生说:“你给娃裹得太多了,把娃热病了。”又指指我胸前的甄小美:“你看人家穿得多少。”奶奶看了丈夫一眼:“人家是外国人!”然后跟我说:“那你咋也不管你娃,穿那么少看冻病了。”


我常常跟丈夫解释,在国外,教导别的父母会被认为无礼,美国人说“Dont parent parents(不要教父母怎么做父母)”;而在中国,这是关心孩子的做法,通常人们没有冒犯孩子父母的意图。渐渐地,丈夫理解了,有时候遇到陌生人盯着背带里的甄小美,丈夫会故意开玩笑:“她是不是很像个袋鼠?”

“袋鼠故事”(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