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浦东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选择研究

(2011-02-01 14:43:33)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

 

 

第一部分 中药产业发展概述

一、国内中药产业发展概况

二、国外中药基本情况

三、上海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情况

四、浦东的现代中药产业

第二部分 浦东新区发展中药产业现代化的SWOT分析

一、优势

二、劣势

三、机会

四、威胁

第三部分 浦东新区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指导思想与战略选择

二、目标与任务

三、重点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一、中药产业现代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前景

二、国外中药和植物药的相关政策与标准

三、主要省、市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情况

四、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日本的中药产业

 

 


第三部分浦东新区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指导思想与战略选择

1.指导思想

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理论,运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科技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保障,充分利用中医药科技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构筑中药创新体系,通过创新和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逐步实现中药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浦东新区加快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基地。

2.战略选择

浦东由于中药材天然资源不足、劳动力成本较高,决定了中药产业不适宜走天然资源依赖性强、劳动要素密集的发展道路;从其特有的区位优势、综合环境优势和市场优势来看,具备为国内外中药企业、研发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所需的条件要求;科技创新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则为发展高附加值的中药高新技术产品提供了科技和人才资源保证。产业集聚优势和海派文化优势同样有利于创新和中药现代化。

因此,浦东新区发展中药产业现代化,应以创新为核心,提高科技原创能力;以标准为保障,发展中药高新技术产品;以服务出效益,吸引国内外中药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入驻浦东;面向国内外市场,推进中药产业发展。使浦东新区成为国际化的中药科技创新中心、中药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聚集之地,把浦东新区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国家发展中药现代化产业的载体和试验田。

二、目标与任务

1.发展目标

2010年,浦东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三体系、二园、一街、三工程。即构筑浦东新区中药现代化产业生产示范体系、研究开发技术平台体系和创新服务支撑保障体系;在张江园区内建成中药创新园和现代中药产业园;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发展建立中医药文化一条街;实施基地建设、移植企业、国际化等3项工程。

2005年,初步建立上海浦东新区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完善构成浦东新区中药现代化产业生产示范体系、研究开发技术平台体系和创新服务支撑保障体系。力争10个中药创新药物上市,浦东新区中药工业产值超过30亿元。

2010年,上海浦东新区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中药产业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实现中药产业现代化;3~5个有重要影响的中药创新药物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中药工业产值超过150亿元。

2.主要任务

推进中药创新技术的研究

鼓励、促进浦东新区内研发机构和企业开展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药筛选新方法研究、中药标准化研究,加强对传统复方的开发以及中药有效成份、有效部位的研究等。

⑵面向市场、积极开发中药新药产品

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研究开发出安全、有效的中药新药制剂,重点研究开发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肝炎等方面的中药新药。对我国中药宝库中的古方验方、临床疗效确切的药物进一步发掘整理,特别是对名优产品进行二次开发,使其技术水平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⑶大力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

利用新工艺、新剂型、新辅料,改造现有品种、提高质量和技术含量。积极应用生物技术、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空气动力粉碎技术等新技术和相应的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技术的现代化、工艺的工程化、质量的标准化、产品的规模化,增强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⑷移植、培育有竞争力、规模化、集约化的大型中药企业

积极欢迎国内外的大型中药企业进入浦东新区,鼓励这些企业将总部和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迁入新区,鼓励这些集团在浦东新区投资建立生产基地以更好地整合产品资源。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药企业等多方面力量缔结产学研联盟,同时发挥产业聚集优势,通过整体布局、资源重组、机制创新,形成新的中药产业体系。

⑸培养和吸引紧缺、顶尖人才

充分利用上海乃至国际的教育资源和上海构筑人才高地的契机,从调整专业设置、选聘一流师资、加强学科建设、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着手,培养中药现代化所需的紧缺人才和领军人物。从营造良好的环境入手,吸引国内外顶尖的中药研究、开发、服务人才聚集浦东。

⑹促进浦东中药现代化产业的国际化

通过建立国际间的协作关系、建立面向国际的中药现代化交流平台、建立基于中医服务的国外中药推广网络等,促进浦东中药现代化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三、重点措施

1.设立管理机构

建议成立浦东新区中药现代化推进协调部,作为新区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协调管理机构。机构设在浦东新区科技局,负责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规划、政策制定、协调关系等各项工作。

2.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考虑到中药现代化产业是竞争激烈、技术发展迅速的高技术产业,为帮助政府部门科学决策,建立一个由国内一流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对国际、国内中药产业发展趋势及相关问题,及时地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咨询报告和对策建议。

3.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园,形成浦东现代中药产业示范区

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规划选址,精心打造以汇集大型中药企业“头脑”、生产中药高新技术产品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中药产业园。并实施“移植大树”计划,以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吸引国内外大型现代化中药企业进入产业园内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总部机构等,最终形成高起点、高密度、大规模、开放性的现代中药产业示范区。

4.完善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技术平台体系

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现有一校、一所、27中心的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基础上,拾遗补缺,构筑新的技术平台。重点建设上海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和复方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同时加大力度支持研发体系的国际化,构筑国际化技术平台。

选择科技力量强、实验仪器设备好、有较好产业化条件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或中药企业,建立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中试基地。进一步建立、完善中药企业孵化器,促进科技型中药企业的产生和成长。

5.建立多渠道的中药产业发展投入体系

设立浦东中药现代化专项计划,加大对中药研究开发、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培育等方面的投入,政府每年的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同时,中药企业也应进一步加大对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研究开发投入应达到销售额的3%以上。

充分利用创业投资机制等市场化手段,设立浦东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基金,力争专项基金达到3~5亿元人民币。并拓宽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融资渠道,鼓励中药主导企业和科技型小企业上市,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中药现代化发展。

6.设立浦东中医药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鉴于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专业性、复杂性,在上海市中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基础上,设立浦东中医药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中心以中医药知识产权方面的咨询服务、培训、研究交流、国际合作、协助保护等为服务内容,实行企业化运作形式,并充分发挥集体优势,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7.建立浦东中医药信息服务网络

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科技、图书、信息部门为基础,联合浦东新区中医药科研、教育、企业、医疗机构,建立浦东中医药信息服务网络。并由浦东生物医药协会牵头,进行相关服务的协调工作。

8.加强国际协作,举办中药现代化新思维国际论坛

与日本、韩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建立中药现代化的国际协作关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定期举办以中药现代化新思维为主要议题的国际性论坛,促进浦东新区的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9.充分发挥上海浦东新区生物医药协会的作用。

作为政府功能的延伸,应充分发挥浦东新区生物医药协会的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的职能,推进协会在规范市场行为、信息交流与技术经济合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保护知识产权及相关权益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中药现代化发展。


                                                                                   完成于2004年3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