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子打架后带给我的触动

(2013-01-26 08:59:56)
标签:

打架

冷静

警钟

冲动

处理

分类: 熊妈育儿情(原创)

http://s7/mw690/53c94c66gd426a52aebb6&690

儿子打架后带给我的触动

文/熊妈 

2013年1月25日,是小学期末考试的一天,在这个重要关键的日子里,熊宝也做了一件“惊天动地”事,和同学打架了,而且额头上还被抓破了。当老师电话告诉我时,我非常震惊,熊宝一向是个乖巧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打架,说是熊宝把同学小JJ踢了,熊宝额头也被抓伤。这一消息,让我无法再安然做在办公室里,开会也没心思,心里着急,急的是熊宝真把人家踢坏了,毕竟是要害之处,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也担心熊宝被同学抓坏了,破相了,那就麻烦了。

 

同学的妈妈果然打电话来,激动地在电话那头向我哭诉,与我沟通。作为母亲,我非常理解此刻同学妈妈的心情,她说她听到这一消息,急得流泪了,还说她孩子老实不会打人,今天又要考试啊。我又何尝不是,一边开车一边流泪一边着急,但急过之后,都要冷静下来思考,我安慰同学妈妈:“现在不是追究哪个孩子过错、谁先动手的问题,事情我们也只是听说,没见到情况,急没用的。我也担心的,不管是谁家的孩子被打坏了,都着急的,我们现在要解决问题,不是制造问题,追究谁对谁错,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我们还是一起去学校看看情况,你也顺便看看孩子要害处到底有没有红肿现象。考试的事先不要想了,打架了肯定受到影响的,关键是孩子们都没事。处理完事,我们再各自关起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吧”

 

同学妈妈听我说完,平静了一些,挂了电话去学校。我急冲冲赶到学校,同学妈妈一见到我就告诉我:“熊妈,我儿子没事,没有红肿。”我一听放心了许多,转头看到儿子额头上的抓痕,心疼的,还好一点皮外伤,事情就这样告一段落。

 

回到家中,我从熊宝口中大致了解了事情经过:事情起因只是因为两孩子为抢一个水笼头,互不相让,熊宝一怒之下踢了同学一脚,不巧的是踢到了同学的小JJ,同学出于本能反抗抓破了熊宝的额头。

 

熊宝承认自己先踢的,我听了心中突然来火,但转念一想,还是要冷静处理,我突然想到早上发生的一幕:早上7:45分,我催着熊宝快点戴好红领巾、背上书包去上学,哪知熊宝在房间里没声音,我一看,他正在窗户上玩画圈圈游戏,我顿时火冒三丈,提着嗓子,吼了一句:“你在干嘛,还不快点,有没有时间观念啊,这么磨,不要去上学了。”被我这么一吼,熊宝沉着脸对着我,背着书包,再见也不说甩门出去了。

 

想到这,我坐在沙发上,抱着熊宝,心平气和地问:“宝贝,你为什么主动打人?是不是和妈妈早上凶你,你心情不好有关?”

 

“是的,我心中有气,没处发,我要发泄。”熊宝说。

 

我一惊,没想到早上的事对孩子影响这么大。最根究底,事情根源在我身上。我的不淡定,让孩子没有了好心情,影响考试还影响同学关系,产生了恶性循环。后果已造成,我更不能责备孩子。

 

“对不起,宝贝,妈妈早不是不故意的,但上学都快迟到了,你还要那磨蹭,我真太生气了,才凶你的。”

 

“那你有时也会莫名其妙的凶我。”

 

“好了,宝贝,妈妈跟你道歉,是我不对。但今天打架的事,我们还是要好好分析一下你错在哪里。第一,你错在没有谦让。同学来和你一起用水笼头,你应先和他沟通一下,你先洗好他再洗,实在不行让他先洗。妈妈平时教你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

熊宝在我怀里点点头,小眼看着我。

 

“其二,你错在不应该先动手。你是学跆拳的,教练平时教你们‘礼仪廉耻、严以克己’这两句你没记住,练武用来强身,用来防身对付坏人,保护自己,不是用来欺侮同学的。”

 

“其三,你错在没考虑后果。万一你真把同学踢坏了,妈妈要替你道歉,还要赔医药费,万一治不好了,同学妈妈不肯罢手,有可能也要把你踢坏,那妈妈要伤心死的,这些是用钱都解决不的。你的行为,让我担心、着急,不能好好上班,妈妈开着车又想着你,很容易出事的。而且打架,对大家都没好处,你看你差点让同学受伤,你自己也受伤了。不是吗?”

 

我说完这些,熊宝哭了,哭的很伤心,他的哭代表他知错了,熊宝哽咽地说:“妈妈,我知错了。”我抚着他的头告诉他:“记住,冲动是魔鬼。在你冲动前,你要想想你能承担后果吗?不要为小事斤斤计较,要团结同学,和睦相处,要“种花不种刺”。通过这件事,妈妈和你都要总结自己的错误。”熊宝没说话,就紧紧的抱着我。

 

看着孩子眼泪和额头上伤痕,我岂能责备,打架也是孩子成长中一个经历,想想我们小时候都打架的,孩子间的嗑嗑碰碰是难免的。但每件事情发生都有它的根源。说到底,孩子的异常行为和过激行为,都折射出家长平时对待孩子的心态和行为。都说“被爱滋润的孩子才更健康,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现在才发现,原来我根本就不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有时孩子做的不好、不对,我的坏脾气就控制不住。教育孩子,我会讲道理会批评甚至会说:“冲动是魔鬼。”但往往先冲动的是自己,一冲动就会对孩子做出过激行为,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这次打架事件,也给我敲响了警钟,孩子正处于萌懂时期,如何正确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困难?如何引导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去思考。

 

吃晚饭的时候,熊宝突然告诉我:“妈妈,过几天返校的时候,我去跟同学道歉。”看着孩子大口开心的吃着披萨,我感欣慰。我很庆幸自己用对了方法,淡定地处理了“打架事件”。

http://s1/mw690/53c94c66gd46559b63fe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