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族传承菜 · 嚯嚯饭

(2017-11-08 12:28:25)
分类: 家族传承菜
家族传承菜 <wbr>· <wbr>嚯嚯饭
  嚯嚯饭?是什么?估计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也没听说过,那是艰苦年代的特殊餐食,现在条件好了,这种吃法似乎也慢慢消失了,可是,在我的记忆里,印记特别的清晰,从小时候的不爱吃,到后来的喜欢和想念,也是经历了很多很多年的变化。
  至于“嚯嚯饭”应该怎么写?不知道。但是我们从小就这么叫的。度娘查到倒是有一种叫嚯嚯饭的,福建那边的,和我们家的完全不同,没有任何的相似度,不管这个字怎么写,那都是无所谓的。
  为什么这是艰苦年代的餐食呢?实话实讲,嚯嚯饭实际上是在剩饭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加工,变成中午的主食,糊弄过去这一顿饭。我们的饮食习惯,早晚都是吃馒头,喝粥,粥是分季节的,秋季、冬季和春季,一般是喝棒子面粥,我们这里叫“糊涂(hu du,都是第一声)”,将玉米蜕皮,磨成颗粒和粉状混合物,大火熬40分钟才可以,特别的香,现在市场上一般买不到蜕皮的,只有我们那里才有。如果早上不小心做多了,或者有人没吃,导致帮i面粥剩下了不少,怎么办呢?中午不能接着喝粥啊,也不能倒掉浪费啊,大人们那是相当有智慧的,把剩饭进行二次改造,于是嚯嚯饭就诞生了。
  用棒子面粥稍微加水,再煮进去一些花生和大豆,加面条继续煮,最后再加点青菜,如果想颜色更好看一点,切一点胡萝卜丝,反正什么都可以加,没什么特定的做法。其实往简单里说,就叫“糊涂面条”,就是棒子面粥里煮面条,加点青菜搭配什么的,对了,一定要加盐,是咸口的,所以也适合中午当主食。
  我小时候最不爱吃,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是剩饭,第二我觉得吃不饱,还有第三小时候就是棒子面里下面条再加盐,没有什么配料,不好吃。后来随着条件的好转,配料越来越丰富,颜色也都越来越好看,调料也丰富了,味道自然也是越来越好,自己年龄也大了,也更懂事了 :-)
  简单回顾一下做法:棒子面粥,加水,放进去花生和黄豆继续煮,花生大豆煮至九成熟,加面条(一般是水面,不是干面)煮,面七成熟时加青菜,最后放盐和五香粉等调味料,香喷喷的嚯嚯饭就完成了,玉米香浓,面条劲道,汤汁粘稠,是老少皆宜的美味。
  嚯嚯饭不是什么大菜,因此肯定不是过年过节吃的,一定是平时,一定是家里有了剩饭,或者想懒省事,糊糊弄弄凑合的一顿非大餐的用来糊口的非主流午餐!对,一定是午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