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儿流涎食疗方集萃

(2012-09-17 09:38:37)
标签:

小儿流涎

食疗

药食两用

育儿

分类: 养生

一、摄涎饼

1、方1

【来源】经验方

【原料】炒白术2030克 益智仁2030克鲜生姜50克白糖50克白面粉适量。

【制作】先把炒白术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内,研成细末;把生姜洗净后捣烂绞汁;再把药末同白面粉、白糖和匀,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匀,做成小饼15-20块,入锅内,如常法烙熟,备用。

【用法】早晚2次,每次1块,嚼食,连用710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口角流涎。

【宜忌】对小儿口腔溃疡、小儿口疮所致的流涎忌服。

2、方2

原料;益智仁30克,土炒白术40克。

制法;共研细末,加白面粉400克,食盐、炒芝麻各10克。水适量和面,烙焦饼40个。食用前,放火上烤焦后再食。

用法;12岁者,每日2次,每次半个;34岁者,每日2次,每次1个;5岁以上者,每日3次,每次1个。一般用药12料。

二、益智粥

【来源】《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原料】益智仁3050克 白茯苓3050克大米3050克。

【制作】先把益智仁同白茯苓烘干后,一并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将大米淘净后煮成稀薄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药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汤调药粉35克稍煮。

【用法】每日早晚2次,每次趁热服食,连用57天。

【功效】益脾,暖肾,固气。适用于小儿遗尿,也可用于小儿流涎。

三、姜糖神曲茶

【来源】民间方

【原料】生姜两片 神曲半块 食糖适量。

【制作】将生姜、神曲、食糖同放罐内,加水煮沸即成。

【用法】代茶随量饮或每日2-3次。

【功效】健脾温中,止涎。适用于小儿流涎。

四、白术糖

【来源】《江苏中医》

【原料】生白术3060克 绵白糖50100克。

【制作】先将生白术晒干后,研为细粉,过筛;再把白术粉同绵白糖和匀,加水适量,调拌成糊状,放入碗内,隔水蒸或置饭锅上蒸熟即可。

【用法】每日服1015克,分作23次,温热时嚼服,连服710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流涎。

五、白术甘草茶

〖组成〗绿茶2克、白术12克、甘草3克。

〖用法〗后2味加水600毫升,煮沸10分钟,加入绿茶,分3次温服,复泡再饮,每日1剂。

六、海参猪胰脏汤(民间验方)

食材:海参20克(干品),猪胰脏1条,檀香3克。

做法:海参预先浸泡好,洗净。最好买已浸泡好的海参,每次约100克。檀香破成细丝,与猪胰脏同放入砂锅内,用清水4碗,煎成大半碗。饮汤,每日1次,连服3天。

七、大枣陈皮汤

食材:大枣5枚,陈皮3克,竹叶3克。

做法:大枣切开去核,与陈皮、竹叶同放入锅内,加清水3碗,煎成大半碗,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天。

八、参术猪肚汤

食材:党参10克,云苓12克,白术6克,大枣3枚,淮山12克,猪肚约250克。

做法:大枣切开去核,猪肚洗净,飞水去腥臭味,上料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煲2小时,以盐调味便可食用。

九、鲤鱼赤豆汤

材料:赤豆100克,鲜鲤鱼一条500克。

做法:将赤豆煮烂取汤汁,将鲤鱼洗净去内脏,与赤豆汤汁同煮,放黄酒少许,用文火煮1小时。

服用:取汤汁分3次喂服,空腹服,连服7日。

十、米仁山楂羹

材料:米仁100克,生山楂20(鲜的更好),水65O毫升。

做法:文火煮一小时,浓缩汤汁。

服用:每日服用3次,空腹服,连服7日。

十一、简易方

1、山药粉20克,慈菇粉5克,红糖适量,白开水冲调成糊状,加入粥内或单独服用,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5天。

2、茶叶5克,冰糖适量,加白开水煎汤代茶饮,一日3次,连服5天。

3、鲜鸡蛋一个,敲一个小孔,塞入鸡内金粉1克,穿山甲粉0.1克,然后搅匀封口,隔水蒸熟,每次1个,一天2次,连服57天。

4、淡菜20克,西瓜皮50克,放入锅内加清水400毫升,煮至150毫升,去渣,加入冰糖24克溶化,凉后即可随意服用。每日12剂,连服710日。

5、青果10克,石斛15克,灯心草2克,生地15克,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4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渣,再与雪梨汁50毫升混合,每日服1次,连用710天。

6、制半夏5克,瘦猪肉100克。 制半夏煎水去渣取汁,拌肉蒸熟服食。 用法每日1剂,连服3

7、丝瓜根(蔸)50克(切片),瘦猪肉200克。加水共煮至肉熟烂,分34次服。每日1剂,连服3剂。

8、荜拨4克,砂仁2克,瘦猪肉100克。两药研细末,加食醋少许,与肉拌蒸熟服食。每日1剂,连服3剂。

9、生石膏18克,滑石18克,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十二、外用方

1、焦栀子20克,糯米5克。共研为细末,开水调成稠膏,敷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药干再滴水,使之湿润。12天换药1次。

2、肉桂粉10克。用醋调成糊饼状。每晚在小儿临睡前,将药料均匀摊于2块塑料薄膜上,分别贴敷于两脚心(涌泉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次日晨取下,每日1次,连敷35次。

3、吴茱萸3份,胆南星1份。共研细粉,混合。贮瓶勿泄气,备用。睡前取药粉15克,用陈米醋调成粘厚糊状饼,敷贴两脚心(涌泉穴),外盖塑料薄膜,用纱布扎紧,每次敷贴12小时,一般34次即可。

4、白矾60克。研为细末,溶于温水中,频洗两足,每次洗3060分钟。每日23次,连洗34日。

5、制南星30克、生蒲黄12克,醋适量。前2味共研细末,醋制成饼,包在小儿足心稍前涌泉穴处,男左女右,12小时更换新药。

6、天南星1个、醋适量。天南星研末,醋调,敷小儿两足心,布包固定,每日换药1 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