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2019-01-23 08:31:48)
标签:

紫溪

程姓

源流

族谱

铅山

分类: 原创

位于江西省铅山县的紫溪乡,自古以来即为闽赣要道,也是“万里茶道”由入赣后的第一处水陆中转站。茶商从福建武夷山收集的茶叶,需通过人称“崇安担”的挑夫经分水关等关隘肩挑至紫溪,再分别从水路、陆路继续转运。紫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陈仁洪将军就是从紫溪走出来的开国将领。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途经紫溪后,还留下了不朽的诗作。例如,陆游曾在《宿紫溪驿》写道:“云外丹青万仞梯,木荫合处子规啼。嘉陵栈道吾能说,略似黄亭到紫溪”。

紫溪村是程姓在紫溪的主要聚集地,其中又以“茅铺”(名称应由族谱所记载的“麻园”演变而来)最为集中。据族中老人当年回忆,王公庙所在小山(形如弯月,应为族谱所记载的“月山”)前的区域在历史上均为程姓人家房屋,但多数在抗日战争期间毁于日军的飞机轰炸,仅余两个上下相连的大院子,其余程姓族人后来散居在村内外其他地方。仅此两个院子的程姓子弟,在文革后恢复高考的前几年所录取的大中专学生就约占了全乡的半数,一时在当地被传为佳话。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结合族兄程金山搜集的族谱资料(主要为宋代迁居福建崇安的程姓嗣、景兄弟后人于民国六年(1917年)共同编撰的《程氏宗谱》)、国内有关程姓源流的研究文献、紫溪老屋遗存的实物,在此对紫溪村程姓人氏(以下简称:紫溪程姓)的源流作一个初步的分析探讨,为今后进一步的考证提供基础。

据族谱记载,紫溪程姓系顺治八年(1651年)由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迁徙而来,始祖名曰暨秀。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紫溪序》(见《程氏宗谱·卷之首·重修房序》)记载,“公是自顺治八年迁居江西,虽曰两省,地实相连。所爱者,鹅峰挺秀,多毓文士,爰是揭其妻子,卜居麻园”。道光十六年(1836年)《续序》(见《程氏宗谱·卷之首·莲序》)亦有“国朝顺治八年,我暨秀公迁居于紫溪之月山,越数传而人丁盛、户口繁”的记载。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紫溪程姓定居以来,崇文尚学,代有才出。乾隆五十六年《紫溪序》记载,“暨秀之孙曰国球,始焉身列文庠。继焉曾孙绍美,采芹食饩,首选明经。乾隆己卯年,蒙皇恩敕授修职郎,任饶州府乐平县训导。球之子讳绍伊、美之子讳箴,俱列文庠”。族谱记载的紫溪程姓科举录用最高为会试贡士(明经),但从笔者曾祖纪庸、纪棠兄弟于清代末年合建的紫溪老屋所发现旗杆墩并结合殿试规则(贡士均有资格参加殿试,从而区分为一甲、二甲、三甲进士)来看,乾隆己卯年(1759年)授修职郎、任饶州府乐平县训导的程绍美应为乾隆乙丑年(1745年)进士,且为本支的先祖。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紫溪程姓所遵守的字派,实际上是一首工整的五言绝句:“忠孝扶纲纪,光明正大家。文星膺景福,兰桂步天阶”。根据族谱《派行小引》(见《程氏宗谱·卷之首·派行小引》)记载,言明“二十二世以前不能改正,今自二十三世起必以扶字为派,务须循其次序,以定宗盟”。《派行小引》未注明订立时间,但按文中以扶字为派的时间推算,立字派的时间应为道光十六年。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嗣、景兄弟后人编撰的《程氏宗谱》曾经多次修订。从族谱转录原序的年代等来看,自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至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已有多次修订,清代、民国时期修订则计有7次:乾隆己未年(1739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道光六年(1826年)、道光十六年(1836年)、同治五年(1866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民国六年(1917年)。综观族谱,始祖为宋代迁居福建崇邑曹墩、节和里一带的嗣、景兄弟(本支为嗣公一脉),这一点完全可以确定,迁居时间约为南宋淳祐(1241年~1252年)年间。

根据《程氏宗谱》可以确定,迁居福建崇安的嗣、景兄弟系南北朝时期谥号忠壮公的新安程氏第十四世祖程灵洗(513568年)之后。参考族谱中“篁村幹公世系图”进行分析(幹、纂同为程行褒之子),程灵洗之后的谱系应可确定到新安程氏第二十六世祖程纂,即:灵洗——文季——子响————公颢————南金——元谏——季随——绎——西范——行褒——纂。族谱目录中的“崇铅纂公世系图”此次未搜集到,程纂以后的世系尚不清楚。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程氏宗谱》历次修订的序中,多有伊川公之后的表述,并标明“颐——豹——嗣、景”的世系。如《程氏宗谱·卷之首·源流序》“灏以心学授颐子豹,尝曰善继吾志,吾无憾耳。豹究心经传,不干利禄,著书及文集传于世。子嗣、景俱通文学,兄弟入闽,卜居崇邑曹墩节和里之金沙”;洪武十一年(1378年)《合族序》(见《程氏宗谱·卷之首·合族序》)“今崇邑节和里金沙程氏,系嗣、景二公由河南入闽,伊川先生即公之祖,明道先生其伯祖也”;洪武十一年(1378年)蔡淮《原序》(见《程氏宗谱·卷之首·原序》)“缘孙嗣景兄弟入闽,卜居崇邑曹墩,后居节和里金沙。余先祖云岩公与居友善,每其究论经义及无极大极理,归而叹曰:二程之后其盛矣乎”。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还有乾隆五十六年《重修宗谱序》(见《程氏宗谱·卷之首·重修序》)“至嗣、景二公入闽,卜居崇邑曹墩金沙之地,人丁颇盛,星散各方,有曰崇安、曰建阳、曰铅山,纷匕不一。究其所由传,悉嗣、景二公之后裔也。而稽其所由来,实伊川公之支派也”;道光十六年《紫溪重修续序》(见《程氏宗谱·卷之首·重修房序》)“我族实宗伊水程氏之门,乃礼学之裔也”。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除洪武十一年《合族序》注明“由河南入闽”的迁徒路径外,各次修订的族谱序中多注明系由安徽迁入福建崇邑(建宁崇安)。乾隆五十六年《紫溪序》“溯吾程氏之脉络,端肇于广平,由广平而至于江南徽州歙县,由歙县而至于江南新安,由新安而至于福建建宁崇安,由崇安而至于江西广信铅山”。道光十六年《重修族谱总序》(见《程氏宗谱·卷之首·旧序》)“至嗣、景二公,由徽之黄墩迁居崇邑之节和里,大开其基”。同治五年《续修宗谱重序》(见《程氏宗谱·卷之首·新序》)“即自河南迁徽、迁闽以至嗣公分支迁崇建与铅邑紫溪诸邑,叙述亦明”。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紫溪程姓源流初探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程纂至嗣、景之间的谱系存在不明之处。一是因所搜集族谱资料较少,未见程纂以后的世系佐证。二是关于“二程”的上世系,在历史上本来就有不少争议。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在进一步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考证。

 

(作者:程勇,原名程正泰,自号紫溪郎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