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炒股亏钱,一家三口绝望惨死

(2008-11-25 12:18:51)
标签:

炒股亏钱

一家三口

绝望惨死

杂谈

分类: 政经文体

炒股亏钱,一家三口绝望惨死

炒股亏钱,一家三口绝望惨死

                            ---南京一私募基金经理手刃妻儿后跳楼自杀

    据报,周亦刚,南京人,在去年的牛市炒股一年就净赚1000多万元,却又在今年的股市大跌中净赔约1000万元。无力维系的生活、对未来的绝望,最终让他走上了绝路,从南京管家桥的华荣大厦的21楼一跃而下,自杀身亡。

    更惨的是,34岁的周亦刚(化名)以残暴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其对未来的绝望的时候,先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和7岁的儿子后,才从华荣大厦的21楼一跃而下。据《现代快报》报道:这出人伦惨剧发生在今年9月1日,但此事却异乎寻常地脱离了公众的视线。而周亦刚的身份可能是原因之一:他是一名职业私募经理,在股市熊市浪潮下,圈子里没人愿意外泄此事。

  人伦惨剧

  9月1日傍晚6时50分,管家桥和华侨路交界处的华荣大厦发出一声奇怪的巨响。值班的保安气愤地跑出值班室,他以为是楼上有人乱扔东西,但定睛一看,在进入大厦大厅的楼梯过道前,一名只穿内裤的男子趴在地上,血肉模糊。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事发当晚警察就已经确定了死者身份及家庭住址:死者今年34岁,名叫周亦刚,从事金融行业。

  警察于当晚打其家中电话及其妻子的手机,但一直无人接听。警察当晚赶往他的家中,敲门却始终无人应答。警察只有在其家门上留下字条,希望家属看到后立即与警方联系认领尸体,并配合调查。

  然而一个更骇人的场景是第二天早上被发现的。周亦刚的岳父在8月28日左右回泰州老家处理家庭事务。原定于9月3日回宁,他住在和周亦刚同一小区的另一幢楼内,那是女儿女婿为他所买的房屋。周亦刚出事的第二天老人家回到南京。打开了女儿女婿的屋门,进入眼帘的首先是被乱扔在过道里的7岁外孙的书包。再向房内看去,他看到自己的女儿倒在卧室里,头部隐约有血迹,老人的心狂跳,他又打开了外孙的房间,看到外孙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警方证实,房内的两人,分别是前一天晚上坠楼的周亦刚的妻子和儿子,两人均已身亡。不久,承办此案的警察找去了两口子的家属代表,宣布了一个调查结论:“倾向于周亦刚在杀死了妻儿后,跳楼自杀。”

  创业之初    

  34岁的周亦刚是山西人,妻子吴芸(化名)是江苏泰州人,两人均毕业于南京审计学院,是金融本科的同班同学。据称,两人在大学期间确定恋爱关系。因为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两人在大学的相恋甜蜜中也有些酸楚。

  周亦刚人很聪明,头脑灵活,在大三左右开始到社会上打工。大学毕业的周亦刚却没有能找到好的工作,毕业后他回到了老家。一年后,周亦刚回到了南京,开始自己打拼。

  他成为了一名私募基金经理。据了解,周亦刚早年从炒“招商银行”的股票起家,迅速聚揽了财富。赚了多少说法不一,有的说他以几十万元进去,赚到了300多万元,有的则说他赚到了500多万元。

  记者从很了解他的人士处了解到,他确实以炒招行起家,并长期在股市里打拼。仅2007年一年,就净赚了1000万元。

  2007年初,周亦刚的妻子过生日,他送了一辆宝马3系里的顶级版给妻子做生日礼物,而自己则买了一辆奥迪A6。

  据相熟的人介绍,周亦刚一家人过着外人很羡慕的生活。此次出事后,亲友帮助收拾遗物,发现家里的居家用品和衣物均是一线品牌。

  巨额借贷

  网上有人说,周亦刚通过朋友借了300万元的高利贷,最高单笔借款达500万元。实际上远不止这么多,据知情者称,其死后上门的债主中,最高的单笔借款就达500万元之巨,另有他的同学最高被借了近百万元,而最少的也有3万元之多。

  据称,他今年以来借的钱至少在800万元以上。这和他的最巅峰状态———在去年9月份左右的数千万身家相比,反差巨大。

  另一位他的熟人介绍说,他的心理轨迹应该是比较清晰的:他私募巨额资金入市,但面对熊市一亏再亏,按照行规,所有的亏空都得由他补上。他也必须补上,否则将失去翻盘的机会,他只能把自己私人资金补进股市,以为能翻盘,但股市继续下跌,他没有办法只能借债入市。

  借的钱在熊市中很快蒸发,最终一发不可收拾。“这和赌博已经没有分别了,就是一种赌徒的心理。”据称,事发后在整理遗物时,他家里竟然连一分钱的存款也没有找到。

  这一切的发生有着周亦刚的性格因素,他非常好强。有一个例子,周亦刚喜欢研究《易经》,有一天回家后他闷闷不乐,妻子追问后才知道,他不开心的原因就是因为和一个人谈论《易经》,却辩不过对方。

  债主上门    

  今年8月份,周亦刚一家人去三亚度假,花了不少钱,玩得很尽兴。一个月后,一切如风。此事的发生,两个家族的人痛不欲生。而善后的事宜却远没有了结,据称已有债主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至于私募的资金,因为没有浮出水面,有多大规模,委托人和周亦刚之间如何约定,损失有多少,现在均不可知。法律界人士分析,此事中没有受益者,各方面对的都是损失。周亦刚是搭进了自己还有妻儿的性命,私募委托人的资金如果还在股市中,缩水造成的损失非常惊人可以想象。关键是,类似于这样的私募基金操作,其本身并不一定受法律保护,委托人的利益无从谈起。而后期借款给周亦刚的亲友们,也不得不在周家留下的遗产中去周旋争取。

  但据了解,奇怪的是,事后整理遗物时,周亦刚的几处房产的证件也没有发现。

  记者了解到,周亦刚跳楼后的第二天(即9月2日)至今,他的房子已经四次被法院查封,相信都是债主们采取的法律措施所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