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排课程表应该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2013-09-10 14:32:53)
标签:

编排课程表应该遵循的

分类: 政经文体

 编排课程表应该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编排课程表应该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科学合理编排课程表的目的意义:

    课程表编排得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学校的形象、课表编排者的专业程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及育人的质量。

 

一、总的原则是遵循“合理搭配”的原则

  (目前来说你至少应该把握好(1)\(2)两个原则,其他的是高层次的要求,慢慢来)

(1)适当间隔性的原则:学生脑力负担较重的课程和脑力负担较轻的课程要交错适当的间隔;同一课程的教学时间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便学生复习消化,教师有时间批改作业;每周(五天)只有二学时的科目以间隔二、三天为宜。每周(五天)有3个学时的科目遵循隔日一节的原则为宜。每周(五天)有5个学时的科目以每天均有一节课为宜。除作文课外,一般不两节连排。

(2)有利于教师时间分配原则;一位教师的课要相对集中排,每天要留出连续两节以上时间用于备课或作业批改等活动。一个教师承担两班以上同一科目,课程安排要考虑进度的一致性;同年级同进度的课程,应把老教师的课排在前面,以便于年轻教师先听后讲。

(3)左右脑和谐发展的原则。把文科、理科和艺术类课程适当搭配,使大脑两个半球协调发展。

(4)量的均衡性原则。脑力劳动多与体力劳动大的课程适当搭配;作业多与作业少的课程适当搭配;自习课应安排在作业较多的课程之后,以均衡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还要考虑跨班、跨年级教师的课要注意交替安排。

(5)生物钟原则。根据精力、脑力和学习能力三者的动态曲线,每天的第2、3节课和每周的二、三、四,三天为学生学习效率最佳、师生精力最旺期,应多安排最基础学科的课时;抽象、枯燥、需注意力高度集中和深刻记忆的课程安排在上午;生动形象、容易记忆的课程安排在下午。

(6)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原则;课程表应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人不可随意变动。这就是课程表的稳定性。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局部有问题,如有些教师有特殊情况,临时性重大集体活动等,也应及时调整,并通知学生、教师甚至家长积极配合。

二、课程表编排的一般方法

(1)先班任后科任教师

(2)先领导,后(教学管理两不误)

(3)先跨年级后跨班,最后只排一个教学班教师的课。

(4)先外教后中方,先老弱后青壮

(5)先满足有特殊要求教师后一般教师。

(6)先排集体活动,后派其他课程。

(7)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安排

(8)先理科后文科,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9)先基础课后其他课,合理分配教师精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