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2016-10-26 17:22:01)
标签:
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
分类: 政经文体 |
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
“硬件”过硬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软件”应用,所以一所学校首先要先做到优美校园,一所新的学校就更要在校园的环境的建设上下足功夫。怎么样才能让学校的环境变得优美,这里就需要创意与智慧。
教学楼,是一所学校的校园建设的核心。在教学楼的建设和完善上,是最需要注意的是突出“新”的特点,把教学区域、生活区和行政区域有效地划分开来,更方便教学、师生生活与日常行政工作。
楼层的布局很重要,比如高低年级的楼层位置;专用教室是单独的楼宇,条件不具备时功能室区域要相对独立,还是在教学楼中,处在楼中的位置……,都要有合理的依据,以不影响教学为佳。低年级岁数小,喜欢吵闹,放在一楼比较合适。高年级年龄最大,也有了自控能力,需要安静的环境,高楼层最为适合。
校园的标识及指引,有的新学校校园面积不大,认为没有必要有标识及指引,这个观点不能苟同。校园标识及指引就是起到提示提醒的作用,可能标识及指引牌不大,但它的功能不能小视。比如新生进校园,如果有了标识及指引,一开始就可以很快找到他所要去的上课区域或者办理入学的教学、生活、行政区域,这样学校他对的陌生感就会减弱,很快就能了解学校所有区域的具体功能。有家长、来宾走访参观学校也是如此。
走廊和楼道的装饰也是最能体现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怎么运用这些资源去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方法很多,比如学生作品的展示,教师作品的展示,但一定要记得定时去更换,以避免给人以学校工作很“偷懒” 、管理不到位的感觉,我认为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或者比如在走廊或楼道大的空地上,可以设置一些有意思的学习天地,英语角,美术、雕塑、以及科技长廊等……最好是每件展示作品都有完整的作者班级、姓名等,这些对学校或者老师看似小事,但如果是学生的家长看到,他们会为孩子的作品得到展示而高兴、而感谢学校、而认为他或她的子女在学校有成就、有进步,并得到学校的重视。
上述只是举了一些校园“硬件”建设的例子,新学校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没有名校的悠久历史,所以只能在建设上求新求好,把学校的“硬件”建设提高,给“软件“建设打好地基。
二、
“软件”建设最能看出一个学校的品质。在新学校的校园建设中,有了过硬的物质文化建设,还要把精神文化建设搞好。精神文化建设,就是在建设一个学校的灵魂,其重要地位无可替代,它最能够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和学校的办学理念。
一个学校,在精神文化建设上,必须要提的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核心。一定要确定好自己的学校的办学理念,这样全体成员才能够找到方向去行动。办学理念不是抄袭,而是要根据本学校的特点去制定,形成自己的学校品牌。
校训、校歌、校徽就像学校的衣服,最直观的展现给社会大众。校训虽然字数不多,但字字都体现着学校的历史悠远的文化沉淀的提炼,对人具有感染作用,给学生一种精神依托,让他们去充分的实现自我。校歌、校徽是一个学校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尤其是校徽,常常佩戴在学生的胸前,最能够代表学校,所以校徽也制约着学生,给学生以约束。所以新学校在这三个方面,一定要做好工作。
三、校园文化的整体感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