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里话江南(四)昆曲评弹篇

(2009-10-13 00:27:40)
标签:

苏州

评弹

昆曲

休闲

诗里话江南(四)昆曲评弹篇

昆曲和苏州评弹,是除了名胜之外最吸引我的两大民间艺术.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评弹分弹词和苏州评话两种。艺人用苏州话表演。 弹词又称“小书”,一般多为双人档,一人弹奏三弦,另一艺人弹奏琵琶。也有单档或者三档组合。说唱相间。

诗里话江南(四)昆曲评弹篇

沿着平江路直行,到中间拐进中家巷,来到苏州评弹博物馆,我赶的及时在吴苑书场听了一场评弹.全用的是苏州方言,半场下来,我只听明白了四个字:"发配充军! "哎....明明是粗人一个,还附庸风雅什么...

 

每个周日在苏州昆曲博物馆有免费演出,不巧的是我去的时候不是周日,当日要观赏昆曲只有晚上去网师园,门票80.我寻思晚上光线恐不好,观看和照相都不甚清楚.后来逛留园时终于有机会观赏了15分钟的一小段昆曲,可惜不是最出名那出<<牡丹亭.游园惊梦>>.相比评弹,昆曲给我的感受却是视觉上的享受。虽然也不懂,听不明白唱的什么,但是演员本身化装后已经是惊艳,身段又是极其优美,配上那拉长的苏式唱腔,让人感觉有点象踩在云堆里,都快要化了。后来在回京的报纸上看到登有上海剧院有演出<<牡丹亭>>的消息,想不久的将来定再来沪上好好饱一回眼福.

诗里话江南(四)昆曲评弹篇诗里话江南(四)昆曲评弹篇诗里话江南(四)昆曲评弹篇诗里话江南(四)昆曲评弹篇诗里话江南(四)昆曲评弹篇诗里话江南(四)昆曲评弹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