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时候的冬天

(2023-12-25 10:34:38)
小时候的冬天
  今年冬天的一场大雪,把北京带入极寒天气,无意间唤醒了小时候关于冬天的一些记忆。
  地处中原地区的小县城,冬天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10度左右,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没有暖气,都是在屋子里声灶火,可以取暖,也可以做饭,和东北不一样,我们这里的灶火不和床铺相连,一般都是在堂屋里生火,烧的是煤,因为瓦房的房顶有一定的透气性,也不会安排人睡在这里,能够很好地规避煤气中毒的情况。
  堂屋的门,春夏秋三季是两道门,就是在常规的木门之外,加上一道封门,带玻璃,采光好,也透气;到了冬天就要卸掉封门,用一个棉门帘替代,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暖,但牺牲了采光,显得屋里有点暗。
  冬天最盼望的就是下雪,那种打不开门的雪,至少得有半米厚的那种。天刚刚亮,街坊邻居们不约而同地起早铲雪,先清扫出来出门的路,接着再清理院子里的雪,如果雪太厚,也得清理屋顶,不然太重可能会压塌房子。胡同的路,大家一起清扫,一家比一家积极,都生怕干少了似的,一个个头顶冒着白烟儿,一边干还一遍聊天,透着对大雪来临的喜悦,这一个冬天,麦子都不缺墒了。
  孩子们必须是最高兴的群体了,早早吃完饭,背上书包就飞奔到学校,边走边玩,到学校更是能打一场酣畅淋漓的雪仗了。那时候的棉鞋都是纳的布面鞋底,不能穿,因为会弄湿冻伤脚,但这并不是重点,因为棉鞋鞋底不够滑,专门换上模压塑料底的鞋子,即使是薄的也行,一个出溜,可以滑出好远好远,这可是技术活,不是谁都能站着不摔,还能滑那么远的。
  课间十分钟,冲出学校大门,在马路边等待,一旦有一辆拖拉机驶过,立即把住,在地上溜着走,有时候一辆拖拉机后边拽着十几个孩子,都跑不动了,那个时候谁知道害怕呀,干就完了。
  冬天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冻手冻脚,也是我冬季里最大的苦痛。白天在学校里也没有暖气,更是没有取暖炉(到了高中才有),白天就靠学生的体温保暖,和坐在冰窖里上学没什么区别,衣服棉袄棉裤棉鞋,还得戴个棉帽子,手和脚是最容易冻伤的。我的手还好,脚是年年冻伤,一块一块的黑紫,到后边的破皮结痂,家长看了也心疼,涂抹冻疮膏没有任何作用,只能每天晚上到家里用热水烫脚,也只有这个时候,双脚是最舒服的,烫完脚之后,就搬个小板凳做到炉火上,让脚全方位接触暖意,不知道怎么回事,越是这样,叫上的冻伤反而日益严重,直到一瘸一拐地走路,不就,脚就开始痒痒,每每到此时,就知道春天来了,天气就要暖和了,痒痒就是冻疮好转的迹象。就这样每年都冻脚,一直到高中毕业,之后就离开了老家,到了有暖气的地方,从此再也没有生过冻疮。
  还有很多冬季特有的活动,在冻结实了的河面上打陀螺,下雪之后用筐子捉麻雀等等,太多了。
  冬天的生活习惯,也很有意思,家里睡觉的房间和厕所是独立的,距离有20多米的样子,大人用尿盆,我到自己房间之后就不愿意用,因为太麻烦,夜里上厕所,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雪,都是光着膀子光着腿,只有一件裤衩,快速奔袭至厕所,快速解决,再快熟奔袭回屋,钻进被我的那一刻,简直是人间不能再美好的事情,美美地再睡上一觉。
  冬季吃水也是个麻烦事儿,从最早的压水井到自来水管,冬天到了最冷的那一段时间,都是要上冻的,所以家家户户在屋里都有大水缸,用来储备饮用水,很多时候水缸的表面也会结一层冰,如果口渴了,就拿着瓢子敲开冰面,来半瓢子一饮而尽,那叫一个痛快,简直是有一种梁山好汉的豪爽,有时候也会嚼两块冰碴子,尽管是这样,从来没有拉过肚子,是当时的水质好?还是身体的抵抗力强?现在可好,一口冷水下肚,就得直奔厕所。水缸里没有水了,就得用开水浇压水井或自来水管,有时候冻结了,得很久才能弄开,必要时还得用柴火烧烤,直到出水为止。
  冬天的早餐,在这里也要说说,中原地区的早餐很简单的,尤其是小时候上学,自己因为要赶时间,也不好好吃,早上一般就是粥和馒头,吃馒头太慢,就只喝一碗玉米糁粥,太烫怎么办?就跑都户外,用两个碗来回倒,拉开距离,让冷空气带走热量,一般都是七八下子就能喝了,有雪的日子更好,直接把盛满粥的碗直接放到雪里,用雪快速给粥降温。只喝一碗粥,有点寡淡怎么办,菜还没有炒好,或者是自己不爱吃的菜,就去盐罐子里捏一小捏食盐,放到碗里,一搅合,粥的香气伴着盐的滋味,好喝极了,咚咚咚一碗粥下肚,身上也热乎了,放下碗背上书包向学校飞奔,远远地听见大人的唠叨声和呼喊声,除非忘记了东西,不然是绝对不会回头的。
  冬天用来睡觉的屋子,和户外的温度差不了多少,厚厚的两层棉被,也是刚刚够用。下面一条被子裹成筒状,脚底下一折叠,密不透风,自己钻到小桶里,肩膀另侧一拉,只剩下头在外边,上边再盖一条压风的被子,也就足够抵御寒冬了,实在是冷了,把头也钻到被窝里,只留个鼻子出气的小洞即可。
  那时候没什么娱乐活动,晚饭后看一会儿电视,写完作业基本上十点就睡了,早上的精气神就特别好。
  冬天最期盼的当然是过年了,因为可以做一身新衣服,甚至还会有新帽子,还有压岁钱,拿着压岁钱去买鞭炮那才是最爱,记得最好的鞭炮是啄木鸟牌的,个头比较大,特别的响,当然威力也是非常大的,一元一包100响,拆开了一个一个放,受欢迎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捻儿燃烧的比较慢,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扔出去,浏阳的那种小炮就不行,太快了,容易崩着手。啄木鸟也可以扣在容器里炸,也可以扔到河里炸,即使是扔到水里,它的捻儿也不会灭,嘭的一声,炸出一个水柱。安全性高,威力大,也就赢得了孩子们的追捧,但是价格比普通的鞭炮高了不少,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敢买了玩儿的,玩啄木鸟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实力的炫耀。
  从前的冬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老家的取暖方式也各式各样了,燃气取暖,集中供暖,学校里更是不会冻着孩子们了,玩耍的东西也都不一样了,已经全方位电子化,原始的、机械的娱乐都基本淘汰了,现在洗手间和厨房都在屋子里,不用长途奔袭,不用烧火烤水管了,时代飞速地进步,转眼看自己,已经不再是少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尾椎之痛
后一篇:这一个星期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