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楼市调控“国五条”后,作为细则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近日发布。其中,最吸引注意力和最具有杀伤力的还属对出售自有住房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个人所得税。
细则出台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抢时间缴税交易的,有担心卖家转嫁个税的,有认为会推高房价的,还有担心一些地方政府“闯关”行为的。那么,细则落地后谁是最担心的人呢?
其实,每次房产调控政策的出台,最担心的人莫过于房产商,只要看看每次政策出台后这些人的激动言行就可以想像得到。这固然是因为许多房产商已经在规划建设和在建项目中大量投入,政策对企业盈利影响巨大。但大家同时心知肚明的是,房产行业是当今涉及面广、造富最多的暴利行业,房产调控无疑也是断人财路之举。
第二担心的应该是地方政府。虽然各地都一直在想方设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但对于一些长期以来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对房地产业已经产生很大依赖的地方政府来说,转方式、调结构谈何容易。这就难怪不少地方政府时不时地会做一些“擦边”的动作,民众也特别警惕他们会有“闯关”行为。
要说起来,第三担心的应该是股民而非购房者。因为想购房的人早已对连续几年的调控有些麻木,房产成交量的萎缩也提示购房者的数量相对有限。至于股民你肯定懂的,数量既多,亏损又重,一有风吹草动,必定是惊弓之鸟,更不用说屡屡给予股市打击的政策调控。
第四担心的则是购房者,特别是刚需购房者。因为不管你房价是高是低,在对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保障心中无底的老百姓来说,最终的选择都是购房而非租房。眼看着几年的调控并未降低房价,而二手房的卖家又渐渐强势起来,“刚需”们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现在相对不担心的反而是那些手中握有大量房产的投资者(曾经也是担心过的),无论你限购也好、征收个调税也好,都只是针对新购房产和卖出二手房产。这些投资者经过几年的“锻炼”,大多选择出租等方式获取投资收益,而且房产价格不降还能保值增值。当然,大量握有疑问房产的人是除外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