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秀华:“深改元年”,新医改走出徘徊

(2015-01-28 10:57:51)
标签:

王秀华

医改

市场决定性作用

公立医院

增量

分类: 医改

已成为历史的2014年,是医改真正走出徘徊,进入了顶层设计制定后紧张施工的一年,如何评价2014年的医改工作?具体可用三个并举来概括。

一、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廓清医改的认识迷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将多年来沿用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表述改为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新提法,为包括医改在内的整个改革大业建立了一个理论逻辑链条的始发点,不仅对经济体制改革,对包括医改在内的其它领域改革也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回顾医改进程,一个长期以来曾严重存在的认识误区就是将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对立起来,不是努力使之互相配合、形成活力,反而将其视为互不兼容和掰腕子的关系。在医改实践中的左右摇摆行为和市场与政府这两只手”“双失灵的现象,均无不与这种错误认识有关。正是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这一重要理论基点出发,我们才得以在医改领域中廓清认识迷雾,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来发挥市场之手在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用一句朴实的话来形容,就是一年干了几年的活。与此同时,年内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在健全医保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医疗服务监管等方面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其成效正日益显现。

二、标本兼治为公立医院改革开路

公立医院改革是整个医改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一个时期以来这个领域的改革长期徘徊不前的症结在哪?就在于政府自身的改革远远没有到位!但在现实语境中,大家却习惯于拿医院说事,在实际操作中更是脑袋有病治屁股,只热衷于催促医院在极有限的操作空间内做一些小打小闹、修修补补的小动作,岂非茶杯里的风暴?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府在对政府进行限权和促使政府放权的工作中紧锣密鼓,好戏连台,这才是包括公立医院改革在内的诸多领域改革的治本之举!这才是清除公立医院改革道路上拦路虎的釜底抽薪之举!在治标方面,围绕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加强药品管理、改进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等方面多措并举。当然,将先行试点、全面推广变成试而不推,将摸着石头过河变成摸而不过的现象,在诸多地方依然严重存在,这是今后必须注意解决的问题。

三、盘活存量激活增量并举

从盘活存量角度来说,年内最大的亮点是在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方面开始破冰。将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这可谓石破天惊之举。这一举措昭示,促进医生从单位人走向社会人的转变,已然被纳入整个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战略层面。在这一要求的推动下,不仅从国家层面出台了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文件,北京、浙江等地更是积极探索,相继推出力度颇大的改革动作。当然,由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到鼓励医师多点执业,由允许多点执业到允许自由执业,其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一过程既无法回避更无法逾越,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别无他途。从激活增量角度来看,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积极鼓励和引导下,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其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一年前的社会预期,且已经成为医疗领域的新常态。当然新常态需要新观念、新思维,目前某些地方玻璃门弹簧门依然存在,但已经无法使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的趋势发生逆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然,多种思潮和观念的交锋、多个利益群体的博弈将依然存在,医改还需努力!

来源:新医改评论 作者:王秀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