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放着幸福找罪受
(2009-03-25 13:08:33)
标签:
别幸福的找罪受杂谈 |
分类: 新概念英 |
别放着幸福找罪受
岸江
问题在于,人不是对所有的东西都会适应。对于影响一个人生命、生存的东西不容易适应,比如说人们对饥饿是不容易适应的;人们对很多基本的东西是适应的,只是在比较中会产生刺激,导致不适应;人往往对恒定的东西容易适应,但是对变化无常的东西不容易适应。
现在很多人都要买房子,拥有了小的房子还要换大的房子,有了大的房子还要更大的房子,这都是比较产生刺激的作用。如果,大家都住60平方的房子,也就没有人把追求住大房子作为幸福的标准了。一个三口之家:如果两口之家住的房子太小,只有20平方米,这是不容易适应的,他们要比住100平方米的人不开心。总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容易吵架、容易烦躁、容易压抑、容易紧张等等。但住房面积到了一定程度,比如三口之家住l00平方米的房子,其实跟住120平方米的房子没有太大的差别。住了100平方米的房子,本来应该是很幸福了,可是看到别人住别墅,自己又觉得不幸福了。究竟住多大的房子才幸福呢?
对物质的追求很有这种味道。人们对生活是幸福还是不幸福,它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个心理作用、是因比较而产生了心理失衡的现象。但正因为这种简单的心理现象,它会驱使人们为了追求所谓的幸福耗费很多,很多,甚至不惜以青春为代价、以一生为代价,甚至于生命的代价。
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很多城市里的白领都会作这样的选择:要么在离上班近一点的市中心地方买一套小房子,要么在远郊的地方买一套大房子。很多人现在房子买得越买越远,房子买得越来越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选择。房子看起来大,但到了一定程度,房子的大小对幸福程度的影响不是很大。如果你住得很远而每天要上下班,这会给人带来很大的生活压力。每天花在路上三个小时,这三个小时拿走的往往是真正能够产生幸福的时间。你究竟是喜欢剂公交车呢?还是喜欢住大房子?房子是大了,而你在房子里享受的时间却短了。
发展经济本身不是终极目的,我们追求真正的幸福才是目的。我们怎么把发展得来的物质的东西转换成幸福,这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