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数据对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2014-06-18 09:08:29)
标签:

大数据

健康服务业

影响

规范

分类: 观点

0 引言

所谓大数据,并非简单的理解为“海量数据”、“巨量数据”,而是以多类型、巨量级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其的迅速采集、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发掘、应用和管理的价值创造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将复杂类型的、巨量的碎片化无用信息,通过迅速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提炼为整合化的可用信息,实现价值的再创造。

1 大数据对我国健康服务业的影响

在健康服务业中,居民的个人身体状况、健康行为、临床医疗数据等都将汇集成巨量数据,如何在大数据环境下应用好这些医疗、健康信息,使“大数据”能够更好的提升我国健康服务业的价值,是该产业发展的方向。大数据对我国健康服务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个人医疗、健康数据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

从上述对大数据的定义可见,个人碎片化的医疗、健康数据经过采集、分析和处理,能够成为整合化的有用信息。正是这种加工后的可用性,使个人医疗、健康信息如同矿产资源一样能够实现价值增值,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但这种资源与矿产资源等有所不同,这些数据必须在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支撑下才能够实现经济价值。

1.2 健康服务产业链得以延伸

医疗、健康信息数据作为一种资源,能够使传统健康服务业发生变革。这种变革以电子信息、互联网、云计算等为技术手段,以医疗、健康大数据为生产资料,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使传统健康服务产业链得以延伸。

首先,使医疗、健康信息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等新行业出现在新产业链中;其次,使健康管理、疾病管理、远程医疗等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的行业,由于医疗、健康大数据的支撑出现蓬勃的发展;最后,使传统的药品研发、诊疗服务等行业实现个性化药品、个性化医疗等服务。可见,大数据对健康服务产业链的延伸作用表现在三方面:催生新行业的出现,带动萌芽行业的增长和推动传统行业的创新。

1.3 健康服务企业价值创造得以深化

健康服务业中的企业,通过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和改造,以医疗、健康信息大数据为决策依据,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深化。

健康服务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均有医疗、健康大数据为支撑。生产型企业在设计研发环节,可以通过大数据信息了解产品需求,进行产品开发;在生产、销售环节可以依据大数据信息进行产量测算和营销方案制定;在售后服务环节可以进行数据的再搜集。服务型企业对大数据的需求可能更高,因其需要根据个人基本信息做出处方、健康管理等决策,信息掌握的越全面决策的最优水平就越高,大数据为健康保险、临床决策、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提供了更全面的决策依据。可见,大数据以提高决策科学性的方式,使健康服务业中生产型、服务型两类企业均能够实现价值增值。

2 大数据环境下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总体规划

目前我国对大数据给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认识不足, 在当前的产业发展规划中,忽视了大数据对该产业的影响:首先,缺乏战略性的总体规划,未将以大数据为支撑和在大数据环境下发展健康服务业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其次,缺乏产业性的总体规划,未对大数据环境下信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如何具体融合及更好的融合做出相关的政策扶持和指导;最后,缺乏促进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未对健康服务企业如何围绕大数据更好发展做出相关的政策支持和指导。

2.2 数据平台有待建设、相关技术有待发展

当前我国尚未系统的对医疗、健康数据进行收集,也未建成医疗、健康数据平台。我国在健康服务业中的相关技术应用尚不成熟,从健康服务产业链的技术需求看,上游的数据采集、存储等技术有待发展;中游的数据智能分析、数据信息融合、海量数据处理等技术尚不成熟;下游的数据应用、智能化服务、健康管理、医疗决策等技术尚待开发。

2.3 相关企业对大数据的重视不足

2011 年“大数据”概念提出以来也仅不足3 年时间,还正处于成长阶段,大数据在相关企业的推广程度不足,主要表现在:生产型企业中,个人医疗、健康信息数据对企业的产品研发、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决策支持作用不明显,大数据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带来的价值增值量过小,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基于客户医疗、健康数据的决策系统;服务型企业中,围绕大数据信息进行的诊疗服务、健康管理、疾病管理等尚未发展成型,大数据在服务型企业中的决策核心作用仍不突出,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开展围绕大数据进行的电子信息、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的技术升级。

2.4 数据采集和保护的相关规范欠缺

个人医疗、健康数据作为基础性资源,其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决定着依据大数据进行的健康服务的质量。这些海量数据主要来自于医疗、健康服务过程和网络,其中网络来源占大部分。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部分健康信息缺乏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目前我国针对健康信息的数据采集规范、数据质量标准和评价规范尚未建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3 政策建议

3.1 完善整体规划

从上述分析可见,当前应该尽快完善在健康服务业推广大数据的整体规划,规划应从三个层面进行:首先,制定健康服务业与大数据环境相融合的战略规划,将健康服务业的信息化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其次,制定健康服务业与信息产业、物联网等相互融合的产业规划,对产业融合进行扶持和指导;最后,制定健康服务企业应用大数据的帮扶、支持计划,使企业能够得到具体的政策支持。通过战略、产业和企业三方面使规划形成完善的体系,从国家层面对产业发展进行引导。

3.2 加强数据平台建设

加强医疗、健康数据平台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分层次的建设个人健康数据库、数据平台,包括国家层面的基础数据平台、产业层面的相同行业数据平台和企业层面的内部数据平台;第二,实现三个层面数据平台的数据互通、数据共享,实现规模效应;第三,加快实现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与个人健康数据库的互联互通与信息融合,提高数据平台的分析、处理能力。

3.3 建立人才保障机制

健康服务业在大数据环境下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涉及到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多个专业,目前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应掌握人才缺口,一方面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另一方面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吸引高层次人才到健康服务业工作,建立起完善的人才保障机制。

3.4 完善数据采集、保护的相关规范

由上述分析可见,我国目前在个人医疗、健康信息的采集和保护方面尚无统一标准和规范。一方面,要建立个人医疗、健康数据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规范,使信息采集过程在规范下进行,并且保证数据的质量;另一方面,要进行个人医疗、健康信息保护的立法,既要提倡数据共享,又要防止个人信息的盗用、滥用,达到个人隐私保护与数据资源价值创造之间的平衡发展。

来源:《电子测试》201411  作者:曹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