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图说话给孩子听

(2008-01-08 13:09:45)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育儿心情

看图

讲故事

启发

育儿

分类: 熊妈育儿情(原创)

    烨烨心情好的时候,喜欢听故事。

 

    很多故事是图文并茂的,我照着图片边上的文字,一字一句的讲着,烨烨也目不转睛的盯着图画,聚精会神的听着,但我发现,他有时会着眉头,我就问他:“宝贝,你明不明白啊?”,他摇摇头说:“不明白。”我在读文字的过程中,发现有些词汇的描述比较抽象,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太深奥太难理解。

 

    我寻思着如何能更加生动又能通俗的让孩子听懂故事呢。于是,我就尝试着丢开故事书上的原文,参照着图片的内容,借鉴故事原文,用自己现编的语言,再加生动手势,和夸张的表情,娓娓道来。

 

    果然,烨烨除了看图片外,两只小眼睛更喜欢盯着我的脸部表情,还经常跟着我随声附和。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烨烨还会用小手不停的跟着我故事的情节指向图的内容。毕竟有文字搭配故事,用自己语言编起来,还是很容易的,我也能得心应手的对付。谁知,烨烨却要给我出难题。

 

    有一次,烨烨拿着一幅长长的图画,画上有小动物,有车子,有山,有水,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图案。他拿着,跑到我跟前说:“妈妈,给我讲故事吧。”我一看,全是图案,当时有点晕了,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这可考倒我了,图案之间关联也不是很明显,毕竟好久没练习看图说话了。这就要我天马行空的发挥想像力。

 

    于是,我绞尽脑子编故事,不仅语句要通俗,而且要编的要生动,还要配合情节的发展手舞足蹈的,中间还不能有太长的停顿。不然,小家伙会因为停顿时间太长,而对故事失去信心。

 

    家里图画书已经有好几本了,几乎每一本里的故事,烨烨都听过。哪怕是做个小游戏的,有时也要编成故事讲给他听。

 

    记得有一次,一本书上显示了三个图案:一只小猪、一只小熊、一只小狗,三个小动物手中各有一个球,球的前面有不同形状的虚线,小猪的球前的虚线是直的,小熊手中的球前的虚线是曲线型的,而小狗手中的球前的虚线是环型的。目的是要让幼儿沿着虚线描出球的滚动路线。

 

    本来只是简单的描线游戏,我就编了一个故事:“有一天,小猪、小狗、小熊在比赛滚球,比赛要求大家滚出的球的路线要漂亮,而且要滚的远。小猪想啊:要远点嘛,那就直接往前滚好吧。。。。。。。”故事讲完后,我先让烨烨把线描好,然后问他一些问题,比如:哪个小动物的球滚的漂亮啊?哪个小动物球滚的远啊?哪个小动物动了脑筋啊?等。根据我故事的内容和提示,要他一一作答。虽然答的不全面,但至少有启发作用。

 

    我发现,看图说话讲故事方式更容易让孩子对死板的事物产生兴趣。三四的幼儿还不认字,只对颜色、动作、形状等具体事物有感观和视觉上的冲击,让他一个从静静的向大人一样看书,肯定是没效果的。而这种交流方式,不仅让我能更清楚知道孩子喜好,比如孩子喜欢什么小动物,喜欢什么颜色啊,喜欢什么形状等。更能让孩子从抽象的事物中得到具体的解释,故事不在长短,最重要的是要抓住重点,抛开复杂的词汇,配上恰当的肢体语言,帮助孩子理解,让孩子图书和事物产生兴趣,孩子有兴趣了就会问“为什么?”。

 

    这种方式,不仅煅炼了家长的思维,也能增进大人与孩子之间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