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京报:重庆医改短命调价风波调查

(2015-04-07 19:26:15)
标签:

重庆市

医改

调价

风波

分类: 医改

  325日到331日,重庆医改仅仅持续七天便宣告结束。这场以医要求各地加快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步伐,理顺医疗服务项目比价关系;目的是破除以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为内容的医改,因大幅度增加了部分患者经济负担,引起了部分市民上街抵制。医改相关推动部门向公众道歉,并承认考虑不周

  重庆医改起始于2012年,背景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部门下发文件药补医、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等。

  专家分析,这一医改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只进行了价格改革,本应配套改革的医保等政策没有进行,导致病人负担增加,抵制情绪增强,最终导致了医改失败。

  张炳云在天桥上来回走,不断探身寻找桥下人群中妻子的身影。

  331日中午,张炳云出去打水的空当,他患尿毒症的妻子就从医院溜了出去,到重庆渝中区上清寺请愿。

  张炳云赶到时,上清寺通往中山四路的街道上,已坐了一百多名患者,他的妻子坐在人群最中间。张炳云冲下天桥,想把妻子拉出来。但武警把他挡在人群外。

  张的妻子是6年病史的尿毒症患者,一直靠透析维持生命。325日起,重庆医改开始,各相关医疗单位执行新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导致尿毒症患者一次透析的费用上涨了100元左右。

  为此,张妻与病友们聚集表达诉求。据参与请愿的一位病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在上清寺请愿的多是尿毒症患者,有人甚至从周边区县赶过来的。当日的请愿造成交通堵塞一百多分钟。

  41日下午3点,重庆市相关部门召开全市电视电话会通知,本次价格调整停止,恢复到325日前的标准。并要求医院对新标准执行以来(325-331)多收取的费用在两周内退还,低于原标准部分,做记账处理。

  325日开始, 331日结束。《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执行7天中止。

  陷入困境的尿毒症患者

  张炳云的妻子每月透析12次,改革后费用增加了1000多元,这个退休工人家庭陷入困境

  325日下午,张炳云从重庆第三人民医院拿到妻子的透析缴费单,他的第一感觉是拿错单据了:以往一次透析,除去医保报销,个人支付80多元,但这次要支付180元。到交费处询问后才知道,是重庆市统一涨价。

  313日,重庆市政府网发布消息,出台实施《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315日,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卫计委正式下发通知,要求重庆相关医疗单位从325日起执行新的价格标准。

  《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显示:全市医疗服务项目共9128项,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增减平衡的原则,总费用不增加的基础上,对其中7886项价格进行结构调整,其中大型设备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均降低25%,诊查、护理、治疗、手术类项目价格分别提高30%30%13%13%

  医院各个科室中,压力最大的当属肾病科。重庆第三人民医院肾病科护士林小白(化名)说,新价格实施后,她的工作压力倍增,非常压抑

  肾病科面对大量需要透析来维持生命的尿毒症病人,新价格标准实施后,一般的病人每月的费用要增加1000元以上,林小白不止一次听到患者的咒骂,你们医院太贪婪了,要吃了我们吗?她不敢多解释一句。

  张炳云回到病房,他的妻子眼圈发红。病友们都已知道涨价的事情。

  同病房的张国民正在挣扎着下床,准备收拾东西出院。他前两年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失去了一条腿。一个小时前,张炳云离开病房时,病友们还正劝说家境不好的张国民继续住院治疗。

  这么一涨价,一般的家境,哪里支付得起?张炳云感叹。张妻每个月透析12次,每个月透析费用1000元左右,加上药费、住院费等,每个月治病要花4000多元。而按照新的价格标准,一个月仅透析费就增加1000多元。

  张炳云夫妇都是重庆退休工人,每个月退休工资加起来不到4000元,生活费全部依靠儿子。张妻哭诉:治疗费用猛增,想要活下去,只有再向经济并不宽裕的儿子求助。

  据大坪医院一名医生推测,重庆尿毒症患者人数超过3万人。透析价格激增可能令部分尿毒症患者经济陷入困境。

  提前看病

  医改消息公布后,不少患者赶在价格正式实施前提前看病,以省手术费

  并非仅是尿毒症患者,全市的患者和医院都由此受到医改的影响。

  网友通俗解读:机器的检查费降了,但是需要医护人员参与的检查、治疗费涨了。

  一位医生介绍,医改后,费用增幅较大的是手术费用,比如剖腹产、阑尾炎手术分别上涨640元和600元。但在B超,CT等中大型检测方面,病人有一定受惠。以胸腔B超价格为例,下降了30元。

  新价格标准正式实施前,不少人就注意到这一消息,去医院提前看病。渝中区白领彭波痔疮犯了两年了,因为工作繁忙,一直没去治疗。322日,看到要手术费用要上涨的消息,他急忙请假去医院做手术。

  他发现,当日排队挂号的人比以前多出一倍,排在他前面的一个女孩说,现在看病也扎堆。

  彭波如愿以偿在价格上涨前做了手术。而沙坪坝区的商人张三行则成了医改试验品。

  325日凌晨3点,张三行突发急性肠胃炎,到沙坪坝一家三甲医院急诊,一位年轻的女护士开玩笑说,恭喜你,你是医改实行后我们第一个病号。

  张三行在医院验血、输液。原本24日只需500多元,25日凌晨,他花了800多元。

  大多数病人都是25日白天去医院看病时才发现价格上涨的。家庭主妇蒲雪当时帮母亲挂号,她听到许多人大声抱怨的声音,挂号费涨了一倍!

  准备仓促的医改

  新价格正式实施前不到半个月,重庆市卫计委才对医院管理层进行培训,许多医院对医护人员培训不足

  医护人员对医改的准备也并不充分。312日,《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正式实施前不到半个月,重庆市卫计委才对医院管理层进行培训,而多个医院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都在320日之后。

  重庆某卫生行政部门的一位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312日,重庆市卫计委举办了《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培训会,要求重庆各大医院医务、财务、信息、总务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及护士长参加该培训。

  重庆市一位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培训涉及新价格使用说明、综合医疗服务、康复医学、中医医疗、病理学诊断、实验室诊断、影像学诊断、临床物理治疗、临床类项目、以及信息化管理等,但培训时间仅仅1

  重庆市物价局针对各区县发展改革委,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及医药价格监督检查相关负责人员的培训会更是仓促,直到新价格实施的前两天的323日才召开。

  各医院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也明显不足。赵多(化名)是云阳县某医院的外科医生,他形容《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像是从天而降快得没有反应时间。

  320日上午,医院领导召集医护人员开会,通知施行《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325日凌晨,新的价格系统上线。从医院下发通知到落实到医护人员层面,只有5天时间。

  赵多说,开会回来的医院领导给医务人员传达会议精神极其简单,只是通知马上要执行新价格,要求医生及护士对病患极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领导都没有给我们解释清楚,我们怎么给病患解释?

  多家医院的医生反映,虽然医改声称有升有降、增减平衡,但在实际操作中,只有大病才用到中大型设备降价了,一般的疾病多是诊查、护理和治疗,这部分都涨价了,大多数患者都受到影响。患者一到医院,第一项挂号费就上涨了,纷纷责问医院。

  这期间,甚至出现渝中区一家三甲医院门诊的一个病人情绪激动,拔掉了输液针头,戳到了护士手臂上的事件。

  重庆医改符合新方向

  专家称,尽管重庆医改中止,但调整思路是正确的,有利于改善医疗服务价格扭曲

  重庆医疗价格改革七天而止。重庆卫计委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此次医改因为增加患者的负担而失败了,但最初的方向却是

 从325日到331日,重庆医改仅仅持续七天便宣告结束。这场以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为内容的医改,因大幅度增加了部分患者经济负担,引起了部分市民上街抵制。医改相关推动部门向公众道歉,并承认考虑不周

  重庆医改起始于2012年,背景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部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加快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步伐,理顺医疗服务项目比价关系;目的是破除以药补医、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等。

  专家分析,这一医改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只进行了价格改革,本应配套改革的医保等政策没有进行,导致病人负担增加,抵制情绪增强,最终导致了医改失败。

  张炳云在天桥上来回走,不断探身寻找桥下人群中妻子的身影。

  331日中午,张炳云出去打水的空当,他患尿毒症的妻子就从医院溜了出去,到重庆渝中区上清寺请愿。

  张炳云赶到时,上清寺通往中山四路的街道上,已坐了一百多名患者,他的妻子坐在人群最中间。张炳云冲下天桥,想把妻子拉出来。但武警把他挡在人群外。

  张的妻子是6年病史的尿毒症患者,一直靠透析维持生命。325日起,重庆医改开始,各相关医疗单位执行新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导致尿毒症患者一次透析的费用上涨了100元左右。

  为此,张妻与病友们聚集表达诉求。据参与请愿的一位病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在上清寺请愿的多是尿毒症患者,有人甚至从周边区县赶过来的。当日的请愿造成交通堵塞一百多分钟。

  41日下午3点,重庆市相关部门召开全市电视电话会通知,本次价格调整停止,恢复到325日前的标准。并要求医院对新标准执行以来(325-331)多收取的费用在两周内退还,低于原标准部分,做记账处理。

  325日开始, 331日结束。《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执行7天中止。

  陷入困境的尿毒症患者

  张炳云的妻子每月透析12次,改革后费用增加了1000多元,这个退休工人家庭陷入困境

  325日下午,张炳云从重庆第三人民医院拿到妻子的透析缴费单,他的第一感觉是拿错单据了:以往一次透析,除去医保报销,个人支付80多元,但这次要支付180元。到交费处询问后才知道,是重庆市统一涨价。

  313日,重庆市政府网发布消息,出台实施《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315日,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卫计委正式下发通知,要求重庆相关医疗单位从325日起执行新的价格标准。

  《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显示:全市医疗服务项目共9128项,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增减平衡的原则,总费用不增加的基础上,对其中7886项价格进行结构调整,其中大型设备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均降低25%,诊查、护理、治疗、手术类项目价格分别提高30%30%13%13%

  医院各个科室中,压力最大的当属肾病科。重庆第三人民医院肾病科护士林小白(化名)说,新价格实施后,她的工作压力倍增,非常压抑

  肾病科面对大量需要透析来维持生命的尿毒症病人,新价格标准实施后,一般的病人每月的费用要增加1000元以上,林小白不止一次听到患者的咒骂,你们医院太贪婪了,要吃了我们吗?她不敢多解释一句。

  张炳云回到病房,他的妻子眼圈发红。病友们都已知道涨价的事情。

  同病房的张国民正在挣扎着下床,准备收拾东西出院。他前两年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失去了一条腿。一个小时前,张炳云离开病房时,病友们还正劝说家境不好的张国民继续住院治疗。

  这么一涨价,一般的家境,哪里支付得起?张炳云感叹。张妻每个月透析12次,每个月透析费用1000元左右,加上药费、住院费等,每个月治病要花4000多元。而按照新的价格标准,一个月仅透析费就增加1000多元。

  张炳云夫妇都是重庆退休工人,每个月退休工资加起来不到4000元,生活费全部依靠儿子。张妻哭诉:治疗费用猛增,想要活下去,只有再向经济并不宽裕的儿子求助。

  据大坪医院一名医生推测,重庆尿毒症患者人数超过3万人。透析价格激增可能令部分尿毒症患者经济陷入困境。

  提前看病

  医改消息公布后,不少患者赶在价格正式实施前提前看病,以省手术费

  并非仅是尿毒症患者,全市的患者和医院都由此受到医改的影响。

  网友通俗解读:机器的检查费降了,但是需要医护人员参与的检查、治疗费涨了。

  一位医生介绍,医改后,费用增幅较大的是手术费用,比如剖腹产、阑尾炎手术分别上涨640元和600元。但在B超,CT等中大型检测方面,病人有一定受惠。以胸腔B超价格为例,下降了30元。

  新价格标准正式实施前,不少人就注意到这一消息,去医院提前看病。渝中区白领彭波痔疮犯了两年了,因为工作繁忙,一直没去治疗。322日,看到要手术费用要上涨的消息,他急忙请假去医院做手术。

  他发现,当日排队挂号的人比以前多出一倍,排在他前面的一个女孩说,现在看病也扎堆。

  彭波如愿以偿在价格上涨前做了手术。而沙坪坝区的商人张三行则成了医改试验品。

  325日凌晨3点,张三行突发急性肠胃炎,到沙坪坝一家三甲医院急诊,一位年轻的女护士开玩笑说,恭喜你,你是医改实行后我们第一个病号。

  张三行在医院验血、输液。原本24日只需500多元,25日凌晨,他花了800多元。

  大多数病人都是25日白天去医院看病时才发现价格上涨的。家庭主妇蒲雪当时帮母亲挂号,她听到许多人大声抱怨的声音,挂号费涨了一倍!

  准备仓促的医改

  新价格正式实施前不到半个月,重庆市卫计委才对医院管理层进行培训,许多医院对医护人员培训不足

  医护人员对医改的准备也并不充分。312日,《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正式实施前不到半个月,重庆市卫计委才对医院管理层进行培训,而多个医院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都在320日之后。

  重庆某卫生行政部门的一位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312日,重庆市卫计委举办了《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培训会,要求重庆各大医院医务、财务、信息、总务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及护士长参加该培训。

  重庆市一位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培训涉及新价格使用说明、综合医疗服务、康复医学、中医医疗、病理学诊断、实验室诊断、影像学诊断、临床物理治疗、临床类项目、以及信息化管理等,但培训时间仅仅1

  重庆市物价局针对各区县发展改革委,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及医药价格监督检查相关负责人员的培训会更是仓促,直到新价格实施的前两天的323日才召开。

  各医院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也明显不足。赵多(化名)是云阳县某医院的外科医生,他形容《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像是从天而降快得没有反应时间。

  320日上午,医院领导召集医护人员开会,通知施行《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325日凌晨,新的价格系统上线。从医院下发通知到落实到医护人员层面,只有5天时间。

  赵多说,开会回来的医院领导给医务人员传达会议精神极其简单,只是通知马上要执行新价格,要求医生及护士对病患极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领导都没有给我们解释清楚,我们怎么给病患解释?

  多家医院的医生反映,虽然医改声称有升有降、增减平衡,但在实际操作中,只有大病才用到中大型设备降价了,一般的疾病多是诊查、护理和治疗,这部分都涨价了,大多数患者都受到影响。患者一到医院,第一项挂号费就上涨了,纷纷责问医院。

  这期间,甚至出现渝中区一家三甲医院门诊的一个病人情绪激动,拔掉了输液针头,戳到了护士手臂上的事件。

  重庆医改符合新方向

  专家称,尽管重庆医改中止,但调整思路是正确的,有利于改善医疗服务价格扭曲

  重庆医疗价格改革七天而止。重庆卫计委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此次医改因为增加患者的负担而失败了,但最初的方向却是

  来源:新京报  记者:安钟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