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53c94c66gc8d732ecad05&690
转眼教师节到了,最近网上不少话题都集中在“教师节,该不该给老师送礼”。QQ群里一也热火朝天的聊着这个话题,大家观点不一,有主张送礼的,认为中国有句古话“礼多人不怪”,也有不少Q友不主张送礼,理由是败坏社会风气,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送了也不见得孩子能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
这场唇枪舌战,最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
关于教师节送礼,我也曾纠结过。
记得,儿子上幼稚园的时候,有一年给老师送了礼,表表心意。老师当场拒绝我,弄得我很不知所措,可我最终还是把礼品放下走了。可没想到的是,老师竟然让儿子拿回一大盒巧克力,还让熊宝转告我:谢谢我的心意。虽然提回的不是我送的东西,但老师的做法让我明白,她不赞同我送礼的做法,婉转的拒绝让我感觉弄巧成拙,后来听说家长送的,老师都以这种方式退回去了。
后来几次三番开家长会,老师一再强调,在学校,老师最看中的是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及家长对他们工作的配合和支持,老师指出的孩子不足需要家长关注的时候,请家长们多花心思在孩子身上。三年幼儿园后,事实也证明,老师对每个孩子都很用心,对孩子的评语很客观。
后来,儿子上了小学,我也听有些家长说要给老师送礼,这样老师对孩子会照顾,但也有家长跟我说,不用送,送了反而让老师不开心。当然,这两种说法我都赞同,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不同学校的老师,送与不送也要看对象和学校风气的。
其实让我庆幸的是,幼儿园我碰到一个好老师,现在小学的老师虽然不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吃喝拉撒全照顾了,但对孩子们也很关心的。
从我内心角度讲,是不主张给老师送礼的。
儿子上小学后,我从没给老师送过礼,但老师一样关注儿子,因为儿子的出色,我被老师选为班级家委会代表,代表班级参加学校家委会活动。因为儿子的优秀,一年级期末时,还被老师选为家长代表发言,当时就三个家长代表发言。这三个孩子,在老师眼中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孩子。
其实,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好与坏,就是折射出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教育,老师是透过孩子来了解每个家庭教育状况,甚至可以间接的了解父母对孩子教育重视程度。
现在都在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布置给孩子的作业也要家长批改签字,这种做法,虽然是增加了家长的负担,但我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
学校毕竟是以成绩论英雄,对于老师来说带那么多学生,总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出色优秀,这样老师在学校的地位会提高、收入会增加,会觉得有面子很骄傲。如果班上都是差学生,就算个个都给老师送礼,但老师也不见得会开心,年终报告老师总不能以收多少礼来向学校报告教育成果吧。
还有,一两个学生家长给老师送礼,老师或许会记得,或许会特殊照顾,但是个个都送,老师哪记得住谁送的,总不能在礼品上写上孩子名字,那老师是不是要去比较谁家的礼贵重呢?
当然,送与不送也不是绝对的,这世上好老师有,现实的老师也有,好老师会觉得,给他们送礼是对他们师德的侮辱,送了反而会弄巧成拙;现实的老师会觉得,送礼才是对他们的尊重,物质的给予能激发他们教育的积极性。
送与不送,确实让家长纠结烦恼,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家长作出什么选择,都是为了孩子好。
说到底,还是要和老师平时多点沟通,了解老师的为人性格,多和孩子交流,从孩子口中知道老师的的情况,孩子话往往是最真实不加修饰的,再多和身边的父母沟通,多了解一些信息,再决定送与不送,比较妥当。
还好,我这几年没有烦恼这事,不用我们决定送,学校一到什么教师节、母亲节或父亲节,都会让孩子回家自己做一张独特的卡片,在学校进行展行,送给想要送的人。
我想学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杜绝送礼的风气吧。谁的卡片做的最精美,评分最高,就能被评优秀,孩子们很乐意这样做,做卡片的时候,家长也会参与其中,把心意都寄托在这张小小卡片上,孩子们歪歪扭扭的祝福语,既纯真又真实,能不温暖老师的心吗?这份珍贵的师生情,是用金钱买不回来的。
最后,祝全天下的老师,教师节快乐,身体健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